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伏尼契,本名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后来曾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
伏尼契还曾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还结识了普列汉诺夫、札苏里奇,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
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出版。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对牛虻有过高度评价。
伏尼契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奥利芙·雷瑟姆》、《中断了的友谊》。
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1960年7月27日在纽约寓所去世。
内容提要
小说主人公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表现的。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宗教信仰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在亚瑟同神甫蒙太尼里的关系上。
本书叙述的故事跌宕起伏又合情合理,亚瑟从天真的革命志士成长为坚强的革命党人,他性格与信念的蜕变,反差巨大而自然贴切,毫无生涩做作之感。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作品在描述亚瑟与琼玛的恋情,亚瑟与蒙太尼里的父子亲情时所表达的人物内心世界是如此的震撼人心。
写作背景
本书所述的是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意大利革命志士的斗争活动史。
意大利自1796年拿破仑侵入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又被分割为许多小国。这些小国中的三个公国的统治者都和奥地利皇室有着亲戚关系,天主教教会又是奥地利帝国的公开的同盟者。因此,奥地利帝国几乎变成了整个意大利的主人。
最初反对外来侵略者和反对专制独裁的,还是在拿破仑占领时期就建立的名叫“烧炭党”的秘密革命团体。可是他们两次的革命起义都被奥地利人残暴地镇压了下去。烧炭党人玛志尼于1830年被放逐到法国马赛后,重建了一个秘密团体——青年意大利党。
1889年,伏尼契开始创作一部反映意大利人民革命的小说,为此她曾前往意大利,到档案馆和图书馆搜集历史材料。八年以后她的小说在伦敦出版,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牛虻》。
思想内涵
本书描写的是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作品通过对牛虻一生的身世和遭遇,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青年革命家的形象。他在黑暗、污浊、欺骗、虚伪的现实教育下,背叛了他所笃信的上帝和阶级,投向革命,卷入了火热的斗争,锻炼成了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战斗的革命者。他的光辉形象,使很多革命青年受到巨大鼓舞。本书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拥有广泛的读者。
阅读要点
1.前后对比的写法
本书的写作思路主要是根据亚瑟身世的“谎言”被揭开前后的对比展开,这一手法突出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变化方面。
在人物形象描写方面,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故事主人公亚瑟。同时,他曾经对蒙太尼里的崇拜和爱慕转变为常人都无法理解的仇恨,而他在文章中抨击教会的时候,最大的攻击目标就是蒙太尼里神父。
2.两条平行的线索
作者在小说中为牛虻的情感生活安排了两条平行的情感线索,他们都是牛虻生命中深爱着两个人,那就是琼玛和蒙太尼里。
牛虻对于他此生最爱的蒙太尼里,虽然他开始表现出对蒙太尼里无比的仇恨,但是他最渴望的还是希望能够宽恕这一切,只要蒙太尼里愿意放弃教会,放弃信仰的上帝。但是,蒙太尼里作为一个以上帝为精神支柱的人,在儿子与上帝两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甘愿亲手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上了“断头台”。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即便是亲情,也一样无法战胜。
3.对革命者的赞扬
本书的主人公牛虻是一个为了革命而献身的英雄,他有着坚韧的毅力和常人无法比拟的胆识。作者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的形象。
人物介绍
亚瑟
他曾经是一个美丽的男孩,他被最信赖的神父欺骗过,被最爱的人伤害过,他沦落到拖着残废的身躯在甘蔗园卖苦力,甚至当过杂耍戏团的小丑。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他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
蒙太尼里神父
他是伟大的红衣主教,他选择上帝是理所当然的,他注定可以接受所有人的忏悔,而他能做的,也仅仅是接受忏悔而已。上帝并不能为人们做什么,上帝救不了蒙太尼里,更救不了亚瑟。蒙太尼里被上帝所迷惑,他的心里只有那个空洞的上帝。
最后他目睹了儿子亚瑟的死亡,他的灵魂得不到安息,他很快也随儿子而去。
琼玛
亚瑟从小便对她心生爱慕,只可惜亚瑟由于无意中泄露了组织秘密,被视为叛徒。琼玛的一记耳光打碎了亚瑟的心,他的爱情也从此暗淡下来。
绮达
她是一个美丽的吉卜赛女郎。她在对牛虻的疯狂爱情里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但牛虻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她只是他在某些场合,某些需要时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