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长安局势

为此,王允和皇甫嵩也很看重陈封的部队,他们认为如果陈封军也一同加入长安守军的话,长安城或许真能挡下十万大军的围攻。

毕竟陈封的军队再怎么说也已经算得上是老兵,而长安城中的守军却大多是降兵。

这些降兵虽然被王允的条件吸引,最终愿意保护长安。

但王允和皇甫嵩的心中还是有些疑虑,一旦这些降兵叛变,整个长安城的防御就会彻底瓦解。

反观陈封这样的忠臣,虽然兵力不多,但也足以让王允等人感到心安了。

而这,也是王允能说服朝廷大臣,给予陈封一个车骑将军的官职的原因。

现在皇甫纹亲自给陈封透露情报,并谈及长安面对的危机,也是受过皇甫嵩的吩咐的。

顺带一提,陈封为了在接下来与朝廷诸官的见面中争取更多利益,也是使用了貂蝉的武将卡,闭月让陈封多出了不少魅力。

否则一年多时间没变,皇甫纹或许还不会在一开始就那么热情就是了。

一番交谈之下,陈封也获得了许多情报。

他也得知京城中的大人们也向关外诸侯发出过求援信,如驻扎在河内的袁绍,如陈留郡太守张邈,或者是兖州刺史刘岱等人。

但很遗憾的是,这些诸侯的回答都比较暧昧,绝大多数诸侯都没有准备出兵来帮助长安稳定局势。

一方面他们也不希望与还有着十万之众的董卓旧部正面为敌,另一方面,则是这些诸侯,也大多有着了新的敌人。

例如兖州刺史刘岱和兖州刺史张邈,他们现在的敌人正是已经席卷了整个青州,规模已经上十万的黄巾部队。

由于规模过大,青州已经无法满足这支黄巾军需要的粮食。

青州黄巾已经派出了先锋,似乎正要同时进军兖州和徐州,并借机夺取粮草。

而兖州作为刺史刘岱的根底,刘岱自然是不能容忍那些破坏力极强的黄巾军进入兖州。

而张邈本人也厌恶黄巾,他主动联系了刘岱和陶谦,决定三方结盟,一同对抗黄巾部队。

另一方面,驻扎在河内不动声色的袁绍,也恰好决定要夺取冀州。

他与幽州的北平太守公孙瓒一番合计,决定一同瓜分懦弱的冀州刺史韩馥所拥有的冀州之地。

而这却只不过是袁绍的计谋,袁绍真正想要的,则是让懦弱的韩馥主动将冀州交给他。

面对如此大计,袁绍也不得不将长安方向的求援信置之不理,一心图谋冀州大业。

只是,袁绍麾下暂时投靠袁绍的曹操,却对袁绍置长安方向不理的举动感到深深的厌恶。

曹操于是也主动向袁绍请辞,带着他麾下的六千士兵已然进入了司隶范围,准备支援长安方向。

除去曹操外,长安方面还有一支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

先前提到过,陶谦支持先前讨伐黄巾的名将朱儁屯兵在中牟县,准备讨伐董卓。

现在陶谦虽然因为青州黄巾而抽不出兵力支援长安,但朱儁却回应了长安方向的求援。

他从中牟县出发,带着两万大军向着司隶赶来,并恰好遇到了一同支援长安的曹操,与曹操成功汇合。

二者汇合之后,也有着三万多人的规模,并且他们的士兵还大多是些老兵,战斗力也已经是非常不弱了。

这三万大军若是长安城中,长安城中的大臣或许就心安了。

但遗憾的是,这三万大军位于弘农的东南面,距离荥阳都还有段距离,更别说进入长安城中,保护长安不失了。

不仅如此,朱儁也听说了弘农郡的贾诩部已经有了十万人的规模,即使他再忠臣,但朱儁也不敢带着三万人就去与十万大军野战。

迄今为止,朱儁也只是派出了一部分斥候,一直在搜集情报罢了,全然没有率兵前来解救长安的意思。

不过,朱儁军的兵马只要依然在司隶中驻扎,贾诩部也就不可能忽视掉朱儁的存在,这也算是帮助长安牵制了一部分兵力吧。

换而言之,这三万大军在贾诩部没有彻底崩溃之前,他们最大的作用也就是牵制住贾诩部不能全军出击。

但长安城的危机,依然还是只能由长安城内的守军,和驻扎在郑县的陈封来化解。

若是长安抵挡不住贾诩部大军的冲击,或许朱儁的三万大军也不会悍不畏死,而是选择继续后撤到中牟县了。

也就是说,当前长安城唯一能依仗的外部势力,也就是有着一万多部队的陈封了。

……

众人边走边聊,很快,皇甫纹就带着陈封和张辽,抵达了王允居住的府邸。

一路上,陈封也从皇甫纹口中得知许多有用的消息,陈封也对皇甫纹很是感激。

抵达王允府邸后,皇甫纹先生忌惮地看了眼王允府邸大门,随后才抱拳跟陈封道别,并表示陈封有空的话,他愿意邀请陈封在城内做客。

陈封自然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皇甫纹离去后,陈封和张辽也跟着王允府邸中的仆人,一路前行,走了大概几百步后,才停在了一个院子外面。

王允的仆人也进去汇报了一番,随后陈封和张辽才再次见到了已经是白发苍苍的王司徒了。

再见的时候,看着眼前这个一脸威严的老人,陈封的心中也有些暖流流过。

王司徒则露出好许久没露出过的和煦笑容,道:

“伯贤,文远,你们回来了啊。”

陈封也是激动地点了点头,道:

“司徒大人,我回来了。”

三人也是一番叙旧,随后就立刻进入了正题。

与当初在洛阳不同,当时的王司徒看着就是一个老好人,为人也非常随和,在说话时也经常谈及一些大而无用的东西。

但现在的王司徒,就如同有什么东西在追赶他一般,看起来一直是忙忙碌碌,似乎恨不得把每一分钟时间都利用上。

不仅如此,在与现在的王司徒的交谈之中,陈封也发觉王司徒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了,也更加斩钉截铁了。

似乎是因为在拥有了权势,王司徒在谈论事情时也多了一些不可违抗的威严,这让陈封感到了一些不适。

当然,陈封不知道的是,王司徒在心中也对陈封的改变很是惊讶。

在陈封离开洛阳之前,王司徒一直认为陈封是一个为事比较谨慎,但比较惫懒的人。

但现在交谈起来,王司徒却觉得陈封已经堪比朝堂上的那些大臣,言谈举止之间都落不到实处。

如王司徒一直希望陈封带着兵力常驻长安这一点,陈封就一直推脱,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

陈封也明白,他的兵马如果真进了长安城,他手中的这一万多士兵或许就再也不是他的兵了。

这些年以来的经历也让陈封明白,手中没有一股属于自己的士兵的话,做什么都会被掣肘。

即使是王司徒,陈封也不愿意仅仅因为对方的言语,就把属于自己根本的兵力全部交出。

二人交谈了半个时辰,但最终却没有一点落入实处,这让二人都感到了疲惫,一旁的张辽也发觉了陈封和王允之间已经有了一条浅浅的隔阂了。

张辽叹息一声,最终道:

“司徒,伯贤,再这般谈下去对你我都没有什么好处。我们都是自己人,不妨直接一点,各自说出自己希望的东西吧,别再这般遮遮掩掩了!”

张辽的话语让陈封和王允都有些错愕,面对张辽的顶撞,王允先是心中燃起了一抹怒火,但紧接着,王允却不由得露出了一抹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