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长路线与做事逻辑

很多做运营的同学问我:“怎么才能把运营工作做好呢?”我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性格的同学提供了一些建议,说得多了,发现做好运营工作其实有很大的共性。正所谓“三思而后行”,一个好的执行是由一个正确的思路决定的,思路决定行为,我们在运营工作中,要有以下几种正确的思路。

1.运营成长路线

一些做运营的人经常问我,运营的待遇怎么样,听说很多都月薪过万,我怎么才能做到,或者为什么我做了好几年运营,感觉还是老样子,没有成长。这就是很多运营不清楚运营的进阶路线,才会产生的疑惑。

就好比一个人的人生阶段,我们都知道婴儿刚出生是哺乳期,三四岁了要上幼儿园,二三十岁要工作赚钱养家,四五十岁要知天命,再往上就要颐养天年了。这是一个人生命的正常轨迹。运营的成长也是如此,一个厉害的运营成长时间是3~5年,也是分几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哺乳期,即刚刚进入运营门槛,连最基本的术语都不懂的小白运营。这个阶段,运营的任务就是精通一个板块。比如做数据分析的,要精通数据分析这个板块。这个阶段在半年至一年左右,不要说三个月就完全通透了,那只是井底之蛙的一种见解。

知识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有深度,我有个同事,专门做素材优化的,就单单一个Banner图的优化工作,做了两年多,对于这项工作,已经可以用“造诣”这个词来形容了,他做出的Banner图,数据指标随随便便秒杀掉普通运营,这就是积累形成的认知。

当用一年时间精通某个板块时,就可以申请去做其他板块了,这就开启了运营的第二个阶段——成长期。运营工作是根据板块来的,数据、活动、用户、自媒体等。运营的前两三年就是扎好马步,练基本功的阶段。要疯狂地吸收各种知识,因为运营是一个很杂乱的工作,事无巨细,要统统吸收进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灵活运用,不至于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

我在做游戏运营的时候,第一份运营工作也是按照这种思路,把如何分析数据、优化产品全都精通后,开始扩大知识面,接触了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两年时间左右,在运营的基础工作上,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在基础工作这块我已经成为专家级的了。”那时,无论游戏内出现了什么问题,Bug、流失、付费减少等,我都可以轻松地想出解决方案,靠的就是那两年的积累。

当基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迎接你的是什么呢?就是很多运营梦寐以求的升职加薪。这就到了运营的第三个阶段——进阶期。通过前两三年的积累、领导的认可,基本上就可以升职为主管甚至经理了。

2.做事的逻辑

程咬金靠三板斧打遍天下,那运营靠什么打遍天下呢?那就是做事的逻辑。这是我人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技能,这里介绍给大家。做事的逻辑就是:目的、目标、策略、计划、执行、总结和优化。

这个逻辑就好比乘法口诀,是做事的根本,任何事情,小到一个活动,大到一个方案都可以运用此逻辑。做事前要先清楚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然后确定目标,即预期的完成量是多少。确定好这些后就可以想策略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那个目标。一旦确认好策略就开始制定计划,进行工作的分工。

前面思考的成分偏多,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很多公司却忽略了这一点,结果没有有效产出。不知道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还没磨好就开搞了,结果事倍功半。

执行是最耗时的,也是能看到苦劳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自嘲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指的就是在执行阶段很拼命的人。执行完后,又开始进入了思考的分析阶段,总结和优化都是运营的工作。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运营的工作就是一个曲线,先思考后做,做完后再思考,确定优化方向后,继续循环上面那个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