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公元前297年之南亚(一)
- 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
- 黄河三尺鲤07
- 2307字
- 2024-12-09 22:30:05
公元前297年,南亚进入孔雀王朝。
公元前330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雄心壮志,
率领着一支由马其顿人和希腊人组成的强大军队,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
在一系列决定性的战役中,亚历山大的军队以少胜多,
最终在高加米拉战役中彻底击败了波斯军队,结束了波斯帝国的统治。
三年后的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的征服之路并未停止,他的目光转向了东方的印度。
他率领军队越过了兴都库什山脉,进入了印度河上游地区。
次年,亚历山大的军队侵入了富饶的五河流域,也就是今天的旁遮普地区。
这里分布着许多小国,其中呾叉始罗和波鲁是两个较大的国家。
呾叉始罗王在亚历山大的军事压力下选择了投降,
并提供了补给和军队支持,而波鲁王则坚决抵抗,陈兵于杰卢姆河东岸。
亚历山大巧妙地从上游偷渡,发动了突袭,成功打败了波鲁守军,并俘虏了波鲁王。
然而,当他的军队继续东进至贝阿斯河时,却遭到了奢羯罗人民的顽强抵抗。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亚历山大攻陷了奢羯罗,并将全城夷为平地,以示惩罚。
尽管亚历山大有着继续征服恒河流域的野心,
但恶劣的气候、印度人民的英勇抵抗以及马其顿军队的士气低沉,使得他的计划受挫。
此外,他还得知难陀王朝兵力强大,拥有庞大的军队和战象,
这使得他意识到继续东侵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决定班师回国。
公元前325年,希腊联军主力沿印度河南下,最终分海陆两路回到了巴比伦。
在撤兵前,亚历山大在信德和旁遮普的杰卢姆河以西地区建立了两个省,
委派总督管理,并留下军队屯守。
其余地区则交给了两个傀儡统治者,
他们在总督和马其顿驻军的监管下行使权力。
与此同时,难陀王朝的统治腐败,北印度人民起义频繁,政局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乘机崛起。
据佛教文献记载,亚历山大入侵旁遮普时,
旃陀罗笈多曾拜访亚历山大,试图利用侵略军推翻难陀王朝,但未能成功,反而险些丧命。
逃出后,他在呾叉始罗得到了婆罗门考底利耶的帮助,组织军队反抗马其顿人。
在中亚和印度西北地区,人民反抗马其顿的斗争此起彼伏。
公元前326年,坎大哈人民起义杀死了马其顿总督;
次年,印度河地区的一个马其顿总督也死在起义者手中。
旃陀罗笈多的部队在这两年中发展壮大。
大约在公元前324年,他在西北印度自立为王,
即月护王,并积极进行驱逐希腊——马其顿军的斗争。
在考底利耶的协助策划下,他很快攻克了难陀王朝的首都华氏城,推翻了难陀王朝的统治。
公元前317年,马其顿驻军被迫全部撤离印度,次大陆北部基本上实现了政治统一。
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庭,因此他所建立的王朝在历史上称为孔雀王朝。
他依靠强大的常备军在次大陆进行扩张和征服。
公元前305年,旃陀罗笈多成功地击退了西亚塞琉古王国的入侵。
塞琉古一世被迫媾和,把今阿富汗和俾路支一带割让给旃陀罗笈多,
并派使节驻在华氏城,旃陀罗笈多则赠给塞琉古500头战象。
孔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Chandragupta Maurya)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和政治联姻,
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纳入了孔雀王朝的控制之下。
在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Ashoka)的统治时期,孔雀王朝达到了鼎盛。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最著名的君主之一,他的统治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73年至公元前236年。
在他的统治下,孔雀帝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大,
除了印度半岛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
南至迈索尔,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都成为了孔雀帝国的领土。
阿育王的统治不仅以军事征服著称,更以其对佛教的支持和推广而闻名。
他在自己的统治期间,将佛教定为国教,
并派遣使者到周边国家传播佛教教义,使得佛教从印度传播到了斯里兰卡、中亚和东南亚等地。
阿育王还在各地建立了许多佛教圣地和纪念碑,包括著名的阿育王石柱和佛教寺院。
阿育王的统治也以仁政著称,他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法律制度,
试图建立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
他强调道德和非暴力,这些理念在他的许多法令中都有所体现。
阿育王的统治时期,孔雀帝国不仅在军事上强大,
在文化和宗教上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雀王朝的统一为印度次大陆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在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
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孔雀王朝的统治为后来的印度历史奠定了基础,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孔雀王朝以其君主专制的政治体系而闻名。
在这个帝国中,国王是无可争议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权威和权力渗透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首先,国王拥有最高行政权,这意味着他能够决定国家的一切重要政策和方向。
他不仅是国家的象征,也是实际的决策者。
国王的意志通过他的命令和决策,影响着国家的行政管理和日常运作。
他委任最重要的官员,如宰相、将军和地方长官,
这些人直接向国王负责,确保国王的命令得到有效执行。
在立法方面,国王同样拥有最高立法权。
他发布的诏书和法令具有法律效力,成为国家的法律基础。
这些法令涵盖了从税收到土地分配,从商业法规到社会秩序的各个方面。
国王的法令是不容质疑的,它们构成了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
军事上,国王是国家军事行动的决策人和最高统帅。
他负责制定战略,指挥军队,并在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国王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对于维护帝国的领土完整和安全至关重要。
他的军事决策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存亡。
司法权也是国王的特权之一。
他审理重大案件,对国家的重要法律问题作出最终裁决。
国王的判决被认为是公正和不可上诉的,他的司法权体现了他对法律的最终解释和执行。
此外,国王还拥有最高的监察权。
他派遣密探到全国各地,侦察官员和人民的行动,确保他们忠诚于国王,遵守法律和命令。
这些密探的网络构成了国王的耳目,
使他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动态,预防任何可能的叛乱或不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