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头颅CT、MRI检查

头颅CT对颅脑外伤、脑梗死、脑肿瘤、炎症、变性病、先天畸形等都可清晰显示。头颅CT是创伤性颅脑急症诊断中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脑挫裂伤、急性脑内血肿、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颅面骨骨折、颅内金属异物等,而且比其他任何方法都要敏感。CT诊断急性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脑梗死等有很高价值,是急性出血的首选检查。但是急性脑梗死发病6小时内者,CT结果不如MRI结果敏感。

头颅MRI组织分辨率高,对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价值非常大。由于没有后颅窝的亨氏暗区伪影,对颅底病变可以清晰显示。功能性磁共振PWI和DWI,对超早期脑梗死比CT更敏感。头颅MRI不打药就可显示血管,可以作为常规排查颅脑血管疾病的首选。

一、前期准备/操作步骤

1.5T磁共振在体检中的应用

CT头颅检查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疾病,没有时间和空间等的特殊要求,没有金属等的禁忌证。CT存在电离辐射,断层成像存在有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不能做任意方位直接扫描(不像磁共振);单参数成像,软组织分辨率低于磁共振,对空腔脏器的肿瘤显示欠佳;平扫不能很好显示脑灰白质对比,在一些需要精细检查的部位受限,如颅后窝有“亨氏暗区”,影响观察;CTA检查后处理麻烦、耗时,使用对比剂会造成过敏反应,导致肾脏损伤。

磁共振检查需要到磁共振室预约登记,并严格遵守检查要求。

各种手术后体内留置有金属异物或电子装置者严禁做磁共振检查,如装有起搏器、人工心脏瓣膜、金属支架、金属人工听骨装置、人工耳蜗、动脉瘤夹、神经刺激器、电子植入物、人工关节、假肢、过滤器、避孕环、早期妊娠等,检查前请及时告诉医生,以免发生意外。

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患者常有身体发热现象,检查前高热(38℃以上)患者不适宜磁共振检查。怀孕3月内孕妇不适宜磁共振检查。危重症患者不适宜磁共振检查。

检查前日洗头洗澡,生活习惯照常。请勿喷发胶、啫喱等物品,请勿化妆。检查时穿棉质衣服,请勿穿有金属扣子及拉链的衣服。

请勿佩戴饰物(项链、耳环、口红、发卡)及假牙。请去除被检部位磁贴、膏药等。女性患者检查前请去除胸罩;腰椎及骨盆区的检查请告知是否有金属节育环。乳腺检查患者请穿宽松无金属棉质上衣,应该在月经周期的第7~14天之内检查。

下列物品请勿带入核磁检查室:银行卡、各类磁卡、手表、移动电话、能摘下的假牙、硬币、钥匙、助听器、别针、打火机、首饰、头饰、皮带、有金属拉链的衣服等。有更衣间、储物柜便于存放,请勿携带贵重物品。

一般磁共振检查时间在20分钟左右,请按照医生的要求配合检查,保持平静不动。腹部检查时需要憋气,请按医生要求配合。需用造影剂的患者扫描前4小时禁食、禁水。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ICP)检查需提前4小时禁食、禁水。盆腔检查的患者请提前排尿。膀胱检查时需提前憋尿。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IU)患者请提前准备1000mL水,检查前40分钟饮水。

危重患者及行动不便者需有医护人员及家属陪同。陪同者需与患者同等准备。

颅脑常规扫描操作方位包括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常规采用DWI、T1WI、T2WI、T2WI FLAIR等多种序列进行各个方位扫描。

二、主要疾病介绍

(一)老年性脑改变

【临床表现】

一般无特殊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言语障碍等症状。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1)建议平时注意戒烟酒,合理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2)不定期结合临床复查MRI,观察病变的发展非常重要。

【老年性脑改变影像解读】

正常人脑的退行性变化或老化属生理性改变范畴,所有不并发血管性、变性性和感染性等疾病的老年人脑部的变化是一个渐进性过程。主要表现为脑重量减少和脑动脉硬化等。具体表现有:

