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中国皮影艺术(2)

第二章 元代皮影戏大流传

第一节 关于皮影戏流传的两点说明

说到皮影戏流传的问题,有两点应该说明。

其一,是皮影戏发源地在那里?在上个世纪,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是陕西的西安。例如,齐如山先生说:“按此戏当然始于陕西。”史学家顾颉刚先生说:“西安为汉、唐所共都,文化艺术自易相承,更以今日现状推定唐时影戏当已盛行。”近年来,有很多人关心皮影戏和它的历史,有人提出皮影戏还有其他发源地。例如,赵建新先生认为“甘肃影戏的形成或有可能略早于中原影戏”(《陇影纪略》);侯丕烈先生说:孔子的弟子子夏曾经在山西孝义教书,“演其影乐”,他在公元前440年,发明了皮影戏。因此,“孝义当属中国皮影戏的发祥地。”(《中国孝义皮影》)

只有说明皮影戏的发源地的问题,才能知道皮影戏从那里开始流传。我认为,汉代齐少翁“张灯设影”的故事,既然发生在西安,那么,西安自然就是我国皮影戏的发源地。但是,皮影戏发源地“多元化”的论点,有助推进研究皮影戏历史的工作,是个好事。结果如何,还要假以时日。

其二,那就是在皮影戏从雏形到成型的每一个阶段,它都是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个形态在不断演变,也在不断流传,并非只有成型以后才开始流传。只不过,我们看到的有文字记录的皮影戏流传历史都是在它成型以后的事情罢了。

从我国元代到清代,是皮影戏大流传的时代。在国内向北流传到黑龙江,向西流传到甘肃青海,向东流传到台湾,向南流传到广东。而且,这种艺术形式非常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因此,它漂洋过海,南到印尼、西到欧美、东到日本、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

第二节 宋代皮影戏的南北分流

北宋时,金国南侵,北宋屡战屡败,只有臣服。金国不仅要宋贡献金玉布帛,还常常“来索诸色人等”。靖康时,“又要┈杂剧、说话、弄影戏┈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宋帝不敢违抗,只好“令开封府押赴军前。”(《三朝北盟会编》)金国索取来的这些艺人,被转送到平阳(今山西境内)真定(今河北境内),中都(今北京)等金国经济比较发达,王公显贵比较集中的地区,为他们提供娱乐服务。因此,这些地区最迟在宋代,就已经有了皮影戏演出。

在近年发现山西繁歭岩山寺有一幅壁画,是金国的大定7年,即公元1167年绘画的,画面上有一座皮影戏舞台,五个小孩子在一起,有的玩耍皮影戏,有的在打鼓,有的在观看。

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汴京,宋室南迁,在临安(今杭州)建都,史称南宋。很多在开封演出的皮影艺人也随之南迁,在临安的瓦舍中继续献艺。这是国家兴亡使皮影戏南北分流,是中国皮影戏历史上的一次大迁移。

第三节 元代皮影戏漂洋过海

元代的皮影戏是什么样的呢?

元代人汪颢的《林田叙录》中说:“影戏彩纸斑斓,敷陈故事,祈福辟邪。”据此可见,那时还有用纸为原料,加以彩色点染而制作的皮影人,演出内容仍然是历史故事,演出不仅为了娱乐,还是为了祭祀神灵,祈福辟邪。

1955年、1980年,在山西孝义分别发现了两座元代大德二年的古墓,墓中都有描绘皮影戏的壁画。一幅绘有纸窗人影,一幅绘有儿童吹唢呐、玩皮影的场景。

我们在瑞典人多桑的《蒙古史》上,看到这样一段记载;说那时曾经有汉地人,在元军统帅窝阔台帐前,演出皮影戏。“影中有各国人。其间有一老人,长髯,冠缠头巾,而其颈被系马尾者。可汗问此何人,做戏者答曰,是为蒙古士卒所系之伊斯兰俘虏。”

由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元代皮影戏的演出题材和内容,比宋代皮影戏有了新的变化。不再单单的讲史书、说三国,皮影艺人开始自己创造新的底本,编写那个时代的“现代戏”,表现当时蒙古军队进攻西亚的战争。“影中有各国人”

