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肩及上肢常见病

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的关节囊及其周围组织所发生的一种广泛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以及这些组织的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以软组织广泛性粘连等病理变化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大多有慢性劳伤史或肩部受伤史,发病缓慢。肩部疼痛持续加重,可向颈、肩胛、前臂及手部放射,夜间尤甚。肩部功能受限,肩关节主动、被动、上举、后伸、外展、外旋活动均受限。晚期肩关节呈僵硬状态,并见肩部肌肉萎缩,尤以三角肌最明显。

中医认为,人到中年,肾气渐衰,脏腑气血不足,营卫虚弱,血不荣筋,关节失于营养,筋骨衰退,经络空虚;或因汗出当风,夜卧露肩受凉,风寒湿邪乘虚侵袭肩部,寒凝筋膜;或劳累闪挫,经脉闭阻,气血不畅,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筋肉挛缩拘急失用。

一、辨证论治

1.肝肾不足

(1)主症 起病渐加重,肩关节筋骨软弱,活动不利,肌肉萎缩,喜揉喜按,或见四肢麻木、手足拘挛、头晕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2)处方 熟地黄、白芍、山茱萸、云苓各15克,川续断20克,当归、牛膝、杜仲、五加皮、青皮各10克。气滞血瘀、疼痛明显者,加乳香、没药、土鳖虫各6克,延胡索15克;阴虚者,加枸杞子15克,熟地黄增至30克;阳虚者,加肉桂、制附子(先煎)、巴戟天各10克;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30克;脾虚者,加淮山药、白术各15克;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各6克;风湿者,加威灵仙15克、独活6克。

(3)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2.气虚血弱

(1)主症 肩部酸困疼痛,遇劳或天气变化、夜间寒冷时疼痛加重,肩重不举,不能自己梳洗,神疲懒言,四肢无力,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嫩,脉细弱。

(2)处方 黄芪、熟地黄、党参各15克,当归、川芎、白芍、白术、香附、云苓各10克,贝母、牡丹皮各6克,柴胡、桔梗各9克,甘草3克;或用黄芪15克,白芍、桂枝、香附、五加皮、阿胶(烊化)、海桐皮、威灵仙各10克,甘草6克,蔓荆子9克,生姜3片,大枣10枚。

(3)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3.血虚寒凝

(1)主症 肩关节疼痛、以夜间为甚,抬举受限,活动障碍,伴头晕眼花、心悸寐差、口干不欲饮、四肢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舌质淡红、边有瘀点,脉细涩。

(2)处方 当归15克,白芍20克,桂枝9克,细辛3克(后下),黄芪30克,桑枝、羌活、白芥子、木瓜各10克,土鳖虫8克,甘草6克。

(3)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4.风盛型

(1)主症 痛处不显、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2)处方 防风、当归、姜黄、杏仁、羌活、秦艽、桂枝各9克,茯苓12克,葛根6克,甘草3克,生姜3片。

(3)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5.偏寒型

(1)主症 肩部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压痛明显,关节屈伸不利,得热痛减,遇寒加剧,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身恶寒,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或迟。

(2)处方 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麻黄、甘草各6克,白芍15克,黄芪10克,乳香9克。

(3)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6.偏湿型

(1)主症 肩部酸痛重着,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数。

(2)处方 薏以仁15克,乌药、当归、蚕沙(包煎)各10克,桂枝、苍术各9克,麻黄6克,甘草5克,防己12克,生姜3片。

(3)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7.湿热型

(1)主症 肩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2)处方 生石膏50克,知母20克,桂枝、生地黄、赤芍各15克,忍冬藤30克,黄柏10克,甘草6克。