(1)老年性脑萎缩:脑室弥漫性扩大,脑沟、脑裂和脑池弥漫性扩大。

(2)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又称Virchow-Robin,V-R间隙扩大。

(3)侧脑室周围含水量增多:CT上表现为低密度区,在MRI上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T2*WI、FLAIR高信号。

(4)皮质下白质和基底节区小变性灶:T1WI低信号,PDW和T2WI高信号,注射造影剂后不增强。

(5)锥体外系核团铁质沉积增多:由于铁质的存在,MRI T2WI成像,特别是在T2*WI成像上,这些有铁质沉积的锥体外系核团将显示为低信号(相对于脑皮质等其他灰质而言)。

(二)脑萎缩

图2-4-1 T2WI FLAIR脑皮质、脑髓质萎缩

【脑萎缩影像解读】

按脑萎缩范围的不同分为广泛性和局限性两类。前者包括脑皮质、脑髓质及全脑萎缩,后者包括局部、一侧大脑半球或小脑、脑干萎缩[10]。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脑池、脑沟与脑室可比正常成人大,属生理性改变(老年性脑萎缩或老年性脑改变)。CT、MRI平扫可显示以下几种情况(图2-4-1):

(1)脑皮质萎缩:仅脑表面脑沟增大(>5mm),蛛网膜下腔间隙增宽及脑池扩大。

(2)脑髓质萎缩:仅脑室扩大(第三脑室横径>5mm),脑沟、脑池大小正常。

(3)全脑萎缩:则脑室、脑沟、脑池均扩大。

(4)局限性脑萎缩:脑室局部扩大或局部脑沟、脑池扩大。

(5)一侧大脑半球萎缩:一侧脑室、脑池扩大,中线结构向病侧移位。

(6)脑干、小脑变性萎缩:表现为基底池明显扩大、Ⅳ室扩大,小脑半球,蚓部脑沟增宽(小脑半球脑沟两条以上,蚓部脑沟四条以上),且脑沟宽度>2mm,枕大池扩大。

【临床表现】

分为大脑机能衰退和认知功能减退两大类,主要与脑萎缩发生的部位及程度有关。弥漫性大脑皮层萎缩以痴呆、智能减退、记忆障碍、性格改变、行为障碍为主。有的伴有偏瘫和癫痫发作。局灶性脑萎缩以性格行为改变为主;小脑萎缩以语言障碍、肢体共济失调和意向性震颤为主。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1)积极防治那些影响血管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轻则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营养结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重则药物加以控制,当然用药应当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定期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延缓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三)脑梗死

图2-4-2 右侧侧脑室旁病灶T2WI、T2WI FLAIR、DWI高信号

【脑梗死影像解读】

脑梗死是急性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病理上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和腔隙性脑梗死。病理学分型不同,其CT、MRI表现也不同。

(1)缺血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梗死主要表现为闭塞血管供应区内低密度病变,增强扫描可出现脑回状强化,脑梗死发生的部位,病变的形态及病变内密度的高低是判定其病理学分型的主要依据。

(2)出血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是在缺血性脑梗死基础上同时发生梗死区内的出血,因此,其主要CT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区内出现斑点状或斑片状高密度灶。观察CT平扫的这种混杂密度改变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3)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为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梗死,表现为基底节区,丘脑及脑干等部位斑点状低密度灶,直径一般<1cm,应强调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密度的高低,以便与正常脑血管腔隙,脑软化等相鉴别,应着重观察脑干及丘脑区有无受累(图2-4-2)。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在在临床中经常看到“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但是“腔隙性脑梗死”名词已逐渐被“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代。

脑梗死MRI表现

(1)缺血核心区:DWl(b=1000)和ADC参数图上分别表现为高信号区和低信号区;

(2)责任血管评估:重点关注责任病灶供血血管有无闭塞、狭窄。

(3)血脑屏障评估:DWI(b=0)或T2WI责任病灶区出现异常高信号影。

(4)缺血半暗带:CBF参数图异常区域(CBF或MTT参数图)大于DWI(b=1000)和ADC参数图中异常区域时称之为错配阳性,大于的这部分异常区域为缺血半暗带。

【临床表现】

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

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1)对所有有此危险因素的脑梗死患者及家属均应向其普及健康生活饮食方式,对改善疾病预后和预防再发具有重要意义。

