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 重回八零之女主她一心想学习
- 顾十六言
- 2029字
- 2022-10-20 19:44:17
错位摄影大赛截稿日期就在五月底,那些投稿的照片后面都清清楚楚写着投稿人的姓名,性别和院系班级。季女士作为赞助商,也带着季凉参加了这次筛选。
这个比赛在A大也算得上是声势浩大了,所以学校方面也很重视,初选就是交错筛选,大概就是一张照片要过三个人的手才算是被正式通过或者是淘汰。
季凉给季女士帮忙,在里面看到了不少精彩的照片,一轮过去,她们面前留下来的照片比要求的要多出来一倍。
“我们再刷一遍吧。”季女士也看出来了一些趣味,拿着照片干脆直接分类,特别喜欢的,喜欢的,还有一般喜欢的。
季凉只在一旁做参考,并不主动发表意见,等到季女士把第一组照片挑好之后,她就把淘汰的和通过初选的照片送去,换了下一组过来。
大家的速度都差不多,季凉这边换了一组回来之后,跟季女士又重新开始前一次的步骤。不得不说,灵感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而有时候,一些照片是需要抓拍的,刻意摆拍出来的照片多少还是有些人工的味道在里面,差了那么一点点。
一群人忙了三天,这才筛选出来过了初选的一百张照片,而季女士是真的被这些照片刺激了灵感,之后每天过去都带着速写本,用来画自己的设计。
进入初选的照片都会有一份安慰奖,一盒两卷的胶卷,还有四张张季女士服装店的五折券。
然后一群人还要讨论着,从这一百张照片里选出二十张,然后再进行排名。这才是正式得奖的作品。
评委除了季女士之外,还有四个,每个人都有五张照片的推荐名额,等这二十五张照片都推荐出来之后,所有人再给所有照片拍照,综合平分最低的五张落选,其他人按照积分排名。
几个人客气了一圈,最后把最先推荐照片的名额给了季女士。
季凉在一旁不说话,这几天的相处,这些人跟季女士交流得并不多,跟她们说话最多的是另外一个女裁判,态度还算是客气,至于另外三个人眼睛仿佛长在了头顶一样。
季凉也懒得搭理他们。
这些人,这时候说话客气,实际上大约还是不够信任季女士的艺术眼光,所以才把她放第一个,免得有沧海遗珠因为季女士最后推荐而错过了。
季女士倒是不以为意,大大方方选了自己最喜欢的五张照片放在了桌面上推到了中间。
这五张照片季凉也都挺喜欢的,一张是硕大的鸽子对比渺小的路人,是一张抓拍的照片。虽然没有太多精妙的意思在里面,可胜在天然,让人忍不住感慨一句:道理我都懂,可为什么鸽子那么大!
第二张照片色彩鲜亮,透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可爱。
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坐在台阶上,然后扛着一支大大的小黄花。这当然是错位拍摄的,小黄花也不是什么名花,只是路边常见的小野花。
这张照片胜在色彩鲜亮,长满青苔和缝隙里钻出来的野草透着春天的气息,小姑娘扎着双马尾,穿着嫩绿色的春装,可爱得如同误入童话世界的拇指姑娘。
另外三张照片也是各有风格,确实是这一百张照片里比较出众的了。
季女士的选择证明了她对艺术素养和对艺术的理解,而其他人也都开始谦让着挑挑拣拣推荐照片了。
推荐结束就是排名,二十五张照片,每张都有编号,所有人按照编号拍顺序就可以了。
投完票就是算排行,整体来说并不算麻烦,季凉回去的时候还被拉着问内幕。
“有什么内幕啊,大家都忙死了。”这话倒不是假的,照片太多,虽然有不少都是凑热闹的,可是要筛选出来这一部分也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
“我听隔壁系的汪洋说,他肯定能拿名次,不然就是有内幕呢!”寝室里的,大家一边写论文一边讨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季凉错失的校园热闹都给补了回来。
不过,越临近比赛结果出来的时间,学校里的气氛也越热烈,摄影社甚至还包办了两次作品展,挑出来的作品都挺不错,还有一些在杂志上刊登过的,一时风头无二。
季凉被拉着看了一次,觉得果然不愧是A大,学校里真的是人才辈出,像她这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跟上的,社团活动也只敢参加完全不耗费精力的那种。
就算是这样,她这学期也请了好几次假,让欧阳杨格外不满。
特别是在看作品展被抓包的时候,欧阳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拉着季凉的胳膊说:“这周的活动你一定得参加!”
季凉哭笑不得,还没开口欧阳杨就说:“我下周就要实习了,学期结束之前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这周的活动咱们得敲定下未来接手的社长,也算是咱们社团聚餐了。”
于娇在一旁也用力点头:“是啊是啊,这周你要是有空可一定得去,我还新学了两道菜呢。”
季凉算了下时间,笑着应下,欧阳杨欢呼了声,立刻道:“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于娇就是拖也要把她五花大绑给拖来!”
“要不要这样,我这学期也没请几次假吧?”社团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安排在周一到周五之间,季凉请假的次数确实不算多。
欧阳杨笑了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小伙伴就把她给拉走了。
季凉转头看向于娇。
于娇低声说:“社长准备回老家实习,所以这次活动之后估计就不会回来了。”所以这大概率是她们社团人数最齐的一次活动了。
“我还以为,社长会继续深造呢。”季凉有些惊讶,实习之后回来读研也是有可能的,欧阳杨的成绩也并不差,直接参加工作多少还是有些可惜。
于娇用力点头,“上次活动你没去,社长说的时候大家都挺吃惊的。”
在他们的概念里,欧阳杨的家庭条件还不错,放弃深造参加工作确实不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