(3)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8.瘀血型

(1)主症 肩部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日轻夜重,局部肿胀,屈伸不利,筋脉拘挛,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2)处方 早期药用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各9克,甘草3克,当归15克;中期药用羌活、荆芥、枳壳、防风、红花各6克,当归、五加皮、独活、川续断、杜仲、牛膝各10克,青皮5克;后期药用当归、川芎、白芍各10克,生地黄、川续断、杜仲、牛膝各15克,牡丹皮6克,红花5克。

(3)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9.气滞型

(1)主症 肩部疼痛突然加剧、呈游走性、与情志有关,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随病情进展渐趋严重,甚则关节固定不能做任何动作,局部有红肿表现,舌质稍红、舌边或有瘀斑,苔黄,脉多弦紧而数。

(2)处方 儿茶、秦艽、玄参、生地黄各15克,细辛、桂枝各5克,血竭1.2克,赤芍、土茯苓各20克,延胡索、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大黄各10克,合欢皮、珍珠母各30克。

(3)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二、内服

阳和汤

(1)处方 熟地黄30克,鹿角胶(烊化)、白芥子各15克,当归、姜黄各20克,红花、桃仁各12克,乳香、肉桂、干姜、麻黄、甘草各10克,全蝎6克,蜈蚣2条。病程大于6个月者,可加白术15克、制附子10克(先煎)。

(2)方法 隔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7剂为1个疗程。

愈肩汤

(1)处方 川羌活、防风、川桂枝、制半夏、片仔姜、天仙藤、白术、白芷、全当归、茯苓各10克,红花、玄明粉各3克。寒重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3克,制附子10克(此3味均先煎);气血不足者,加黄芪18克;湿热偏盛者,加秦艽、防己各10克。

(2)方法 以上方药研成末,以姜汤泛丸,病情轻者服1个月,病情重者服2~3个月;或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期间宜配合功能锻炼,早、晚做肩关节内旋、外展、上举等动作;同时注意局部保暖。

肩痹通汤

(1)处方 黄芪、鸡血藤各30克,当归、白芍、姜黄、威灵仙各15克,羌活、桂枝、制川乌(先煎)各10克;全蝎、甘草各6克。风寒束表、怕冷无汗且肩痛者,加葛根30克、麻黄10克;病程较长、寒湿凝滞、肩部僵硬难举者,加白芥子、乌梢蛇各10克,蜈蚣2条;气虚明显者,黄芪用量加至60克,并可加入白术15克;久病肩背上肢麻木、血瘀重者,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各10克。

(2)方法 每天1剂,先煎制川乌30分钟,再加入其他方药,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早、晚温服,10天为1个疗程。

二仙汤

(1)处方 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片姜黄、桂枝各19克,当归20克,知母10克,盐黄柏、川芎、羌活、桑寄生各15克。病程较长者,加地龙15克、穿山甲珠10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

松肩汤

(1)处方 桂枝、当归各12克,赤芍、白芍、青风藤、木瓜、桑枝各30克,黄芪、片姜黄、羌活、独活各15克,威灵仙18克,红花10克,细辛、甘草各6克。早期肩部软组织肿胀明显者,去黄芪,加忍冬藤15克;兼颈项强痛者,加葛根12克;寒象明显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3克(均先煎);湿象明显者,加薏苡仁15克、土茯苓30克;兼阴虚者,加生地黄12克、牡丹皮10克;兼阳虚者,加制附子6克(先煎)、淫羊藿8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上锅微炒,用布包好,热敷患部。

舒筋活血汤

(1)处方 桑寄生、生地黄、当归、川芎、党参各12克,杜仲、独活、牛膝、秦艽、防风、细辛各9克,甘草6克,肉桂3克。痛甚者,加延胡索15克、三七3克(冲服),或地龙、制川乌(先煎)各10克;风盛者,加白花蛇或乌梢蛇6克;寒盛者,加吴茱萸、熟附子、干姜各10克;湿盛者,加防己15克、川木瓜10克、生薏苡仁30克。

(2)方法 每天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5天为1个疗程。可配合肩部按摩5~10分钟。