(2)戒烟限酒,调整不良生活饮食方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药物治疗。

(四)脑出血

图2-4-3 脑出血

【脑出血影像解读】

此处的脑出血主要是指高血压性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出血等,非外伤性出血。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壮年以脑血管畸形多见,中年以上动脉瘤破裂出血多见,而老年人则以高血压性脑出血多见。依不同的疾病,出血可发生于脑实质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也可同时累及上述部位(图2-4-3)。

(1)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典型易受累的脑小动脉包括外侧豆纹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基底动脉穿支和供应小脑半球、齿状核的动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吸收期及囊变期。CT平扫急性期的表现是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团状高密度灶,CT值60~90HU,血肿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带围绕,并产生占位效应。如血肿破入邻近脑室内,则脑室内出现高密度血液,与低密度脑脊液形成的液-液平面,甚至脑室呈高密度铸型。出血吸收期血肿边缘密度减低,边缘变模糊,高密度血肿呈向心性缩小,而周围低密度带增宽,出血后第3天至6个月增强扫描可于病灶边缘出现环行强化,囊变期原血肿变为脑脊液密度的囊腔即软化灶。

(2)动脉瘤破裂出血:

动脉瘤破裂后在附近脑实质内形成血肿,可破入脑室内形成脑室内出血,也是颅内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3)脑血管畸形出血:

脑血管畸形出血常见于动静脉畸形出血和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动静脉畸形所导致出血常呈不规则团块状不均匀高密度影,位置较表浅,血肿附近有时可见到钙斑,小的软化灶或呈混杂密度的畸形血管病变区,血肿周围有脑水肿和占位表现。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呈类圆形高密度灶,瘤体体积较未出血时增大,有占位表现。

脑出血MRI表现复杂

(1)超急性期:红细胞内氧合血红蛋白阶段,氧合血红蛋白抗磁性,血肿对核磁的影响主要为血肿里面含水比较多,所以出现T1低,T2高信号(类比普通水肿较好)。

(2)急性期:两点决定信号,首先脱氧血红蛋白顺磁,影响了T2,T2较前黑下去了,其次因脱氧血红蛋白结构所限,对T1还没发挥作用,依旧是黑的,双黑。

(3)亚急性早期:正铁血红蛋白依旧顺磁,T2依旧是黑的,T1却因被正铁血红蛋白(因和脱氧比铁原子位置变了)转正而变白。

(4)亚急性晚期:细胞膜破了,T2顺磁作用的影响就没有了,这个阶段,血肿里面水分增加,T2也变亮。

(5)慢性期:含铁血黄素不溶于水,且超顺磁性,这两点决定它在T1和T2都是黑的。

【临床表现】

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核、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少数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如果高血压病史明确,CT表现典型,则不必要行MRI检查。MRI信号改变是判断出血时间的主要依据。

(五)脱髓鞘变性

图2-4-4 T2WI FLAIR侧脑室旁、侧脑室前后角高信号病灶

【脱髓鞘变性影像解读】

MRI主要表现为分布大脑白质不同部位的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部分病灶弥漫、对称,不强化(图2-4-4)。

【临床表现】

脑白质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典型反应是脱髓鞘变化,它可以产生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中毒、退行性变、外伤、梗死等继发性表现。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1)脱髓鞘指的是一种直观的影像学征象,即显示脑组织、脊髓白质、视神经有或没有占位性病灶,只是一种征象,脱髓鞘病变均需行MRI检查。

(2)MRI能通过增强MRI、DWI、MRS检查区分脱髓鞘病变是急性还是慢性,紧密的结合临床病史,进而推断病情发展,根据随访进而判断预后。

(3)一定要依靠神经内科医生,根据各方面信息仔细辨析变性性质,尽量在病因层面对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神经影像学医生不能直接决定临床,但可提供参考。

(六)脑小血管病

【临床表现】

(1)卒中症状:脑小血管病(CSVD)的急性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包括纯运动性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及构音困难手笨拙综合征等。但腔隙综合征并非与病损类型及部位一致,也不能提示发病机制,需要与其他病因导致的梗死相鉴别。

