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军工人间的交流大会
- 捷克崛起,从造枪到军工巨头
- 今天也要不做人
- 3343字
- 2025-02-02 19:14:32
比安卡正沉浸在对破甲弹设计的讲解中,她的手指在图纸上快速划过,仿佛在演奏一首精密的乐章,无数的专业术语和数据从口中蹦出,刘鼎则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时点头,在纸上时不时记下比安卡所说的思路。
讲完破甲弹后,比安卡停下笔,转向刘鼎,带着一丝歉意道:“刘秘书,方才我讲得兴起,竟忘了照顾你的理解,只顾着强调破甲弹的重要性,恨不得你立刻就能掌握。如有不明之处,尽管提出,我定当再为你细细讲解。”
刘鼎微微一笑,仿佛春风拂过杨柳,谦虚地拿出笔记,说道:“比安卡小姐的讲解深入浅出,我尚能跟得上。只是,这电激发引信的设计,未免过于精巧,我担心控制区内未必能寻得压电石英矿脉,倘若依赖外购,原料供应恐难稳定。不知能否改用电磁引信,或许更稳妥些?”
“理论上嘛,自然是可以的。我用这高灵敏的压电引信,无非是想那炮弹在最恰当的炸高起爆,好发挥它最大的穿甲本事。换了旁的引信,性能上自然要打些折扣。不过,对付鬼子的薄皮王八,二三十毫米的前装甲,倒也勉强够用。只是不知刘秘书有何高见?”
“比安卡小姐把这引信放在弹头,我倒琢磨着,能不能挪到弹尾去。原理呢,也不复杂:一块小小的磁铁,安置在滑动轨道上,外头再套上线圈,权当是炮弹的惯性引信。炮弹一出膛,飞速旋转的离心力便解除了那固定磁铁的保险。等炮弹撞上目标,磁铁受惯性驱使,沿着轨道滑动,便在线圈里产生了感应电流,这电流再经过一番电路的放大,最终引爆雷管,炮弹也就炸了。比安卡小姐以为这设计如何?”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我于这引信的构型,并无经验,研制起来,恐怕会遇到不少麻烦。我迟早要离开贵国,这些问题,还得刘秘书和其他的技术人员多多费心了。”
比安卡看着刘鼎在纸上勾画的设计图,这新构型用磁铁和线圈代替了压电石英,倒也别出心裁。如此精细的示意图,很难想象是刘鼎的灵光一现,比安卡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刘秘书,你刚才提到你在南方的几处地方工作过,具体是做什么营生?”
刘鼎微微一笑,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从容不迫地答道:
“哦,在南方的时候,我确实参与了一些军工项目,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当时情况特殊,资源匮乏,我们只能因陋就简,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研发和改进。”
比安卡追问道:“具体参与了哪些项目呢?”
刘鼎谦虚地笑了笑,说道:“比如,我们对一些缴获的枪械进行维修和改进,从损坏的枪械上拆下完整的零件,作为其他枪的配件;将膛线磨损严重的六五口径步枪,扩膛为七九口径,以提高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那时候,枪支弹药奇缺,对我们来说,每一把枪都弥足珍贵。”
见比安卡听得入迷,刘鼎便继续说道:“我们还研究了地雷黑火药的配方,尝试用更易获得的原料制作炸药,以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
“还有什么其他的项目吗?”刘鼎点点头,说道:“我们还研制了一种使用电话线遥控引爆的新式地雷引信,可以有效地伏击交通线上敌人的后勤车辆。此外,我还设计了一种小型迫击炮,(历史上口径为35mm,但因为土法炼制的钢铁质量差,这种土造迫击炮炮管很厚,甚至比50mm的掷弹筒更加笨重)如果不是材料限制,还能做的更好。”
比安卡的眼神里忽地添了几分光彩,仿佛发现了什么珍奇玩物:“好家伙!刘秘书真人不露相啊,竟参与过这许多军工项目!先前倒是小瞧了,只当你是个寻常秘书。”说罢,她轻轻一拍脑门,想起刘鼎既是“老家”出来的人,那地方向来是缺枪少弹,一穷二白的,能在这种环境下搞出这么多军械,定非等闲之辈。刘鼎的本事,远远超过了她最初的估量。
被比安卡这么一夸,刘鼎却摆出一副谦逊的姿态:“哪里哪里,不过是些应付战场上燃眉之急的小玩意儿,不值一提。我们还琢磨着改进手榴弹的设计,使其更便于携带和使用,也用些简易材料做了些地雷,好用来反围剿。”
说到此处,他语气一沉:“即便如此,我们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敌人的疯狂进攻……”刘鼎叹了口气,便不再言语。
比安卡见此,便换了个话题:“刘秘书,你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的什么专业?”
“机电、发动机。”刘鼎谦虚一笑。
“嘶——”比安卡带着三分狐疑七分讶异,仿佛咀嚼着什么难以消化的知识点,
“这两个专业虽进了理工的门儿,可与军工造枪炮一比,却似隔着三山五水。刘秘书无师自通,入了军工的门,还弄成功那么项目,莫非是那传说中百年难遇的天纵奇才?”
