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2号楼”·“老”邻居
惠南镇集镇区域的“十字街”交叉口无疑是南汇县城的中心地带。印象中,“东门”、“南门”、“北门”三条大街永远是繁华、热闹的。不尽相同的唯有“西门”大街。上世纪末拆迁重建之前,大街始终是不事张扬、不显山水、“沉默”加“低调”的不一样存在。街的两边几乎都是民居,基本看不到购物店铺和游乐场所。我进城后也几乎没有专门去逛过,也没啥可逛呀。令人想不到的是,到县城工作数年后,我竟然和这条默默无闻的大街扯上了关系。
——“不事张扬”叫“默默就就”发音“么么就就”、“不声不响”发音“勿声勿响”等。
这份“想不到”,来源于我工作的团县委上下对我这个农家小子的分外照顾、别样关怀,特别的温暖啊。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我进城后的第四年,经过团委祝书记等领导、同事们锲而不舍地多次奔波、持续争取下,分房综合条件最弱的我终于分到了位于西门大街八十八弄、冠名“2号楼”的三层车厢式公寓楼房二层的一套一居室公房。拜谢了,学军书记!拜谢了,我的团委!
一年后,我哥哥放下手头排得满满的木工单子,只身一人来到县城为我的“新”家做了“加工”和“美化”。从此以后,来自农村最乡下最底板的我,总算在县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处。我爱人和出生才几个月的儿子也就此从农村名正言顺地“迁徙”到了县城,住进了只属于自己的小家,成了所谓的“城里人”。
公房面积不算大,但够用了。建筑面积约二十五平方米,包括一个十四平方米左右的朝南正方形房间,摆上一张双人床、一张四方桌、几只靠背椅,有吃有睡了。一个面北约四平方米的厨房间,安上一个灶台、一个水斗,想吃啥就自己烧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其余的,便是公共的中走廊和楼梯了。
厕所?没有,大楼外的角落里倒是有个简易的公共厕所的,不过楼上住户过去实在不太方便。经过实地精确计算,我哥哥在厨房间的西端最里面,为我们安了只冲水马桶,不知名,劲够大。如此,吃喝拉撒睡,一条龙闭环,绝对的完美。
整幢“2号楼”在西门大街的北侧,藏在八十八弄最深处,离老街有段距离。巧的是,恰好和上袜十七厂成了只隔一条小土路的左右邻居。每次出门、回家,都得在高大但破旧的厂门口走过。
“2号楼”南面有一大块未经平整的场地,看似光溜溜,却嵌满了碎砖碎石,野草更是遍地安身。这里,一度成了我和年幼的儿子一起玩足球的乐土。
才三四岁的男孩,踢起球来也是挺拼命的,有好几次差点把底楼各家住户的玻璃窗给碰碎了,害得我挨着个登门作揖赔不是。唉,成长的烦恼啊。
这套看似不起眼的公房,在后来买商品房时可发挥了大用场。西门大街历经数年的多方纠缠、磕绊、博弈,终于要拆迁了,我为此可以拿到差不多四万的动迁款呢。为买房筹钱急火攻心的我,像是绝境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还等啥,赶紧签约吧。这笔来之不易的钱款,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让屡遭买房借钱挫折的我如沐春风、挺起了腰杆。
二十年后,我有幸来到了史上曾经风光无限的“下沙盐场”所在地航头镇工作,知道了辖区内的下沙王楼上世纪出过一位了不起的文人,对了,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傅雷。傅雷先生的结发妻子朱梅馥女士,性格温柔,文静随和,贤淑豁达,是位很值得敬仰的知识女性,她的友人亲切地称之为“菩萨”。文学大家钱钟书的爱人杨绛先生就曾这样评价她,“集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于一身”。而这位“女菩萨”,就诞生在西门大街上的朱氏民居里呢。
这么说来,我和傅夫人算是隔代隔世的“老”邻居哩,沾光了。呵呵,这个真“想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