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Preface
《看!他们的逆袭》是一本原创之作,是我所在学校多年的年终教育经验交流会的精华集结。它既是一本指导中小学生学习、成长的图书,也是一本家长教育孩子的参考书。下面,我简要地介绍一下本书的内容和特点。
一、本书包含指导学生学习、成长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提出新的教育思路(或者说学习思路)
“提高学习信心”→“坚定学习意志”→“把握学习方向”→“提高大脑的灵活性”→“抓住学习的主要环节”→“培养学习能力”→“挖掘学习潜力”→“培养创造力”→“培养驰骋社会的能力和素质”,这就是本书提出的教育思路。它是一个新的教育思路、一个不重复他人的教育思路、一个经得起检验的教育思路。它让学生一看就知道,学习应当从“提高学习信心”“坚定学习意志”“把握学习方向”等方面入手。
(二)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法
本书的新学法包括“鱼”“渔”两类学习方法和新的学习方案。
1.为学生提供“鱼”“渔”两类学习方法
(1)“鱼”。所谓“鱼”,就是平常所说的学习方法。比如,建立“自我概念”的方法、提高自信的方法、逼自己优秀的方法、“给精神补补钙”的方法、避免“高分低能”的方法、避免“有知识没有智慧”的方法、“限时”学习法、“低标准高产出”学习法、“化难为易”作文法、“雷厉风行”记忆法、“不记而记”法、敢于展示自己的方法、抓住机遇的方法等。这些都是本书为学生提供的“鱼”这类方法。
(2)“渔”。“渔”就是捕鱼的工具,在这里指探索学习方法的方法。本书的《探索学习方法的方法》一文所介绍的就是这类方法。介绍这类方法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方法。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方法呢?
第一,任何人都无力把每一个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全部告诉他们,那些不能告诉的部分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找。
第二,别人能够告诉的那部分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哪些适合,哪些不适合,还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判断,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其自身发展有很大帮助。
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是授之以“鱼”,为学生提供探索学习方法的方法是授之以“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书则“鱼”“渔”两授。
2.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案
所谓学习方案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措施。它是把一些零散的学习材料和方法按照一定的逻辑组合成一个整体,使之产生1+1>2的效果。本书后五章的内容就是五个学习方案。下面,我简要地介绍一下“挖掘学习潜力”这一方案。
第一步:提高学生“挖潜提能”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是巨大的,但由于诸多原因,一些学生不相信自己有巨大的潜力,从而失去了“挖潜提能”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指导学生“挖潜提能”的第一步就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本方案中的《人人都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一文就是做的这方面的工作。
第二步: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战略”。
同样的指挥员、战斗员,采用不同的战略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正确的战略能让指挥员、战斗员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从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赢得胜利。学习也是这个道理,也应当制订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战略。所以,本方案的第二步是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战略,详细论述请看本书的《制订学习“战略”》一文。
第三步:恢复“大脑的转速”。
人的大脑就像一台机器,由于使用不当或保养不善,转速会慢慢低于原来的水平,这在学生之间是一种常见现象。所以,第三步就是指导学生恢复“大脑的转速”,保持大脑原有的灵活性。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述请看《轻履者行远》一文。
第四步:为学生提供“挖潜提能”的方法。
对“挖掘学习潜力”而言,前三步是基础性的工作,看似可有可无,实则必不可少。因为只有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学生才有信心、有干劲、有脑力去利用各种方法挖掘自身的潜能。所以,本方案的第四步是给学生提供“挖潜提能”的各种方法。
这就是“挖掘学习潜能”这一方案的基本思路与构成。
(三)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理念”(或者叫作“成长理念”)
学生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也需要各种各样的学习理念。如果说学习方法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硬件,那么,学习理念就是其必须具备的软件:一硬一软,缺一不可。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软件呢?或者说用什么样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启迪学生、激励学生呢?这取决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比如,为了让走在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看到希望,本书提出了“相信自己是优秀的”这一学习理念。
当然,我们提出学习理念之后,还要阐述学习理念,使其站得住脚。至于本书是如何阐述每一个学习理念的,请看书中相关的文章,在此不赘述。
下面是本书为学生提出的学习理念:相信自己是优秀的、不信我的青春不精彩、腹有诗书气自华、冲出自卑是坦途、砥心砺志成大器、鸟长成鸵难飞翔、自制是一切成就的出发点、没有白流的汗水、桃花莫照梨花开、梅花香自苦寒来、轻履者行远、“成功文化”难育成功、学问无副科、在压力下茁壮成长、给精神补补钙、敢于展示自己、给自己一次机会等。这一个个学习理念,如同一粒粒种子,撒入学生的心田,能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吗?
