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换言之,就是人与人相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不要求、不刻薄、不迫挟、不嫉妒,关系淡得像白水一样。
人与人相处,唯淡方长久。
淡淡的交往,淡淡的喜欢,能走心,不做作,不虚伪,不烦心,这种相处状态最舒服。
生活本来就很累,不要再强装欢颜去维持一些人的关系,疏远那些烦心的人,亲近那些让你身心愉悦的人。
01,人与人相处,唯淡走心
人世间,最难捉摸的是人心。
曾以为人与人之间相交,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亲密无间。
人到中年才懂得,社交是一门学问,关系再好都有着不可逾越的红线;无论什么样的关系,最合适的距离其实是交淡若水。
很多事实证明,人与人相处最好的状态是不让人为难,这样的情谊才不会轻易断绝。
不让人为难,彼此之间不会因为三观不合而产生矛盾,不会因为不懂得而误会重重。
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中写到:
“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
我想,他一定是有幸遇上三观一致的人,才有彼此懂得,哪怕他们来自不同的生活领域。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都会路过很多人,有些人会走进你的生活,有些人相遇之后便杳如黄鹤,再无踪迹可寻。
闲暇时,打开微信,逐一细看,一串串或真或假的名字静静地躺在通讯录里,有亲戚、有朋友、等等;大多都聊过几次,然后就再无联系,那些名字宛若被时光遗忘的尘埃,只是在偶尔的一瞬间才撩拨起记忆的心弦,知道这些人曾来过。
不难看出,因某种目的相聚的人,会有片刻的热络,最终也会因此而消散,很难走心。
与人相交,当以淡为佳;淡是一切关系的调和剂,其实就是远离功利,远离某种刻意,远离某种心思。
只为懂得而来,只为那份惺惺相惜而来。
02,切莫以己度人,淡就是少论他人长短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喜欢以自己的角度去要求一个人。
活着实苦,人都是在负重前行,不深入了解对方,请勿轻易下结论。
小时候,有次跟父亲到城里一亲戚家吃生日酒。
饭毕,酒席上还剩下很多菜,特别是很多肥油油的卤鸡卤鸭,90年代初的农村人哪有那么多油水可见,父亲说他们不要我们打包回家。
有人就不乐意了:你看那家子,就那点出息,八辈子没有吃过酒席,吃不完还要打包回家。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当时的处境,那就是羞愤交加,如果可以是一阵风,我当即消失不见。
现在想来,这事对我性格的形成有着莫大的负面影响。
自卑,更容易生出极端、多疑、患得患失的思维。
生活中,永远有这样一群人总是喜欢作贱你、伤害你,以示自己的高贵。
来重庆后,到一远房亲戚家做客,饭桌上我吃得十分谨慎、客气,生怕掉了价。亲戚的妈却是个刻薄之人,在饭桌上不满:“又没有毒药,怕吃得吗?穷酸!”
对于身边这类人,应当疏远:我们虽为人类,但不是同一类人。
03.相处舒服,当淡
记得黄庭坚有时首词:“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我想,那种心有灵犀一点通,可意会不可言传,相处心畅气愉的朋友,才当得珍惜。
人生在世,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说到底,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活得舒服,过得幸福。
相见甚欢不如久处不厌来的可贵,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
与人相处,以淡为佳,淡出距离,淡出分寸,淡出幸福。
假如没有分寸感,胡乱取笑他人,你以为的幽默,在别人看来缺少教养。
假如没有距离,自以为的无所谓,却悄悄摧毁了彼此间信任的桥梁。
所谓最好的关系,是淡而不浓,不打扰,不参与对方的生活,既可以是相互关心,又能保持友好的距离。
既能做到惺惺相惜,也能学会和而不同。
后记:
要学会淡处
与我们的长辈,亲疏得淡,倾听而不是百依百顺;
与我们所爱的人,淡而不断,情浓而清醒。
与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淡而不胁迫,关爱而不包办;
与我们的好友,淡淡相处,心中有尺,口中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