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实现梦想的可能!(4K字)

尹志文心里美滋滋想着的同时,为李枫让开了半个身位。

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李枫心里极为舒坦。

“数据看起来确实很不错,”李枫亲自操作着鼠标,详细地翻看起来。

“那可不,最近在青化的实验也很顺利,可以说是诸事大顺!”尹志文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要是照这个验证速度发展下去,说不定这学期结束前,可以发表一篇论文了。”

李枫认真分析着电脑里的所有数据,最后很是欣慰地说道。

尹志文笑道:“差不多吧,也许还能再快点。”

“嗯,我看最主要的还是受限于蛋白合成速度,要是服务外包公司能加快速度,最终的投稿周期还得提前。”

李枫颔首说道。

尹志文:“是的,我打算让他们加快一下速度,最近这个课题差不多了,可以继续下一个了。”

“Cas9增加一百倍的优化课题,可以开始着手准备了,尹师兄,到时候我给你具体的实验方案。”

李枫顺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尹师兄,我想请你帮个忙,不知道你有没有意向。”

哦?

尹志文心里一喜,李枫从来就没说过这话。

要是能帮到他,那岂不是能得到一个天大的人情。

于是,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答应下来。

“没问题啊,完全可以,李枫师弟,不是我说你,咱俩之间关系都这么好了,你有什么明说就是。”

李枫一愣,没想到尹志文这么热情。

“哈哈,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李枫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就是我在外面开了一家生物公司,主要是做万艾可心血管领域的生产工艺开发,但需要一个人来统筹规划,主持大局,不知道你方不方便,工资肯定不会低的。”

现在已经不少大学老师,在外面公司接横向项目,或者干脆直接担任技术顾问。

这是人之常情的。

只要不明目张胆地到处炫耀,其实就没事。

很多学校也不会太管,甚至有时候还会支持。

尹志文眼睛一亮,这不免是一个机会啊。

他平时也不算太忙,要是可以的话,他完全可以接受这样的横向。

之前他是没有机会,不然早就要开始接横向项目了。

很多晋升职称无望的大学老师,都会去选择给自己增加点收入来源。

“这个没问题啊,我求之不得呢!”

尹志文没有多想就应下了这个事情。

看样子李枫是不想在公司浪费太多时间,那他有必要帮李枫这个忙。

不管是出于拉近和李枫的关系,还是要让李枫腾出时间来,在科研上做更多的贡献。

而且帮这个忙,还有外快可以拿。

所以,综合来看尹志文觉得他接这个活是有必要的。

“那可太好了,尹师兄你帮了我大忙。”

李枫高兴地说道:“你放心,以后每个月的工资不会少于十万,要不待会我们就去签合同?”

“十万?!”

尹志文瞪大了双眼,这个工资有点太高了吧。

“额,是少了吗?”李枫好奇道:“那十五万?”

李枫觉得,现在尹志文还没发挥出比王思思还大的作用来。

所以暂时先给他开十万一个月的工资,要是以后公司的产品线多了起来。

到时候尹志文花在公司的时间更多,那需要再在这个基础上提一下工资。

不过现在来看,公司就一个改进型万艾可需要做生产工艺开发。

尹志文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去管理,所以先定个十万的底薪,以后再慢慢涨呗。

“不不,不是的,我觉得有点高,要不先五万吧……”

尹志文有点心虚。

他从来就没了解过去校外做横向的具体行情。

但十万一个月的工资,在13年的时候,确实算得上是顶尖的那一拨了。

学校的基本工资都没超过一万。

李枫这一开口就是他差不多一年的工资,这谁受得了?

“额,尹师兄,你帮我这么大的忙,这点工资算什么,你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管公司那边的事情,主要是别人做这个事的话,我还不放心。”

李枫连忙说道:“就十万吧,以后要是项目多起来的话,我还打算再给你涨涨呢!”

“额,不用涨了,十万完全够了……”

尹志文下一嘚瑟,已经这么高工资了,要是再涨,那得到什么地步了。

“李枫师弟,你现在手头是有了不少钱,但做项目需要巨大的开销,你还是省着点花吧,给我五万一个月就算高了。”

“行,那就听你的!”

李枫心里极为欣慰,这辈子是真的运气不错。

一开始就碰到王景茹,对土霉素的专利丝毫不动心。

现在给尹志文开十万一个月,他竟然还主动降低工资。

有这样的帮手在,以后何愁大事不成?

李枫也不再跟尹志文多纠结,他要五万的工资。

那就给他五万一个月的底薪,到时候每一个季度,或者每半年给一次绩效。

把他的年平均工资给顶到十万。

这不也一样吗。

李枫从来都是恩怨分明的。

对于一心对自己好的人,李枫会竭尽全力去帮忙。

但对自己心怀不轨的,他一点也不会惯着的。

“行,那尹师兄,现在没什么事的话,我带你去公司签合同?”

李枫关了电脑上的数据处理软件。

尹志文:“那走吧,现在没什么事,最近的样品都还在做二代测序,原始数据都还没给返回呢。”

“最近我感觉这些阜外外包公司的工作效率越来越不行了,送出去的样品都已经一天多了,竟然一点结果都没给反馈,好歹先给点,拿回来我还能先分析着。”

李枫无奈:“额,尹师兄,有没有可能是你这边的实验太过顺利,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二代测序那边,所以觉得他们的速度慢了?”

这才一天多,别说二代测序结果了。

就算是一代测序,都没可能在一天之内就出结果的。

“李枫师弟,要我说的话,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自己成立一个质量检测部门!”