黄芪益气汤

(1)处方 黄芪、太子参、鸡血藤各30克,当归15克,片姜黄、大枣各12克,白术、柴胡、升麻、桑枝、红花、川芎、白芍、陈皮各10克,蕲蛇8克,甘草6克。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乳香、没药各10克;冷痛难忍者,加桂枝15克、制附片2克;外伤夹瘀者,加桃仁、赤芍各10克;舌苔白腻、肩重不仁者,加苍术10克;郁热烦闷者,加知母、黄芩各10克;兼有颈椎痛者,加葛根30克、羌活6克、全蝎3克。

(2)方法 每天l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可配合每天2次功能锻炼:掌揉肩周3分钟,点揉肩井、肩贞各1分钟,推拨痛点30次,搓擦肩周至局部透热。

祛湿解肩汤

(1)处方 白芍25克,桂枝15克,防风、桑枝各12克,制川乌(先煎)、赤芍各10克,葛根9克,细辛、甘草各6克。寒湿盛者,加薏苡仁12克;有瘀血者,加地龙、丹参各10克;气血虚者,加黄芪30克、当归10克。

(2)方法 每天l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服用时可配合局部封闭治疗。

除湿举臂汤

(1)处方 姜黄13克,当归、白芍各12克,桑枝、羌活、白术、白芷、桂枝各10克,细辛5克,甘草4克。阴雨天痛甚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6克(均先煎),马钱子0.3克;肌肤麻木不仁、肌肉萎缩者,加天麻、鸡血藤各15克。

(2)方法 每天l剂,水煎2次,取汁混合均匀,分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服用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及治疗方法,并注意保暖。

逐瘀活络汤

(1)处方 白芍、熟地黄各30克,黄芪15克,当归、鹿角胶(烊化)各12克,干姜、桂枝、白芥子、地龙各9克,制南星、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炙麻黄各3克。肩关节疼痛,夜间及阴雨天或受凉后加剧者,制川乌、制草乌用量增至12~15克,或加威灵仙10克、细辛6克;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疼痛不剧者,加全蝎6克、白花蛇1条;有外伤史或骨折病史者,加红花、桃仁各10克,另服三七3克(冲服)。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早、晚饭后服用。药渣可装入干净布袋,再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待药液温度稍降,即可用毛巾蘸取药液擦洗患处,至患处皮肤发红发热时,将药袋放置于患处热敷,边敷边轻轻活动患肩。10天为1个疗程。

补虚扶正汤

(1)处方 川芎、桂枝、鹿角霜各10克,姜黄、当归、羌活、赤芍、黄芪、防风各9克,杜仲、制附子(先煎)各6克,甘草3克。发病时间较短、肩臂颈项及手指疼痛者,加桑枝15克、葛根10克、麻黄6克;肝肾阴虚、内火偏重者,去鹿角霜、制附子,加牡丹皮、生地黄各12克,枸杞子10克;疼痛难忍者,去制附子,加延胡索10克,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各6克;病情反复者,加全蝎、蜈蚣各6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同时配合中药外敷,发病时间在1周之内者,外敷伤科Ⅰ号(羌活、独活、白芷、香附、乳香、没药、血竭、紫荆皮、木瓜各10份,川续断、川芎、泽兰各8份,天南星5份,麝香1份。以上方药共研成细末,以蜂蜜调和后敷于患处),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发病时间较长或多次反复发病者,外敷伤科Ⅱ号(川芎、桂枝、附子、五灵脂各10份,当归、肉桂、川乌、草乌、赤芍、乳香、没药各8份,川续断、防风、荆芥、地龙各5份,僵蚕3份。以上方药共研成细末,以蜂蜜调和后敷于患处),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