说明剧中人物多,情节也比较丰富。演出皮影戏的戏班,是蒙古军队中随军携带的。剧中需要的皮影人和道具,可能也是皮影艺人自己制作,由此可见艺人技艺达到很高水平。

元太祖成吉思汗即位后,就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19年西征,扩大版图到了中亚。成吉思汗之子窝阔台继位,又于1236年、1253年两度西征,曾征服位于今日波兰、匈牙利、伊朗、叙利亚等地的国家。蒙古的军队中,不只有战马,还有海军。那时,元大都的物资供应,还要靠海船从海路从南方运来,不单单依靠运河。1239年,蒙古海军跨海作战,一度攻打到今日的印尼等地。

现代学者佟晶心先生在《中国影戏考》一文中,记载了生活在十三世纪的波斯学者瑞师德丹丁的一段话:“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后,曾有中国演员到波斯,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剧,表演许多国家的故事。”(见《剧学月刊》1934年3卷11期)根据以上史料,人们认为,皮影戏作为元军士兵的娱乐,随着元军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向西流传中亚、欧洲、向南流传到东南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我认为,皮影戏的流传,不仅仅是依靠蒙古军队的军事行动,更多的是依靠人们的经济和政治活动。元朝地域广阔版图宏大,为此,元朝统治者很重视交通和贸易。窝阔台在位时,为加强本土与诸汗国联系,遍设驿站。“每25—30英里,设置驿站一所,同时为馆舍,以供顿止。每驿置驿马四百匹,月以半数供役,半数休息。”(《多桑蒙古史》)宋、金时期淤塞的大运河,也在至元16年开通,南方物资可沿大运河一直运抵大都。又在广州、杭州、温州等7处港口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元世祖忽必烈,还派出维吾尔人、航海家亦黑迷失多次出使东南亚等国,带着当地土产回国。东南亚各国的使者也随亦黑迷失到中国拜见忽必烈。同时,中亚阿拉伯国家旅行家也到中国访问,天文学家的历表也传入中国,埃及商人欧思曼还因为喜爱杭州风景而在那里落户。那时,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火药等中国货物,都是由中国航运到波斯湾,由埃及航运到亚历山大城,然后转运欧洲。(见《中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关系史论丛》)就是在这种交通发达、道路通畅、贸易繁荣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皮影戏才得以流传四方,甚至传到遥远的北非。所以,英国人汉密尔顿说,“皮影戏在十二世纪经蒙古人和土耳其人传入埃及。”(汉密尔顿著《阿拉伯文学史》)(-171901图26-082121)

图1-25:埃及皮影(1)

图1-26:埃及皮影(2)

第四节 明代北京西派皮影和滦州皮影的起源

明代,在南方的杭州城中,仍有皮影戏在瓦舍演出。明代人田汝成撰写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载了瞿佑的一首诗,描述了杭州皮影戏的演出情况:“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度,犹把英雄说霸王。”这首诗说明了那时皮影戏的演出内容是讲史书中的一种,是“楚汉相争”的故事。而且,皮影艺人和诗人对楚霸王的看法各不相同,尽管故事表演到乌江自刎,还把霸王看作英雄。

明末,一位无名氏编写了一本小说《梼杌闲评》。其中,有一段文字描写明代嘉靖年间皮影戏的演出情况。故事发生在山东临清,那时正逢立春,官府举办迎春盛会,请了50余班戏子。其中,有一个四处流浪演出的家族班,是夫妻两个,带一个小孩子。他们白天演出从靺鞨国流传来的杂技,晚上演出“灯戏”。演出以前,他们做了一些准备,“那男子取过一张桌子,对着席前放上一个白纸棚子,点起两支画烛。妇人取过一个小箅箱子,拿出些纸人来,都是纸骨子剪成的人物,糊上各样颜色纱绢,手脚皆活动一般,也有别趣。手下人并戏子都挤过来看•••••••”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演出的舞台十分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一个白纸棚子,就是影幕;两只蜡烛,就是光源。演出用的皮影人,是用纸剪成的。还是如同宋代汴京艺人使用的影人,是素纸雕镞。估计用皮子雕刻的影人比较昂贵,他们没有钱置办。但是为了影人色彩鲜艳,观众喜爱,聪明的皮影艺人,就为纸影人糊上彩色纱绢,花钱不多,效果不错。笔者在上个世纪60年代,看到湖南皮影戏用的影人,还是用这个方法制作的。就是这种十分简陋的明代皮影戏,还是有一定的艺术水平,所以,就连有一些艺术修养的戏子,都挤过来看。

