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
交接并努力认人

8月16日周一,映强副部长送我们来洱源了,我们到的时候已过晌午。宾馆住下后给老爸去了个电话,说着说着突然有点难过,大约是父母在不远游吧,说了几句报个平安就撂了,希望自己多少能够“游必有方”吧。

县委组织部迎接我们。赵部长(赵正诚,洱源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上午会议开到将近一点赶过来和我们一同吃工作午餐。边吃边聊,赵部长在大理话和云南普通话(简称云普)间切换,感觉挺有意思。

下午先和县长(万鹏,洱源县人民政府县长)报个到。县长很年轻,富滇银行交流到洱源任职的,很客气也很谦虚。县长很感谢交大对洱源的支持,感谢老许和罗银这两年的辛勤付出,也很欢迎我和小熊来洱源接棒。映强副部长也很感谢洱源对交大同志的关心帮助,向县长报告老许回校后的工作安排,特别提到老许会兼任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交大的乡村振兴,无他,唯洱源尔。

县长办公室斜对面是老许的办公室,也是接下来我的岗位所在,大家一起去坐了坐,挺朴素。老许说他来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坐在这间办公室里啃《洱源县志》。我也要啃一下。

看看时间,赵部长和建清常务(李建清,时任洱源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陪我们一起去罗银驻村的茈碧湖镇丰源村居委会和提水点现场走一走。丰源村的杨玄书记是罗银这两年的亲密战友,罗银吃住也都在村委会,条件比县里还是艰苦不少的,向罗银致敬。大家围着院子里小方桌,挤着小板凳,铁壳热水瓶续着茶叶水,摆着龙门阵。

龙门阵很务实,聚焦医疗,也谈了教育。医疗听起来是洱源急需并且很想提升的,赵部长实名羡慕我们九院对口支援大理祥云县医院的力度,祥云县医院据说都快升三甲了。赵部长很是焦急,说如果洱源能得到交大系统医院的对口支援,洱源人民就有福了。医疗对口支援的体系不太一样,是卫健委这条线,之前地方合作办同志也告诉过我们一些基本情况,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聊到后面,茈碧湖镇的徐书记(徐必祥,时任洱源县茈碧湖镇党委书记)也过来了,于是大家一起去提水点转了转,因为这事罗银得了个提水书记的雅号。不用水不用电,利用活水流动能,把水从山下提到山上,700多米落差,惠及1 300人和8 000亩地。罗银说这事得益于省里扶贫培训时的储备技术培训,得益于沪滇资金的支持,他是努力把扶贫需求和各方资源进行了比较好的对接整合,所谓沪滇合作、饮水思源。我觉得真是挺不容易的,对我也很有启发。马上提水项目的第二期要启动了,把提上山的水分别输送到各自需要的人与地,更精准了。

早前给百贤曹小姐电邮报告了去洱源的情况和校内项目交接的安排,今日傍晚收到曹小姐电邮,说在昨天SP2021 Closing Ceremony里看到我了,感谢学校和我对百贤合作的支持,鼓励我在洱源积极应对挑战发展。我很感动,最近好像感动有点多。其实于我而言,初入学校基金会工作,便有幸与曹氏家族和百贤事业结缘,十余年伴随百贤发展,我个人也学习成长了很多,曹氏家族和百贤团队给我帮助巨大。

周二上午,映强副部长带队,大家一起去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我是第一次到研究院,但研究院的老师是熟悉的。今年5月我们专门邀请欣泽院长(王欣泽,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院长)从大理回上海,在我们承办的长三角地区高校仲英青年学者论坛上分享了多年来扎根大理、治理洱海的经验,完美演绎了专业与公益的实践和思考。

研究院真不错,业务工作聚焦并且在不断优化,很快要搬迁到新的办公楼,研究院未来发展有了更宽阔的空间和可能性。在欣泽院长办公室喝了会儿茶,参观了研究院展厅,我和小熊就与院长告辞,也与映强副部长和广峰告辞,傍晚他们飞上海了,完成送我们的任务,我们的洱源这两年就正式开始了。

县长和县班子成员傍晚和我们见了个面,一方面老许和罗银马上要回上海了,县里感谢两位两年来的辛勤付出;另一方面我和小熊来接任,县里对我们表示欢迎。于是我赶紧和接下来的同事战友们加微信,努力把人和名对上记住。

周三上午,和老许做了基本交接。老许在洱源引进了农夫果园的示范项目,农夫果园从浙江派过来这边负责的周总(周云安,洱源真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知道他要回上海了,专门来看他。大家聊天,周总原来也做过很多年基层领导工作,经验很丰富,闲聊中说说当年在浙江做招商的经历和经验,是个老法师。老许一直关心的当地两位做生态农业的老总也来看他。看起来老许人缘也还是可以的。

下午老许收拾行囊。我在县城走了走。县城不大,主干道大概是两条,一是宁新路,二是腾飞路,平行线,繁华路段大约都是一公里长度,东延伸还没走过去,西延伸再走过去是老城区,更小一点。宁新路大多是经营装修建材的铺子,差不多有40家,卫浴产品店铺特别多,铺子里最显眼的都是一排智能马桶,出乎意料。腾飞路店铺偏向消费终端一些,手机店很多,运动服饰店很多,床上用品店很多。看到了鸿星尔克,就进去买了双运动鞋,在上海查了一下,离闵行校区最近的鸿星尔克在奉贤南桥,买鞋这块洱源更方便,哈哈。床上用品店看到了博洋家纺,也很出乎意料,拍了张照,回头发给博洋戎董(戎巨川,博洋家纺董事长)。

