此物烟雾少,温度回暖的快,就是不知道价格几何。
若是价格颇高,那也不是他这个酒楼可以用的起,毕竟每天都需要大量的东西来供热、三四个月下来,钱财肯定吃不消。
“王县令,不知道这东西的价格如何?”
伸出三根手指在王富贵眼前,开口道:“三文钱一块。”
王富贵眼睛睁大,掏了掏自己的耳朵、有些不太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价格,如此好的东西、怎么会如此便宜。
“王大人,您不会跟我开玩笑吧。”
若是价格真如此,那自己一定会大肆采购,相信今年冬季的销售额度绝对会碾压过去几年的总和。
关键是支出的少了,明年开春的时候也好跟主家有个交代。
王元伸手指着自己的脸,问道:“王掌柜,你看我是像开玩笑的模样吗?”
跟官府之人打交道更是需要谨慎再谨慎,王富贵也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陪着笑脸道:“是小的太过于失态,以王县令的人品绝对不是那样的人。”
“无需太过于在意,只是玩笑之语罢了。”王元伸手拍了拍王富贵的肩膀,指着外面停着的马车问道:“不知,王掌柜可否吃得下。”
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其中一辆马车上整齐码放着眼前的东西,粗看之下数量绝对不少于三百块。
王富贵郑重的点头,伸手握住王元的手掌,道:“请王县令务必相信我一品轩的能力,绝对能吃下。”
“行,那就装车吧。”
王富贵给小二使了个眼色,本就因为天有些冷的缘故,店内现在还未有客人,所有店小二都去搬运。
“王县令,不知道您找我家小姐商量的事情,是否就是这东西?”王富贵好奇的询问。
上次写信回去,告知了这稳赚不赔的买卖,直到现在都还未得到主家的回信。
若真是此等买卖,那绝对会让主家的经济得到腾飞,说不定能直接甩开其他刘家。
到时候,自己提供上去的消息能不得主家的赏赐?
王元不置可否的点头。
说来,从上次一别后,基本没有那李青唤的消息,更别提商议合作事宜。
生怕对面之人有芥蒂,王富贵放在桌面之下的双手不断揉搓,脑袋内正想着措辞,该怎么说才能将这庄生意给继续下去。
“王大人,主家距离这里极远,来回的路上耽误行程太多,只要一有消息绝对会给大人答复。”
喝着茶水,王元点头。
古代的交通不便是很正常的事情,也不排除对方不想合作的可能。
毕竟也不是随便一个人来说有声音,别人就必须接待的说法。
在那些高位者看来,这偏远之地哪儿有什么稳赚不赔的买卖,也算是人之常理。
所有蜂窝煤卸车后,店小二跑过来,道:“大人,装车的东西总共五百块,按照三文钱一块的价格,总价是一银五贯钱。”
“嗯。”
店小二汇报完毕,就看着自家掌柜。
王富贵起身从柜台后面拿出两锭银子放在桌面之上。
瞧了一眼多出来的五贯钱,王元不解的看向王富贵。
“王大人,您都亲自送来这东西,多的就当是我孝敬您的。”王富贵将手搭在桌子之上,缓缓推向对面。
这点技俩也是惯用的,无论是哪个朝代皆是如此,商贾想要巴结官府、官府之人也需要用银子。
王元也没有客气,直接将两锭银子收下,道:“若是存货不多,可以去汇源县找我供货。”
“那就多谢王大人了。”王富贵笑着抱拳。
能拿到第一手的供货渠道,可比这五贯钱要重要的多。
事事都要先人一步,其中的商机更是不得了。
混了面熟,那有什么好东西,自然是优先想到自己。
花主家的银子,露自己的脸,怎么想都不算亏。
不到一个时辰,两车的蜂窝煤就已经卖了出去,总共的收益接近四锭银子,看得侍女们都傻眼了。
从来没有想过赚取银子竟然会如此简单!
分给每人一贯钱,告知他们自己去转转,王元则是在四周的街道开始转悠起来。
侍女们则是聚集在一起,很想去宜春坊找那狐狸精询问胭脂,可一想到是竞争对手,她又怎么可能将真的东西告知。
换作是自己,也不会将东西告知,甚至还会特意说些假话来误导,如此一来、便会让公子嫌弃,进一步削减了对手所带来的压力。
不用争风吃醋就打压对手、岂不美哉。
鬼见愁则是一直跟着张云志,在耳边不断叭叭让他带自己去宜春坊。
从里面出来后,他感觉自己又年轻了二十多岁,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中年,有着用不完的力气。
耳边回荡着嗡嗡声,张云志不耐烦的停下脚步,转头看着这老年人,要是能打得过他,真想给他一拳头。
那宜春坊是你这种穷鬼能去的地方?
那地方可都是以银子为基础的,就你身上那点家当,进去不是给人送钱财?
还有就是你这样子,哪个姑娘敢接待,在床上生怕你一下子不动了,可是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者就是自己没那么大的本事,自己这张脸只有在那侍女面前有用。
“我不去,有本事你去找老大。”说完,转身继续朝着前面走去。
听到不带自己去,鬼见愁立马吹胡子瞪眼的跟在身后,嘴边还不断念叨着“唉、人老了,不中用了,竟然连老人言都不听,你小子会遭报应的。”
一老一少走在街道之上,更何况老的还在后面嘀咕,立马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顺带还有不少人交头接耳起来。
不用猜,一看就没说什么好话。
刺史府邸。
屋内燃烧着木炭,刺史正坐在屋内品着茶,身边还坐着刚纳的小妾,笑嘻嘻的给他斟茶。
下人赶到后立马跪了下去,将脑袋埋在地面之上,汇报道:“大人,王县令又来了,带着黑色的东西先是去了宜春坊、紧接着又去一品轩,两家都是将那东西给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