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太空家园
- 郭睿 高芫赫 时光
- 1027字
- 2022-12-15 16:23:46
序言 天上的家,地上的家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那天中午,我和十岁的儿子在家,一边吃午饭、一边看新闻。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里航天员出舱的画面,喃喃说:“妈妈,好神奇啊,这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里住了六个月,住在天上的家,是什么感觉呢?”我笑着说:“妈妈也不知道。不过,未来总有一天,普通人也有机会居住到太空中去,那时候你就都知道啦!”
没想到,两个月后,这本《中国空间站——我们的太空家园》摆在了我的案头。作者郭睿先生发来信息,说希望我写一篇推荐序。我的第一反应是:“啊?我?我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居住研究学者,只懂普通人的小家,至于航天航空这些高科技,我哪儿懂啊?这怎么可能嘛!”
我正打算一口回绝,没想到小书“嗖”地就被儿子一把抢去了!他抱着不撒手,足足看了一下午,还给我的时候说:“妈妈,这本书挺好看的。我现在知道住在天上的家是什么感觉啦!”
咦?既然十岁的孩子能看懂,那我也挑战一下、试着读读看?
于是,随手翻了几页,哟,图文并茂、轻松有趣、清晰明了,难怪孩子也喜欢。接着再翻几页——第101页赫然跃入我的眼帘。这一页上,居然画着一张“户型图”!哈哈哈,核心舱原来是“三房一厅”小户型啊!天呐,这功能分区可真是太亲切了!遥不可及的太空站原来和地面上我们普通人的小家,有如此相似的一面……
那一瞬间,我好像忽然拿到一把熟悉的钥匙,打开了空间站的神秘大门。
一页页翻着,一章章读着,距离头顶上方400km的“天上的家”和我脚下踩着的“地上的家”,二者的距离越来越近、慢慢重叠了:
地上的家,需要坚固实用;
天上的家,也要坚固实用。
地上的家,需要动静分区;
天上的家,也要动静分区。
地上的家,需要空调地暖;
天上的家,也要“空调地暖”。
地上的家,需要节水节电;
天上的家,也要节水节电。
地上的家,需要高效收纳;
天上的家,也要高效收纳。
地上的家过年,需要春联福字;
天上的家过年,也要春联福字……
原来如此!空间站并不是高冷遥远的存在,它其实有两面:一面是我们普通人无法想象的高科技,另一面却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理解的——“有人住的家”。
人类的家,自远古时代至今,穴居、茅屋、木构、砖石、钢砼……建筑形式、建造技术、建筑材料,从未停下进化的脚步。无论外在如何变化,它的内核永恒不变——有人才有家,有家就有爱。
家,宇宙中最温柔的地方。
地上,有一盏灯,照亮我的小家;
天上,有一颗星,照亮未来的家。
以书为灯,一起回家吧。
中国居住领域专家、百万畅销书《小家》系列作家
202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