“哪里哪里,”刘鼎连忙摇手,“除了德国,鄙人还在别处游学过一段时日,只是这段经历事关机密,恕不能向比安卡小姐和盘托出。”“哦?”比安卡纤纤玉指摩挲着下巴,心中思绪如麻,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大胆的猜测破茧而出,“莫非是……罗斯兰(Russland)?”刘鼎不置可否,只是委婉地提醒道,“比安卡小姐,此种称呼,未免有些不合时宜。那个国家,用德语的正式说法,应当是Sowjetunion。”
比安卡闻言,不禁击掌赞叹:“想不到刘秘书不仅是留洋高材,更是学贯苏德,博闻强识。如此一来,你我之间可谈论之事便多了去了!”刘鼎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果真如此?在下对比安卡小姐所提及的技术颇感兴趣,如蒙不弃,在下愿闻其详。”比安卡连忙摇手,谦虚道:“岂敢岂敢,不过是相互切磋,交流心得罢了。刘先生于军工一道经验丰富,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在下也受益匪浅。比如破甲弹的引信设计——你提到用基于惯性的磁铁滑块,我觉得还是太过复杂。华国的电子工业基础,就像成都小酒馆里的客人,基本为零。既然已经采用惯性原理了,不如改成铅块和撞针,删掉相关电路,把电激发的雷管改成雷酸汞。这样炮弹撞到目标,铅块带动撞针撞上敏感的雷酸汞,也能引爆炮弹。美中不足就是雷酸汞不稳定,颠簸、磕碰、高温、静电都可能会意外触发,长期存放可能吸收空气中的水汽从而潮解,从而导致炮弹无法正常引爆。”
“这个问题好解决,”刘鼎说道,““雷酸汞这东西,虽则稀罕,却也并非全然无迹可寻。根据地里,早有些土法子,用些山茶籽榨出油,在用茶籽油浸润,便可稳住它的性子。至于那合成之法,说穿了也不过是汞、乙醇、硝酸三味材料。汞么,朱砂也好,体温计也罢,总能寻些由头带进山里。乙醇,粮食一发酵便有了。硝酸虽有些麻烦,可芒硝这东西,本就是药材。还有别的硝酸盐,只要有咸味,略施小计,便可装成食盐瞒天过海,带进根据地。我们再发动群众,煮煮粪,刮刮墙脚,这些土法子多少也能凑些硝酸盐,制出硝酸来,也并非难事……”
“天呐,刘秘书,你们这……真可谓是巧夺天工了,这般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还能鼓捣出这些军火玩意儿,佩服,佩服!”
刘鼎却只淡淡一笑,仿佛山间的清风拂过,将那千辛万苦都化作了谈笑间的云淡风轻。他细细道来,如何与同志们克服重重难关,用些粗陋不堪的工具,造出合格的武器装备,支援革命。
比安卡在旁听着,心中却五味杂陈。同为军工人员,他自然明白这其中的不易。在捷克斯洛伐克,沃尔夫冈兵工厂背后,可是有着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撑腰。造枪炮的钢材合金,国内外冶金企业任君挑选;火药炸药化学药品,自有完善的生产商供应;就连那枪托的木料,零件上的小螺丝钉,也都有专门的厂家生产。只要有钱,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更不必提厂里那一大批熟练工人,个个都识文断字,看得懂图纸,操作得了机床,维护得了机械。只要图纸一到,样品便指日可待。
这也是为什么比安卡画完图纸后,短则数日,长则几月,就能造出对应的枪械。基于国家完整工业和教育体系支撑的沃尔夫冈,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出大量新武器,从而从濒临破产一举翻身开始做大做强。
较之比安卡,刘鼎要克服的困难可就多了:没有合用的材料,没有生产的设备,也没有合格的工人。钢铁要土法炼制,零件要铁匠手工打造,化工原料要靠走私和土法生产,工人也得从刚脱盲的农民开始手把手地教……
“好了好了,比安卡小姐,莫哭啦,你好歹也是个大人了。”
部分捷克当时军工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客户包括斯柯达(Škoda)、布尔诺(Brno)、CKD(Českomoravská Kolben-Daněk)、CZ兵工厂(Česká Zbrojovka)、太脱拉(Tatra)、Avia和Letov Kbely等企业。
(钢丝战犯应该比较熟悉这几家)
Ostrava钢铁厂:提供高强度钢和装甲钢板,用于制造坦克和火炮。
Kladno钢铁厂:生产用于枪械和弹药的特种合金钢。
Plzeň钢铁厂:专注于高精度合金钢,用于制造高性能武器部件。
Liberec冶金厂:提供有色金属和合金,用于制造轻型武器和精密部件。
Pardubice化工厂:生产硝化甘油、硝化棉等关键火药成分。
Kralupy nad Vltavou化工厂:专注于梯恩梯(TNT)和其他炸药的生产。
Brno化工厂:生产多种化学中间体,用于制造高性能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