CSVD导致者易伴随多发腔隙和较重的WML,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者多为单个较大病灶且不伴明显的WML。与大的脑梗死及皮质脑梗死相比,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LI)的神经功能缺损相对较轻,预后较好。

(2)认知和情感表现:CSVD患者表现有慢性或隐匿进展的认知、人格、情感及行为障碍。CSVD是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主要原因,不仅导致未达痴呆严重程度的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aMCI),也可占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36%~67%。注意执行功能障碍是其主要的认知损害特征,符合典型的皮质下损害表现,而记忆功能受累相对较轻且再认功能相对保留。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1)CSVD主要依靠神经影像学来进行诊断,突出表现为腔隙状态、脑白质病变或者脑微出血。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可以没有症状。60%隐匿起病,80%呈进展病程。

(2)CSVD可以引起认知功能下降,CSVD造成的皮质下型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s-VCI),是最常见且具同质性的VCI。认知功能损害以执行和注意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记忆功能相对完整。近年来一些研究认为CSVD也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的原因之一。

(3)除认知受损外,还表现上运动神经元受累、步态不稳或跌倒、吞咽和尿失禁、假性球麻痹及帕金森病样等症状,易伴发抑郁等情感障碍。

(4)CSVD急性发作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或者脑实质出血。同时,CSVD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增加,脑出血血肿容易扩大。

【脑小血管病影像解读】

脑小血管病是引发痴呆的第二常见病因,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CSVD与AD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且均可导致认知障碍和痴呆,临床上难以鉴别血管性认知障碍与AD。

CSVD习惯上多指脑的小动脉(arteriole)或穿支动脉病变导致的临床上和影像学上的异常表现。CTVR图像显示延长扩张血管的走行和长度。

MRI表现为近期皮质下小梗死、假定血管源性的腔隙灶、假定血管源性的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PVS)、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脑萎缩。

(七)动脉瘤

图2-4-5 MRA左侧前交通动脉起始段瘤样凸起

【动脉瘤影像解读】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扩张,发病率较高。动脉瘤在MRI呈边界清楚的高信号,与动脉相连(图2-4-5)。瘤腔多位于动脉瘤的中央,呈低信号。血栓形成后,动脉瘤呈不同信号强度。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出血、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动脉瘤破裂时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包括瘤体大小、部位、形状、年龄等。瘤体大小是最主要因素,基底动脉末端动脉瘤最易出血,高血压、吸烟、饮酒增加破裂危险性。

(八)多发性硬化

图2-4-6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影像解读】

CT表现:侧脑室周围、皮质下边界不清楚、散在多发、大小不一的低密度斑,急性期低密度斑均有强化,大部分呈均匀强化,少数可为环形强化(图2-4-6)。静止期和经激素治疗后,低密度病变仍可显示但无强化。

MRI诊断标准:

(1)空间多发性:脑室周围、幕下、脊髓、视神经、皮质/近皮质部位病灶,上述5个中枢神经系统部位中至少2个部位受累。

(2)时间多发性:与基线MRI相比,出现至少一个新的T2或钆强化病灶,或在任一时间点出现钆强化和不强化病灶。

结合临床表现,增强扫描病灶有强化,则为急性期(新鲜病灶);若病灶无强化,则为稳定期(陈旧病灶),若同一患者新旧不一的病灶同时存在,则诊断基本明确。

【临床表现】

多发性硬化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与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作用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根据病程分为复发缓解型和进展型;临床特征为发作性视神经、脊髓和脑部的局灶性障碍,这些神经障碍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复发。

临床表现:

(1)多见于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为多。

(2)起病急性或亚急性,可有感觉或运动障碍、癫痫等表现,反复发作。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及缓解期复发,晚期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

(九)脑膜瘤

图2-4-7 右侧桥小脑角病灶T1WI等信号,T2WI FLAIR略高信号,DWI略高信号

【脑膜瘤影像解读】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脑膜瘤。组织学分类:WHO将脑膜瘤分为脑膜皮瘤型(内皮瘤型、合体细胞型、蛛网膜皮瘤型)、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过渡型(混合型)、砂样瘤型、血管瘤型、血管母细胞型、血管外皮细胞型、乳头状型、间变型(恶性脑膜瘤)。