冻肩舒汤

(1)处方 黄芪、熟附片各30克,制川乌(先煎)、羌活、独活、川续断、桑寄生、当归、杜仲、黄柏、知母、淫羊藿各15克,麻黄、细辛、三棱、莪术、甘草各10克。兼有脘腹胀闷者,加白豆蔻10克或砂仁4克;颈项强痛者,加葛根15克。

(2)方法 每2天1剂,水煎取汁,每天分3次服用,每剂可煎6次,6天为1个疗程,可连续服用5个疗程。

补阳散寒汤

(1)处方 炙黄芪40克,当归、鸡血藤、海风藤各15克,川芎、赤芍、地龙各10克,桃仁、红花、桂枝各6克。寒邪较重、冷痛较盛者,加炙麻黄6克、炙川乌5克(先煎);热痛较盛者,加忍冬藤、桑枝各15克;刺痛较盛、肩不能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6克;疼痛剧烈、夜不能寐者,加炙马钱子0.6克、全蝎3克;兼有颈项僵痛者,加葛根15克;疼痛连及腰背者,加杜仲15克、威灵仙10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

温阳止痛汤

(1)处方 当归、桂枝、桑枝、防风、仙茅、鹿角胶(烊化)、巴戟天、淫羊藿各10克,姜黄、甘草各6克。夜间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遇寒痛甚者,加制川乌6克(先煎)、细辛3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7天为1个疗程。

祛邪定痛汤

(1)处方 川续断、威灵仙、白芍各30克,黄芪22克,菟丝子、络石藤、川木瓜各15克,当归12克,制川乌、制草乌各10~15克(均先煎),桑枝、桂枝各10克,甘草4~8克,祖师麻3~6克。此方第1个疗程不做增减,第2个疗程疼痛缓解者,减制川乌、制草乌用量至6克,酌情加入补骨脂12克或淫羊藿10克;阴虚症状明显者,加北沙参20~30克。

(2)方法 每天1剂,先煎制川乌、制草乌20分钟,再加其他方药,水煎取汁,分2次于早、晚锻炼患肢后服用,15天为1个疗程。锻炼患肢时宜采用轻柔力度,做缓慢肩部外展、上提动作,每次10分钟,每天2~3次。

活化汤

(1)处方 秦艽、黄芪各15克,制附子(先煎)、苍术、片姜黄、当归、川芎各10克,桂枝、羌活、细辛、白芷各6克,蜈蚣1条。气虚者,加党参10克;血虚者,加熟地黄6克、白芍10克;疼痛甚者,加乌梢蛇10克、壁虎6克;伴高血压病者,去黄芪,加活血藤15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解凝汤

(1)处方 黄芪、当归、白芍、薏苡仁各9克,羌活、防风、白芥子各10克,海桐皮、片姜黄、木瓜、桑枝各12克,香附、制川乌(先煎)各6克,甘草3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4天为1个疗程。

温活通凝汤

(1)处方 桑枝、松节、鸡血藤、海桐皮各30克,伸筋草、舒筋草各15克,制川乌、制草乌各10~15克(均先煎),川芎、羌活、防风各10克,蜈蚣2条。疼痛游走累及肘腕、肩胛者,加乌梢蛇30克、秦艽15克;肩关节冷痛较盛、得温痛减、遇寒加重者,加细辛、桂枝各10克;湿盛者,加薏苡仁30克、苍术15克;久痛难愈、肩部痛甚者,加红花、桃仁、乳香、没药各10克;痰湿阻络、肩部麻木、屈伸不利者,加白芥子15克、天南星10克;中老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30克;中老年血虚者,加熟地黄、白芍各30克。

(2)方法 每2天1剂,先煎制川乌、制草乌40分钟,再加入其他方药,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可辅以局部点穴按摩治疗。

通络愈肩汤

(1)处方 丹参、延胡索、桂枝各10克,姜黄、羌活、独活、川芎、威灵仙、防风各9克,藁本、制附子(先煎)、杏仁、甘草各8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未愈可再服1个疗程。服用后注意避风,切勿受寒。