北京何时有皮影戏?根据上文所述,宋代时,金国向宋帝索要的皮影艺人,被送到中都(今北京)等地,为金国贵族演出。可见,在宋代,北京已经有了皮影戏。据北京皮影艺人传说,明武宗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举办全国的文艺汇演,皮影戏也在其中。还有一种说法,说在明代,把皮影戏称为“过锦”。皇宫内还有专职太监,“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剧。”(郝可轩“漫谈皮影戏”《文史资料选集》)此说不知道是否准确,仅供读者参考。

北京皮影艺人传说,明代万历年间,甘肃的皮影戏从兰州、华亭流传到河北的涿州,然后流传到北京城。北京西派皮影,因此称为涿州影。近来,在京西门头沟,发现了下苇甸皮影,当地老艺人说,是从兰州来的皮影艺人,经过京西古道来到他们村,教当地人学习皮影戏,还把一箱子演出用的皮影影人、道具留下来。这一发现,证明皮影艺人的传说是有事实的,并非虚传。

图1-27:明代北京皮影

图1-28:明代北京皮影老生头茬

图1-29:旦角头茬

图1-30:明代北京皮影武生头茬

又根据河北皮影老艺人传说,“明代万历年间,滦洲安各庄的黄素志,考场落第,在京师常看影戏作消遣,产生了兴趣。回乡后,自编剧本。据说北方皮影的唱词格律和诗、念、赞都是他创造的。并把影人、唱腔、音乐以及表现形式都作了一番改进。由此形成滦洲影。数十年后,又流传东北各地。”(刘锐华《唐山皮影由来和发展》《唐山戏剧》1979、1)1968年,河北乐亭发现了一本明代万历年间的影卷抄本《薄命图》,证明此说是确实的。

这就是明代的皮影戏在我国北方的流传情况——从甘肃兰州一带流传到北京的皮影戏,又分化两个支流。一支在北京演变为北京西派皮影戏,一支是被黄素志带到滦州,发展、演变为滦州影,再流传到东北各地。以后,滦州影又回流,

来到北京,被称为北京东派皮影。由此可见,皮影戏的流传情况,是错综复杂的,不是简单的由此及彼的一条线。

明代,我国南方皮影戏仍然在演出、仍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在1992年修订的《洪湖县志》中,有《傅氏宗谱》的一段记载:“万历五年,户部尚书傅颐病,上特发币五十两,命道官建醮三日夜,唱皮影戏献供,先祖上疏谢,病寻愈。”这说明在明代时候,湖北皮影在官宦人家为病人祈福而演出平安戏的情况。

明代的江南才子徐文长曾经做过一则谜语,谜面是“做的好,也要遮的好。一般也号子弟兵,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谜底是“做影戏”。用影戏为题做谜语,说明它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活动。

皮影戏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娱乐神灵,人们常用它来祭祀各种神怪。明末清初湖北诗人张仁熙曾经做一首“皮人曲”,说的就是人们演出皮影戏,用来祭祀虫神的情况:

年年六月田夫忙,田腾草土做戏场。田多场小大如掌,隔纸皮人来徜徉。

虫神有灵人莫恼,年年惯看皮人好。田夫苍黄具黍鸡,纸钱罗案看插泥。

打鼓鸣锣拜不已,愿我虫神生欢喜。神之志矣翔若云,香烟做车纸做展。

虫神嗜苗更嗜酒,田几少可今白首。那得闲钱倩人歌,自做皮人祈大有。

我们从这一首诗中可以了解,那时祭祀蝗虫神,要唱皮影戏,是因为虫神“年年惯看皮人好”。剧场就在田头,演出以前,农民要摆好贡品,“打鼓鸣锣拜不已”,然后,开始演出。“隔纸皮人来徜徉”,在纸影窗后面操纵皮影人表演。为的就是虫神欢喜,庄稼可以丰收。而且,这一台戏,是因为没有钱请人,是农民“自做皮人”,自己演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