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晋楚邲地之战(4)

去了晋国的使者见到了荀林父,先是哭了一场,然后对荀林父道:“元帅,寡君说郑国有罪,但寡君也是在无奈之下,被迫与楚国签订的和约。

此次寡君偷偷派我来晋营,就是要告诉荀元帅,楚军其实没什么花头了,连我们郑军都能够抵挡住楚王亲率的楚军围攻达三个多月。

三个多月了,楚军已成疲惫之师,将士思乡心切,士气低落,此时如果元帅发动雷霆一击,楚军必败。”

郑国使者的一席话,让晋军的主战派活跃起来。先縠等人跃跃欲试,但荀林父非常谨慎,他还没作最后的决断。

主战派代表中军佐先縠已经按捺不住了,看着荀林父,心里一直骂着:老子就先打头阵,立个大功回来,跟着你荀林父八成是没肉吃的。

就这样,先縠转身出了营帐,他去干什么?

他带着自己的部队出兵了,根本不顾荀林父会有什么新的号令,率本部人马先行渡过黄河。

郑襄公冷冷地看着大战前山雨欲来的晋楚两军,他要作一个决定:帮助前些天还将自己往死里打的楚军。

郑襄公恨透了晋国,作为盟主,却给郑国来个大忽悠,害得郑国三个多月死守,差点亡国。

但令郑襄公没想到的是,楚庄王婉拒了郑国作为楚军盟军的好意。

楚庄王对郑国人说,你们已经身陷战争三个多月了,国内还有大量的事务要处理,打晋国佬的事,你们就在旁边看着吧。

在楚庄王的策略中,兵力不是越多越好。想当年城濮之战,就是因为以陈、蔡为主力的左军被晋军击溃,导致楚军战败。

清一色的楚军,更有战斗力,更能贯彻主帅的战术意图。所以,他不想有杂牌军。

郑襄公那个激动啊,早知道楚王是如此通情达理,三个月前楚军来打时便立即投降了。

在郑襄公的激动中,一场春秋大战悄悄拉开了序幕。

先暖场的,是所谓的先礼后兵那一套。

礼,是春秋最重要的东西,放到战场上也是如此。一心想要融入中原的楚庄王,对周礼的研究那已经是导师级的水平了。

在与晋决战之前,他要将这个礼进行到底。

他派出了特使去晋营,虽然要对磕了,但道理还是要说明的。

楚庄王的特使对荀林父道:”我们大王说了他自己不大会讲话,所以派我来转达他的意思。

我们之所以在这里,那是因为郑国,而不是你们晋国。

所以我们之间应该没什么直接利益冲突的,我们大王的意思是大家各自回家吧,不要打起来了。“

然后,楚王特使就告退了。

晋营还在讨论楚王的意思时,中军佐先縠却悄悄追上楚国特使,拔出剑来指着楚国特使骂道:

“你们楚国什么东西,居然敢与我们晋国争夺郑国?!现在我们晋国三军在此,你们倒怕了想逃了不成?

回去告诉你们那个假王,要逃的话趁早,不然的话,就让他命丧此地!”

楚国特使被骂了个狗血喷头,急忙上车赶路。刚到营门口,又遇上晋国大夫赵家兄弟也指着他一顿大骂。

意思也差不多,反正就是你楚王不要派人来了。这次放过你,但如果再有下次来,就直接斩杀了。

好家伙,这先縠与赵家兄弟关系果然密切,他们就一个劲地将荀林父的好事给搅黄了:你想要求和,哪有这么便宜?

楚国将士们听说特使受到此等污辱,愤怒了。

其中有一辆战车上的哥仨,本就是血性之士,车御许伯,车右摄叔,车左乐伯,同袍战友,情同手足,性相近,习也近。

楚庄王的特使正好是他们同一个县邑的老乡,平时关系也好,听说在晋营受了辱,顿时就跳了起来。

走,去晋营,骂回来!

哥仨决定了,他们直接将战车开出楚营,向晋营驶去。

他们要去做什么,送死吗?不,这哥仨是要去扬楚军之威,他们是去挑战的。

既然咱大王表示求和你们不答应,那便来战!

三人就这样冲到了晋营。

所谓的挑战,就是对着晋营一阵大叫大嚷。

如果拿欧洲古战场上的那些扬士气的套路,除了大声吼叫外,还有竖中指的,也有亮屁股的,反正就一个目的:将敌人激怒,引敌人来战。

用当时的战争礼义来讲,这也叫致师。

晋军来战了么?

来了。不过,来的是一个愣头青,那是先縠的部将鲍癸。

所谓战场上的愣头青,往往都是脾气极大本事也大、容易冲动也容易犯纪的那种人,他们很在乎的,就是自己是否在敌人面前表现出强大的勇气。

于是,鲍癸带着自己的部队就冲出了军营,左右各三乘战车,分头包抄乐伯他们这一乘战车。

不把这几个楚国佬抓了祭旗,老子把鲍姓倒过来写。鲍癸恨得牙痒痒的。

乐伯哥仨一看,啊?还真把敌人给骂出来了啊,人数是自己的六倍,那怎么玩啊,赶快跑吧。

许伯驾车技术一流,调转车头,夺路而逃。

乐伯却乐了:老许,你尽管驾你的车,我来干掉他们。他张弓搭箭,也不作瞄准,直接一箭过去,就射中了一个晋兵,再一箭,又射倒了一匹马。

别看晋军追兵有六乘战车,但对面楚将如此高超的箭术,倒真吓了晋人一大跳。

乐伯乐开了怀,来来来,让你们尝尝大楚神箭手的厉害。

乐伯的射术确实高明,他左射人右射马,箭无虚发,将追兵给杀得人仰马翻。

但这毕竟是六比一的力量对比,你乐伯再牛,也是闯入晋军营地且被数倍于己敌人追赶的人。当乐伯再掏箭欲射时,发现这是最后一支箭了。

敌人很快将追上,就算不当场战死也被抓俘后砍头,哥仨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正在此时,这一路追赶喧闹却惊了一头不知在哪里休息着的麋鹿来。

乐伯情急之中生出妙计来,他一箭射死了麋鹿。

然后,让许伯将战车停下,自己则跳下车,扛起那头麋鹿,迎着鲍癸前去。

鲍癸吓了一跳,心道这个楚国佬想干什么?

只见乐伯满脸堆笑道:“兄弟,这头麋鹿是兄弟刚才射杀的。刚才我们前来问候你们,本应带礼物来的,但一直没找到好的猎物,直到现在才找到这头肥麋。

现在献给晋军兄弟,兄弟们带回去下酒吧,我们就告辞了。”

鲍癸根本不知乐伯他们已经没有箭了,见这小子箭无虚发,自己手下兄弟已经多人死伤,本已在发怵,只是碍着脸面才勉强继续追来。

现在见人家献麋鹿给自己,这正好是一个台阶。此时不下,说不定等会这小子的箭专朝自己身上招呼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鲍癸拱拱手,说:“楚军兄弟辛苦了,那我就不客气收下了,你们一路走好。”

按周礼,战场上若有人弃马弃甲弃戟向敌人献上礼物,那表示服输了,敌人也不能再赶尽杀绝。

作为中原的晋国将军,鲍癸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作为被视为南蛮的楚国将军,乐伯也懂这个道理,并借此脱险,说明楚庄王的融入中原不是嘴巴上说说的,在楚国推行周礼已经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