“这样一来,不光省去了送样品的时间,而且还能自己把控检测时间。”

尹志文开始长篇大论:“而且啊,以后的工艺开发,需要有检测随时跟上,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检测结果反馈。”

“要是上游的样品不合格的话,就不能放行,免得到了下游,浪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物力!”

“所以啊,质量检测部门,其实是重中之重,你要是让我来管理,我肯定第一时间就成立质量体系!”

“不光是检测的QC部门,QA质量管理体系,也需要现在就建立好,不然到了申请IND的时候就晚了。”

李枫哑然,他之前还真就没关注过工艺开发。

原来还有这么多说道。

“幸好啊,尹师兄,要是没有你的帮忙,我即使能摸索出完整的生产工艺,也得浪费大量时间来后补这些资料。”

其实李枫想的简单了。

招的那些人里,张伟就有很丰富的GMP生产经验。

要是公司实在没人提出质量管理体系的话,他肯定也会提出来的。

这就是在一个领域,拥有一个专业人士的好处。

即使老板在第一时间没想到的事情,专业人员一般也会及时给出提醒。

至于老板听不听劝,那就另当别论了。

要是遇到真心劝诫的,然后老板还不听劝,那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公司项目停滞不前,甚至有可能会整个黄掉。

所以,这年头在生物医药领域,懂点技术还拥有一定经验的人越来越值钱。

完全没有中年危机一说。

尤其是在京城这么个机会遍地的城市里。

然后在工艺开发这么个临床前的关键时刻,有经验的人才更是紧缺。

“李枫师弟,你只是没接触过这些而已,这些东西说起来也简单。”

尹志文说道:“其实我也只是了解点,至于具体的事情,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去操作的。”

“比如建立全套的操作规程、生产记录,还有新买的仪器需要做的装机验证、3Q验证,还有生产区域的GMP管理条例,这些东西也就是杂了点碎了点。”

“要是有专业的人来做的话,其实这些事情并不算复杂,就是需要花点时间来做。”

尹志文越说越起劲:“不过质量管理体系也很是重要,到时候国家不光要看你的成果,还需要核查所有的文件,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记录,以及检测的结果文件。”

“你说做出个合格的产品来,不能光靠嘴说,而是需要有实际记录和成品在的,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所有涉及到的大部分仪器,都是需要有国家出具的计量或者检测报告的。”

李枫都听迷糊了,他是万万没想到,一个药物产品的生产会麻烦到这种地步。

就在尹志文说话间,王思思派的司机已经到了楼下。

“我是真不懂这些,那以后还要麻烦尹师兄多费费心了。”

现在的李枫有点庆幸,也有点后怕。

自己对生产的具体事项是一窍不通,那以后更加有理由不管这摊子事了。

所幸就直接都甩给尹志文吧。

大不了以后再多给他涨点工资。

李枫心里打定主意,以后自己还是专心搞自己的科研吧,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交给他们这些专业人士去做就行。

“不用客气,我既然答应你了,就一定会尽力做好的!”

尹志文和李枫上了商务车,两人一路来到了永恒生物。

“李枫师弟,没想到你不声不响的,竟然在这弄起来这么大一个公司,这面积不小的,装修估计也要话不少钱吧?”

尹志文一路走走看看的。

“也没多少,现在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我以后想要盖自己的办公楼和GMP车间,都已经让人去联系买地了。”

李枫一开口就是王炸,语不惊人死不休。

“额,你还打算买地啊,”尹志文顿时没了脾气。

“不过你也有那实力,看样子你对这款产品很有信心啊!”

李枫说道:“那肯定啊,要不然我也不会投入这么大的,不光新款万艾可,后续我打算尽量吧所有做出来的科研成果,都给他做到实际应用上来。”

“嘶~”

尹志文一听李枫的豪言壮语,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李枫这句话虽然说得轻飘飘的,但其中的难度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有研发成果,要想实际应用起来,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大家听说制药花钱多,就是多在从研发走向上市这个过程上的。

要是单纯做前期研发,发发论文的话,其实还是花不了太多的钱。

不过这也是分情况的。

有些课题,即使在前期,也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

一款创新药,从研发到生产,基本上都需要至少十年以上。

所需要的花费,起码是十亿打底。

当然这说的创新药,也即是蛋白药和基因治疗等等。

要是化药的话,说不定用不了这么多时间和资金投入。

化药的分子式简单,尤其在前世。

科学家们甚至已经有了AI来辅助早期研发筛选,这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但蛋白药不一样,即使有AI的辅助,也不一定可以做到像化药那么容易。

在生物制药,药物的结构复杂程度以及本身的性质,往往就决定了药物的研发难度。

但这话,也是说的绝大部分药物。

有极少的药物,分子式复杂,但却上市得异常顺利。

但在2013年,AI辅助药物设计并不那么发达。

所以,李枫就一直在极力地推进着陈老那边的课题进度。

要是他们现在这个生信工具开发万成,多少也会对AI辅助有借鉴意义。

尤其是在生信领域,前置课题对后续课题的指导意义,要远超一般的领域。

要么说,做计算机领域的人,他们的工资高,而且还很好赚外快。

因为他们一套模型,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的环境里去。

这完全是不用费脑子的赚外快的方法。

李枫至今还记得,陈老的团队,在前世研发出的那款比AlphaFold3预测工具还要牛的生信工具。

那场面真就是整个世界生物科研圈的震动。

也就是从那之后,李枫才开始自学生信的。

他学的并不是很精通,但还还是可以用来做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

李枫那时候的唯一想法就是,要是自己能参与到陈老他们课题组里的话那该多好!

这辈子,他有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