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均田

大靖有数百万人口,土地面积却有近四千万公顷。

这还是除去山林湖泊的宜耕面积。

偏偏就是这样,大靖却仍有不少百姓,无地可种,无粮可食。

因为耕地都掌握在少数的豪强手中!

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不允许百姓有自己的耕地。

毕竟若是百姓有地可种,他们的地就没影人耕种了。

尤其是在世家绵延之地,土地兼并之风更盛,普通百姓有自己的土地者屈指可数。

他们动辄手握万顷良田,甚至驱使流民开荒,又不在官府登记,流民和收成皆为私有。

那些不愿意卖身为奴的百姓若想在此生活下去,便要租种他们的田地,需要付出高昂的田租,有甚者高达六成!

不少人生存都成了困难,迫于无奈,要么背井离乡,要么沦为世家奴仆。

隐民,圈地。

无所不用其极。

自大靖建国以来,兼并之风久杀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到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不遏制的地步。

尤其是江南经此一遭,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便想着要重新丈量土地,还地于民。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此事未能付诸实施。

多亏崔博源去了江南,才叫那些无论是返回原籍的,还是各地官府安排重新定居的灾民,勉强都有地可种,一家人不至于饿死。

可想要丈量土地,也是万万不能的。

和其他地方不同,诸王公主的封地内,土地皆属于朝廷。

封地内的百姓则佃租朝廷的土地,每年缴纳一定的租子和赋税,剩下的收成则归佃农所有。

“如今朝廷的赋税是四成,民间的佃租则是五到六成不等,而上等田亩产二石,中等田亩产一石到一石半,下等田亩产不足一石……”

这日,

几位宗室的宗亲,祝老国公,并益王、景王等人被陛下召见,来到了御书房,却听太子和他们说了一溜的关于大靖的土地和赋税。

有的人听的一头雾水,有的人好像隐隐抓到了什么。

只听得太子继续道:

“一个成年男子一年大约要五石到六石粮食,若他耕种六十亩公田二十亩桑田,除去朝廷的赋税,年产量为二十四石左右,假设这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如此也够温饱,甚至桑田的产息还能略有收入。”

“若是民间佃租,五到六成租,二十亩地也有十来石粮食可收,一家人也不至于饿死。”

“可据孤所知,不少豪绅往外佃租田地,佃租高达七成……”

太子说的是豪绅,但已经有人反应过来他究竟说的是谁了。

在座的都是有封地的皇亲,他们手下的田地,便是私田,也都是跟着朝廷的赋税走的。

四成居多,最多不过五成。

但那些盘踞一方的老牌世家就不一样了,他们用各种手段,将附近的土地全握在自己手里。

又用奇高的佃租,一步步逼得人活不下去,不得不卖身为奴。

这都是些心照不宣的事情了,就是不知道太子今日说起这事来,目的是什么。

一个脾气有些率直的宗室王爷直接问道:“太子殿下叫我等前来,总不是说这些废话的,有什么目的就直说吧!”

上座的陛下咳嗽了两声,对这人的直接似乎有些无奈。

他感慨了一句:“六弟还是这么急性子!”

那王爷闻言摆了摆手,不以为意:“我就这性子,皇兄又不是不知道,我最烦那些个兜圈子的人了!”

兜圈子的秦骜含笑看了眼这位皇叔,决定不兜圈子了。

“皇叔率性而活,快哉!”

被侄子夸了,六王爷表示自己很高兴:“人活一辈子,自然是怎么快活怎么来了!”

秦骜从善如流:“皇叔说的是。”

“只是我等身为秦氏子孙,自出生起享的便是超出常人的尊荣,自然肩上也扛着百姓的福祉,江南洪涝之后,虽不说饿殍遍野,数万百姓流离失所却是真的。”

说到这里,最有发言权的除了太子莫过于景王了。

“皇兄所言甚是,江南一事,若非皇兄提前布局,妥善处理,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朝廷的粮草本就半数出自江南,江南遭灾,要从别处调集大批粮草赈济灾民,几乎不可能。

像这样的大灾,一个处理不好,那是会激起民变的。

众人也点了点头,他们也是知道太子另辟蹊径,狠狠耍了江南那些人一把的。

不少人还暗地里说呢,太子殿下看着风光霁月的,做的事儿一件比一件损。

自己的老师说参就参了,卢氏倒了。

自己的舅舅也说参就参了,王氏也倒了。

还把整个江南商会的人耍的团团转,自己给自己买单。

秦骜看着出了大力的景王,自然不敢居功,“这也是四弟亲力亲为,赈灾的法子得当。”

兄弟俩相互谦让了一番,看得独独被撇下的益王牙疼不已。

知道众人还等着太子的下文,皇帝陛下不得不打断这让他也有些不忍直视“兄友弟恭”。

“你们兄弟都是好样儿的,以后也要齐心协力,共创我大靖明日之辉煌!”

太子并益王景王几个自然应下。

然后接着上头的话继续说道:“所以自江南一事后,孤亲眼见到那些失地百姓的惨状,便一直想着为百姓做些什么。这一年来,孤和父皇,还有老崔大人反复斟酌,有一计倒是可以一试。”

有人问:“是何办法?”

“均田!”

秦骜解释道:“重新丈量天下土地,按丁分给百姓耕种,朝廷只取四成赋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重新丈量土地?如何丈量?”

“各州县将所有除山林湖泊外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记录在案。”

“那大家手里的私田呢?”

“私田若官府有契约备案,依旧归私人所有,亦是四成赋税。”

“……”

一时之间,御书房里讨论热火朝天。

众人围绕着太子提出来这个建议,刨根问底问了半天。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这事儿好像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但又有那么点关系。

不过和另外一些人嘛……

那关系可就大了去了!

这摆明了针对的就是那些被侵占民田,还有开荒后却没到官府备案的私田。

啧啧啧!

这太子还真是敢想敢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