肩痹汤

(1)处方 黄精、鸡血藤各15克,当归、阿胶、淫羊藿、赤芍各12克,熟地黄、制川乌(先煎)、秦艽、独活各9克,细辛2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同时配合外敷三痹膏:生川乌、生草乌、生大黄、樟脑各30克,细辛、生半夏、生南星、生姜、茴香、白芥子、乳香、没药、白芷、肉桂、花椒各1 5克,冰片10克。共研成细末,用蜂蜜、米醋适量调煮为膏。3天换药1次,2次为1个疗程。

五藤汤

(1)处方 鸡血藤、海风藤、忍冬藤、络石藤、青风藤、臭梧桐、黄芪各15克,秦艽、豨莶草、威灵仙、白芍各12克,羌活、独活、防风、当归各10克,甘草6克。痛甚者,加制附子10克(先煎),制川乌、细辛各3克;运动严重受限者,加伸筋草10克、透骨草12克、木瓜8克;关节肿胀者,加薏苡仁、萆薢各12克,防己8克;腰膝酸软无力者,加杜仲8克、桑寄生10克、狗脊9克;病久者,加三棱10克,莪术9克,地龙、土鳖虫各8克,蜈蚣4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

肩凝汤

(1)处方 当归、丹参、透骨草、生地黄各30克,羌活、川芎各18克,麻黄、白芍各15克,甘草、干姜各10克,制附子5克(先煎)。局部冷痛加剧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3克(均先煎);刺痛者,加乳香、没药各6克;气虚者,加黄芪18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2次,混合药液分2次服用,30天为1个疗程。

山茱萸汤

(1)处方 1方药用山茱萸(去核)35克;2方药用山茱萸(去核)、山药各15~20克,熟地黄15克,当归、白术、桂枝、姜黄各10克,炙甘草3克,陈皮7克。掣痛引臂者,加乳香10克、薏苡仁30克;关节局部游走性剧痛者,加蜈蚣1条,地龙、白花蛇各10克;关节拘挛较重、活动恢复迟缓者,2方山茱萸加至30克以上,或再加赤芍12克,红花、桃仁各10克。若湿热证显著者,禁用山茱萸。

(2)方法 1方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每天1剂,病情好转后剂量减至10~15克,煎汤或代茶泡服;或用2方代替,每天1剂,水煎服。

萸芪葛根汤

(1)处方 山茱萸30~60克,黄芪30克,葛根12克,鸡血藤、白芍各15克,五加皮、桂枝、炙甘草各10克,大枣5枚。便溏者,加白术10克;关节局部游走性剧痛者,加白花蛇10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晚期患者宜同时配合按摩,先用按揉手法放松肩部痉挛的肌肉,然后对压痛部位施以分筋、理筋、弹筋、拨络等手法;然后被动外展、上举、后伸、内旋肩关节,牵抖上肢,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补阳还五汤

(1)处方 黄芪30克,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头重痛者,加羌活、石菖蒲各10克;遇冷痛甚者,加制附子10克(先煎)、桂枝8克;颈项痛者,加葛根12克;纳差者,加白术10克、砂仁5克;上肢麻木者,加威灵仙10克、制苍耳子8克;痛剧者,加延胡索10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疼痛缓解后即配合功能锻炼,如摇肩、抬肩、伸臂、晨操等,以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党参独活汤

(1)处方 独活9克,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甘草、当归、干地黄各6克,党参30克。痹病疼痛较剧者,酌加制川乌、制草乌各3克(均先煎);寒邪偏盛者,加制附子10克(先煎)、干姜8克;湿邪偏盛者,去干地黄,加防己6克、薏苡仁12克、苍术5克;正虚不重者,减干地黄、党参用量。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用, 4剂为1个疗程。