傍晚老许带我与投资促进局和商务局的同志们见了见。这两年老许七七八八张罗了一些项目,和大家相处得很融洽。边说边听,赵局(赵彦姬,时任洱源县投资促进局局长)和杨书记(杨益圣,时任洱源县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2位副局长,还有几位同志,说起洱源的发展和招商的工作,看得出来心里都很急。于是跟赵局说了说同学鹤总的项目,找个机会可以具体对接对接。

老许定了回沪的航班了,周四一早10点从丽江飞。老许走我还是要去送的。周四早上我6点左右就起来了,洱源是高原地区,县城海拔2 060米,天还没亮。7点我去餐厅一看,闭门谢客,问了前台,7点半才开早饭。那我就不等了,11路直接去老许宿舍。一路走过去,路边摊也还没支呢,有一两个小摊车刚刚推出来,我也就不等了。到了老许宿舍,还在最后打包收尾。两年下来,老许家伙事儿还真是不少,好几个箱子,准备快递回去,自己拉个箱子背个包。我跟老许说不慌忙,来不及收拾的东西回头告诉我,代劳。7点半过了老许就出发了,本来我想上午也没啥特别的事,准备送老许到机场的,老许死活不肯,好吧,就让他单飞吧。我在食堂吃了个早饭,带上老许留的钥匙,这宿舍以后就是我的了。

回到宾馆,参与了一下刘銮鸿校董和夫人捐赠设立交大鸿文永久基金签约安排的讨论。下午粗略看了看洱源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粗的线条先捋一遍。傍晚接到县里电话,明天县里召集县班子成员开会,通知我也参加。

周五早上,大踏步走到县委,参加专题会议,县班子成员基本都参加了。领导讲得很全面,也很细致,对我而言还真是个比较系统地了解县里情况的好机会。最大的感受是站位很高,视野很广,思路很宽,很接地气,对基层方方面面的情况讲得很透,对存在的问题毫不避讳,看得很准。倒是我对云普听力亟待提高,和四川话很相像,还好这些年从电影电视剧里听到不少四川话,能听懂个大概,不过往往讲话开头时反应不过来,要等展开时才回过味刚刚讲过的主题。

中午会议结束后,找了个空档,跟领导报告下午去一趟昆明,拜会交大云南校友会卓会长(卓文渊,上海交通大学云南校友会名誉会长、中船750试验场原党委书记、场长)和纳秘书长(纳勤骁,上海交通大学云南校友会副会长、秘书长),加强与云南校友们的互动连接,希望为洱源争取到云南校友会更多的帮助。

中午食堂吃了饭,冲到宾馆退房搬家,把我的大箱子搬进原来老许那间宿舍,回头再慢慢理,然后赶紧冲往大理高铁站。

洱源交通还不错,小城不堵车,到大理和丽江也都不堵车。到大理机场50分钟,到大理高铁站70分钟,到丽江机场90分钟。大理、丽江的机场与上海都有直达航班,也有多路中转航班,还是方便的。高铁大理到昆明2小时出头,也很方便。

罗银和小熊的交接也基本完成,周六一早从昆明飞回上海,于是下午我们仨一起去昆明,拜会校友们。老纳秘书长很有心,请了卓会长,还有几位家乡是大理的校友接待我们。卓会长是安徽人,交大毕业后一直在云南工作和生活。周学长(周金龙,上海交通大学云南校友会副会长)是82级的,与吴教务长(吴静怡,上海交通大学副教务长)是同学,冻龄之甚大有超越之势,说他是92级、02级也不过分,云南水土就这么养人呀。周学长说有个同学在太仓,中国德资企业之乡,可以牵线做一些职业教育培育和人员定向培养的项目,我是感激和欢喜得很,求学长后续支持。

在昆明之时,老纳还约我和小熊参加第七届云南省外高校校友会羽毛球赛预选赛交大助威团,我俩欣欣然,打不行,喊还不行吗?比赛水平还是很高的,虽然友谊第一,厮杀也是激烈得很。上午对阵中国政法和中南财经联队,2∶3惜败。大家总结是没带会旗,可惜了一点点。下午我和小熊返程,各回各家。次日下午喜讯传来,带会旗了,“上海交通大学云南校友会”旗开得胜,4∶1赢了中国地大,4∶1赢了长安大学,昨天上午的2∶3也因为对方有球员身份未过关,改判3∶2赢了,三战全胜,掌握了出线的主动权。所以,旗帜真是太重要了!

周六下午回程路上,李常务(李鹤康,时任洱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和赵部长都打来电话,周末食堂不开,领导们关心我们吃饭问题搞不搞得定。搞得定,请放心!

周六晚上开始收拾宿舍,被窝已经搞好了,目力所及先归归拢。

周日一整天,大扫除。干到傍晚,长呼一口气,可以视频连线老婆孩子看房子了。

周日,今年交大来洱源支教的6位同学也到了,我们洱源小分队壮大起来了。小熊是支教老同志了,于是张罗晚上大家一起吃个饭。见面还是很亲切的,6位都是今年本科毕业,来洱源支教一年,回去续上研究生学业,也都不容易。掐指一算,不服不行啊,人家2021届的,我是2001届的,二十年就这么刷地一下过去了。6位支教老师的专业也是五彩缤纷,数学+计算机的,环境+媒体的,国贸+媒体的,工业工程的,船工的,法学的。到底是2021届的,很活泼,很乐观,希望也很能干,切切实实能给洱源孩子帮上些忙。

这周有个小发现。在上海工作时,基本是预约或半预约制,微信是主要沟通工具,通电话一般也会先微信约一下。在洱源这几天,感觉不太一样了,基层工作变化还是比较快的,电话是主要沟通工具,微信可以作为资料工具,我得习惯电话随时来,也要习惯拿起电话打,加完微信后就得记着交换电话号码,接着存入通讯录,不然下次来电时就小尴尬了。

这就全交接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