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令尹屈建(下)

关于屈建的伐吴之战以及弭兵会盟中的那些故事,前面已经讲了。

这里,我们只讲讲他的另外一个故事,一个对楚国历史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故事。

我们在讲楚庄王时,讲到了楚庄王最信任的大臣伍参。伍参有一个儿子叫伍举。伍举攀上了高枝,娶了王子牟的女儿为妻。

王子牟是谁?

没见什么史料记载他是哪位大佬,只知道当时担任申之尹,即申公。

既然称王子,应该是楚穆王或者楚庄王之子。伍参之所以得到楚庄王的信任,极有可能伍参与楚庄王年龄差不多,共同语言当然多了些,或者应该是同代人。

那他的儿子伍举则可能是与楚共王同时代的人,所以这里推测王子牟的女儿既然能嫁给伍举,那极有可能王子牟是楚穆王的其中一个儿子,即楚庄王的兄弟,楚康王的叔叔。

由于楚康王的强力反腐,尤其是杀了令尹兼王叔熊追舒,令全国震动。

当时,王子牟在担任申公。王子牟对照了一下有关规定,觉得自己也已经是严重违纪违法,已然是砍头的罪了,便逃离了楚国。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牵连的人不少。

伍举作为王子牟的女婿,当然也是逃脱不了干系。而且,当时传言纷纷,说正是伍举第一时间向老丈人通风报信,所以王子牟才得以出逃。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伍举也出逃了,方向便是晋国。

但伍举在出逃中遇到了一位老熟人,蔡国上卿声子。

声子问他为何要逃,伍举说自己深爱楚国,但由于受到牵连,不得不逃。

声子劝住了伍举,告诉他不急于逃到晋国或吴国,先在郑国等等。

声子专程去找了屈建,跟屈建讲了一番大道理。

声子的口才当然是一流的。史料记载,声子对屈建道:

“令尹大人,你知道咱们楚国其实人材济济,但为什么晋国总体上要比我们楚国更强大一点呢?”

屈建对此问题很感兴趣,他便问道:“请大夫赐教。”

“楚虽有材,晋实用之。”声子道。

这句话很有名,后来被记于《史记》。

声子解释道:“晋国对于来自楚国的人材,提出的政策一是做到赏赐得当,二是做到处罚不滥。

尤其是处罚不滥这一条,晋国人严格执行。据说,他们宁可有时赏赐不到位,也就是说宁可赏赐给无功的人,但谨慎对待有过的人。

绝对不会滥用刑罚,更不会乱杀无辜,绝不允许出现好人被冤枉的事!

如果好人总是被冤枉,从而逼得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家,那这个国家的人材只会被别国所用。楚国要注意这个情况。”

声子继续说道:“不瞒令尹,现在楚国正面临了这个问题!

不少贤臣良将,都因为刑罚过严而逃到了他国。他们中有不少人,其实是很热爱楚国的,迫于无奈,只好避祸他国。所到之处,纷纷受到重用。

想当年,子仪叛乱,牵连到了析公。析公逃亡到了晋国后,被晋国重用。后来,晋楚绕角之战中,析公献上了夜袭之计,导致楚军大败。

雍子逃亡到晋国,受到重用。后来在彭城之战时,他建议晋军做出决一死战的架势,让楚军因此而放弃彭城,结果彭城被晋军拿下。

屈臣逃到晋国,受到重用,东联吴国,成了楚国最大的麻烦。他的儿子狐庸更是做了吴国之相,屡次侵犯楚国,楚国不堪其扰啊。

斗贲皇逃到了晋国,同样受到重用,在鄢陵之战中,正是他出的主意,令先王败退。

这些案例太多太多了。这些本是楚国良材,却被晋国所用,而且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令尹难道便没想过吗?

楚国这些年遭受到的挫折,并不是被晋国人吴国人害的,而是被楚国人自己害的。

他们之所以为害楚国,就是因为楚国先要害他们啊。

现在伍举就逃到了郑国。据说,他天天引领以望,盼望着平安回国,为大王效力。

我担心,用不多久,他就可能逃亡去了晋国或吴国。”

成语“楚材晋用”“引领以望”,均由这位声子先生发明。

屈建沉默了,他已经知道声子的意思了。

楚材晋用,楚材吴用,这确实是这些年楚国屡屡遭挫的重要原因之一!

屈建立即求见楚康王,将声子与他的对话情况,原原本本向楚康王作了汇报。

楚康王听后非常感慨,他对屈建道:“令尹,这确实是楚国之患,以前的事,不谷就当个教训吧。

请令尹立即查探,是否有愿意回归楚国的外逃大夫,看看他们到底是否犯事,所犯之罪轻重等情况。

如果确实是被冤枉的,那便不但官复原职,还要多加安抚。

如果所犯之事轻微,训诫一番即可,官复原职。严重一点的,降级、调职使用或罚薪处理即可。”

政策既定,屈建马上实施,而第一个受惠的,正是伍举。

当时,伍举已经逃到了郑国,屈建亲自跑到伍举家,派伍举的儿子伍奢去将伍举接回来:

“你告诉你爹,大王认为他是无辜的,所以不但不会追究他的责任,还要重用你爹。

哦,对了,小子,不把你爹接回来,你也别回来了,本令尹抄了你全家。”

就这样,伍举回到了楚国。

伍举的儿子叫伍奢,伍奢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伍尚,一个叫伍员。伍员,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

伍举被追了回来,可惜的是,后来他的儿子伍奢与长孙伍尚却被陷害致死,次孙伍员伍子胥被迫逃亡吴国。

正是担心楚材吴用,当时楚国举全国之力追杀伍子胥,才有了伍子胥难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的经典故事。

吴子胥后来逃到了吴国,成了楚材吴用的典范。

正是这个伍子胥,为泄一己之愤,引吴军犯楚,致使郢都被破,楚民遭戮,江山被毁,将自己的祖国给害惨了。

但不管如何,屈建在努力阻止楚材晋用上还是作了些努力的。

作为令尹,屈建在执行楚康王的改革中,更是尽心尽力,使楚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算是楚国有作为的令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