芪蛇桂枝汤

(1)处方 黄芪30克,乌梢蛇、地龙、当归、白芍各12克,威灵仙15克,桂枝6克。气血虚弱者,重用黄芪至40~60克;游走性疼痛者,加全蝎6克、穿山甲5克;有关节前屈受限者,加蜈蚣2条、木瓜12克;不能伸展者,加术附汤[白术6克、炮附子10克(先煎)、炙甘草3克、生姜4.5克、大枣6枚];寒凝筋脉者,加制川乌5克(久煎)、细辛3克;项强者,加葛根15克;痰瘀经络者,加白芥子6克、穿山甲5克。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加经络引经药:臂前臁属阳明经,加白芷3克、葛根10克;臂后臁属太阳经,加藁本、羌活各3克;臂外臁属少阳经,加柴胡3克、连翘6克;臂内臁属厥阴经,加柴胡3克;臂内前臁属太阴经,加升麻、白芷各3克,葱白9克;臂内后臁属少阴经,加细辛1克。

(2)方法 每天1剂,先煎乌梢蛇30分钟,再入他药同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3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

舒筋止痛汤

(1)处方 熟地黄30克,细辛、露蜂房各5克,全蝎(研末,分吞)、蜈蚣(研末,分吞)各2克,荆芥、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各10克。兼见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白术9克,健脾补中;兼血虚者,加当归、白芍各10克,鸡血藤12克,养血敛阴;顽痰闭阻经络者,加白附子6克(先煎)、制南星7克,燥湿化痰、解痉止痛;麻木甚者,可加乌梢蛇6克、蕲蛇3克、金钱白花蛇2克,搜风解痉。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加味二陈汤

(1)处方 制半夏12克,陈皮、茯苓各15克,甘草10克,天南星6克。疼痛甚者,加桂枝、香附各15克;酸楚麻木、屈伸不利者,加威灵仙30克、羌活15克;沉重不适者,加炒苍术15克;肩臂局部发红灼热者,加黄芩15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药渣炒热外敷。

加味舒筋汤

(1)处方 羌活、焦白术各10克,当归、白芍、海桐皮、鹿角片、桑寄生各15克,片姜黄9克,甘草3克。冷痛者,加制附片10克(先煎);痛如锥刺者,加乳香5克;项强者,加粉葛根12克:肩关节及手臂功能障碍者,加黄芪15克、鸡血藤10克、丹参12克;苔白腻、不饮食者,加草果仁4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加味桂枝汤

(1)处方 桂枝、麻黄、熟附子(先煎)各8克,白芍20克,白术、知母、地龙、防风、羌活、姜黄各10克,白花蛇1条,蜈蚣2条,全蝎6克,葛根30克。病程较长、痛有定处、舌质瘀黯者,加苏木10克、炮穿山甲15克;血虚者,加当归、川芎各10克;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20克;阴虚者,加山茱萸10克、熟地黄15克;阳虚者,加肉桂6克、干姜10克;患肢前伸受限明显者,加白芷10克;患肢后屈受限明显者,加柴胡10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液适温外洗患部20分钟。同时嘱适当配合功能锻炼。

舒筋通络汤

(1)处方 生山楂、桑椹各50克,桑枝、乌梅各25克,威灵仙、姜黄、桂枝、醋制香附各15克,伸筋草、白芍、醋制延胡索各20克,甘草10克。

(2)方法 3天2剂,水煎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除配合功能锻炼外,停用其他药物或疗法。

桂枝芍药汤

(1)处方 桂枝15克,白芍30克,甘草12克,生姜3片,大枣5枚。得热痛减、遇冷则剧者,加鹿衔草12克、附子6克;每逢阴雨风冷,可促其发作者,加鹿衔草12克,羌活、茯苓各9克;兼见寒热者,加鹿衔草12克、莪术9克;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者,去生姜,加生石膏30克、知母9克、鹿衔草12克;病久活动受限者,加鹿衔草12克,当归、桃仁、红花各9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蠲痹解凝汤