二、本书的特点
(一)创新
本书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创新,或者说,本书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做人所未做”,具体包括:
之一:指导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
之二:从“潜能理论”“基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三个方面论证了“每一个人都有使自己优秀的巨大能量”这一自信的根本问题;
之三:多角度地指导学生提高大脑的灵活性;
之四:指导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之五:为学生提供“鱼”“渔”两类学习方法;
之六:为学生提供挖掘潜力的学习方案;
之七:指导学生充分发挥“社会脑”在学习中的作用;
之八:为学生提供避免“高分低能”的方法;
之九:为学生提供避免“有知识没智慧”的方法;
之十:为学生提供“化难为易”作文法;
…………
翻开书,您会看到更多的“做人所未做”。
(二)独到的教育见解
下面以“本书告诉学生”的方式简单地介绍一下书中的教育见解:
本书告诉学生:“要建立学习的‘底线思维’”;
本书告诉学生:“只有多元的课堂才是每一个同学借鉴和碰撞灵感的来源”;
本书告诉学生:“做作业应力求做对,但不要怕出错,作业是一个允许出错的地方”;
本书告诉学生:“分数说明一定的问题,但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分数代表一时,但不代表一世,我们不能被一时的分数所左右,成了分数的奴隶”;
本书告诉学生:“化妆品改变的是一个人的外观,知识增添的则是一个人的内涵;敷面点唇、簪金戴玉,其作用只是单一的、暂时的点缀,而知识在你容貌上的反映则是一种永恒的魅力”;
本书告诉学生:“个性要有朝气、有活力,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就像飞行在空中的利箭,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力穿透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无垠的长天——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个性,执着的追求”;
…………
如果说创新是本书的“做人所未做”,那么独到的教育见解就是本书的“发人所未发”。
(三)独树一帜的素质教育
独树一帜的素质教育是本书的又一特点。比如:
一些学生走上社会,不但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所学所能造福自己、造福家庭、造福社会,反而被社会所埋没,这岂不枉费了多年的灯下苦读?为此,本书的《敢于展示自己》一文告诉学生如何锻炼走出校门而不被社会埋没的能力;
在社会上,抓住机遇的人往往能顺势而起、乘风而上,抓不住机遇的人常常英雄无用武之地,令人惋惜!为此,《给自己一次机会》一文告诉学生如何锻炼抓住机遇的能力,从而在将来的社会上一展身手;
我国著名企业家王健林曾在一次演讲时说:“清华、北大不如胆大。”这句话虽有夸大之嫌,但不能说没有道理,看看社会上的那些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是敢想敢干的人呢?为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文鼓励学生敢立潮头唱“大风”(“大风”即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
…………
这就是本书提倡的素质教育。它不重复他人,不拾人牙慧,自成一体,独树一帜。
(四)本书如同学生身边的师长,让学生随时从中得到教诲
比如,一些学生一旦学习落后,就自认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而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为此,本书的《相信自己是优秀的》一文告诉他们:“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时,数学是他学得比较吃力的一科,下功夫不少,成绩却不理想。用今天的眼光看,数学这一科足以使他成为一个高考落榜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军事才能、领袖才能、文学才能。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古往今来第一人;他领袖群伦,气吞山河,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他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构筑出中国词坛上的巍巍高峰。”
有些学生学习不理想,不检讨自己是否努力得不够,而总抱怨脑子笨,仿佛自己没有错,错的只是没有一个天才的大脑。针对这部分学生,本书的《先别谈“天才”》一文中是这样教育他们的:“别动辄以‘天才’说事。学学‘凿壁借光’的匡衡、‘闻鸡起舞’的祖逖、‘悬梁苦读’的孙敬、‘警枕自励’的司马光,说不定你会由‘愚’转聪,由‘笨’转灵,就像你羡慕别人为‘天才’那样,你也会成为被别人羡慕的‘天才’。”
追求个性是青少年的共同心愿,但对追求什么样的个性,很多学生并没有清晰、明了而又正确的概念。为此,本书的《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个性》一文中明确告诉他们:“个性要有朝气、有活力,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就像飞行在空中的利箭,带着呼啸的风声,携着永不坠落的梦想,拼力穿透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地射向那寥廓无垠的长天——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个性,执着的追求。”
以上是本书的内容和特点,虽然只是一斑,但可以窥见全书之貌。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愿本书能把广大的青少年学生领进学习之门、成长之门、人生的凯旋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