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半球凸面、大脑镰、蝶骨嵴;其次嗅沟、鞍结节、中颅窝、天幕及岩骨背侧桥小脑角区;少见部位有三叉神经节、松果体区、侧脑室三角区和三、四脑室。

CT表现:略高或等密度的圆形或卵圆形病灶,与颅骨内板或硬膜广基底相连,有占位表现,肿瘤局部有白质塌陷征象(白质受压变平,与颅骨内板之间距离增大),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一强化,边界清晰锐利,即可诊断为脑膜瘤;若邻近颅骨内板有骨质增生或破坏则诊断更加明确。

MRI表现:颅内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病灶,在T1WI和T2WI上呈等信号,与颅骨内板或硬膜广基底相连,有占位表现,肿瘤局部有白质塌陷征象,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均一强化,边界清晰锐利,可见脑膜尾征(肿瘤附着处及周边硬膜呈线样强化),即可诊断为脑膜瘤(图2-4-7)。

鉴别诊断:脑膜瘤作为最常见的脑外肿瘤,需要与脑内肿瘤鉴别。

下列征象提示脑外肿瘤:

(1)肿块与颅骨内板或硬膜广基底相连;

(2)局部有白质塌陷征象;

(3)局部颅骨骨质改变;

(4)邻近的蛛网膜下腔增宽。

【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位置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人,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其在高龄患者。在CT检查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许多患者仅有轻微头痛,甚至经CT扫描偶然发现为脑膜瘤。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成年人较常见,手术切除脑膜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不断提高,使大多数患者得以治愈。

(十)脑胶质瘤

【临床表现】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按其细胞类型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等。各种肿瘤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头晕、头痛、呕吐、视物不清、癫痫等。

(1)星形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胶质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中青年;根据肿瘤的组织学表现,将肿瘤的恶性程度分为I~IV级:Ⅰ级、Ⅱ级属良性肿瘤,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胶质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

(2)少突胶质细胞瘤约占胶质瘤的5%~10%。多见于成人,高发年龄在30~50岁,以额叶最多见,其次位于顶叶和颞叶。少突胶质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瘤内钙化较其他肿瘤多见。

(3)室管膜瘤约占胶质瘤的16%,多见于小儿及青年,多数位于四脑室内,其次为侧脑室三角区。室管膜瘤是起源于脑室内或脊髓中央管内的室管膜上皮或脑室周围室管膜巢的肿瘤,肿瘤可突入脑室内或向脑室外跨越脑室和脑实质生长,常伴发梗阻性脑积水。

(4)髓母细胞瘤约占胶质瘤的4%~8%,是儿童最常见的后颅窝肿瘤,其恶性程度高,主要发生在小脑蚓部,容易沿脑脊液种植转移。本病对放疗敏感。

【专家健康指导建议】

(1)目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

(2)具体的治疗,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功能状态、对治疗的预期结果以及肿瘤所处的脑区部位、恶性程度级别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判断,从而制订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脑胶质瘤影像解读】

(1)脑内出现一圆形、类圆形的病灶,无明显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星形细胞瘤(I级)。

(2)脑内低、等或混合密度病灶,T1WI呈低、等或混合信号病灶,T2WI呈高或混杂信号,边界不清,有瘤周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呈环状强化,有壁结节,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星形细胞瘤(II-IV级)。

(3)脑内T1WI呈低、等或混合密度或信号病灶,T2WI呈高或混杂信号,边界不清,有明显瘤周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斑状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星形细胞瘤(Ⅳ级)。

(4)额叶或其他脑叶异常密度或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有T1WI、T2WI均呈低信号的条带状钙化,肿瘤周围无水肿或仅有轻度的水肿,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或仅有轻度的强化,结合临床病史可考虑少突胶质细胞瘤。

(5)四脑室内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侧脑室和三脑室扩张积水,结合临床病史首先考虑室管膜瘤。若增强扫描环绕侧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提示肿瘤发生了室管膜下转移。

(6)儿童后颅窝中线部位类圆形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有脑水肿,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侧脑室和三脑室扩张积水,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髓母细胞瘤。若增强扫描环绕侧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提示肿瘤发生了室管膜下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