(1)处方 黄芪、葛根各20克,山茱萸、伸筋草、桂枝、姜黄各10克,三七5克(研粉冲服),当归、防风各12克,秦艽15克,甘草6克。寒甚痛剧者,加细辛3克、制川乌3克(先煎)、高良姜5克;风痹游走不定、手臂麻木者,加防风6克、威灵仙8克、桑枝10克;湿甚着痹、困重而痛者,加薏苡仁18克、苍术6克、豨莶草10克;患肢屈伸不利者,加木瓜9克、丝瓜络10克;气血虚弱者,加鸡血藤12克、党参15克,重用黄芪至30克;病程长久不愈者,加汉防己8克、萆薢10克、千年健7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2~3次伴黄酒少许温服,7天为1个疗程。

温通活血汤

(1)处方 制川乌、制草乌各8克(均先煎),制附片(先煎)、路路通、川芎、红花、当归、羌活、片姜黄各15克,细辛6克,桂枝、地龙、炙甘草各10克,桑枝、海风藤各25克,鸡血藤30克,黄芪20克。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均后下);麻木甚者,加苍术8克、薏苡仁20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再熬水烫洗患处20分钟。

止痛如神汤

(1)处方 秦艽、苍术各10~12克,炒桃仁5~12克,皂角刺3~6克,防风6~10克,黄柏、泽泻各5~10克,槟榔6~12克,酒大黄3~10克,当归尾10~15克。如肌肉萎缩,加阿胶10克、龟甲胶6克(均烊化兑服);肩周组织广泛粘连、活动范围极小,外展及前屈运动时肩胛骨随之摆动而出现耸肩现象,加红花10~20克、全蝎5 ~12克。

(2)方法 每天1剂,煮沸后以文火煎煮1小时,复煎合并,分2次于餐后1小时服用,15天为1个疗程。

指迷茯苓汤

(1)处方 制半夏、茯苓、羌活、防风、秦艽、威灵仙各20克,枳壳、木香、制天南星、姜黄各15克,芒硝、甘草各5克,生姜、麻黄各10克,桂枝30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天为1个疗程。

桑枝止痛汤

(1)处方 桑枝30克,威灵仙24克,生地黄15克,防风、黄柏、姜黄、秦艽各12克,羌活、苍术、白芷、川芎、甘草、乌梢蛇各9克,细辛6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无效者应停用本方。

祛风回春汤

(1)处方 白芍50克,黄芪30克,白术20克,半夏、茯苓各15克,生地黄、熟地黄、熟附子、参须、麻黄、黄芩、防己、香附、川芎、当归、防风、肉桂、干姜、陈皮、杏仁、甘草各10克,沉香、乌药、制川乌(先煎)各3克。阳虚者,加鹿角片6克或狗骨、狗肉适量。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成粗末,每天取20克粗末,装入干净布袋,加生姜片3片、大枣5枚,水煎20分钟取汁服用;药渣可再煎服1次。3剂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服3~5天,再开始第2个疗程,改为隔天服1次。

秦艽天麻汤

(1)处方 秦艽10~15克,天麻、羌活、陈皮、当归、川芎各10克,炙甘草5克,桑枝10~30克。夹寒者,加制附片6克(先煎)、桂枝10克;气虚者,加党参、炙黄芪各15克;有外伤史者,酌加红花5克。

(2)方法 每天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伸筋丹

(1)处方 炒地龙50克,制马钱子、红花各35克,汉防己、醋炒乳香、醋炒没药、制骨碎补、五加皮各15克。

(2)方法 上方制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去毛屑;制骨碎补用砂烫去毛;将以上方药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克。成人每次口服5丸,每天3次,温水送服,每15天为1个疗程,休息5天,再行第2个疗程。马钱子用量不宜过大,每次服本剂不宜多于5丸;服药期间宜配合自主的功能锻炼。

解凝丸

(1)处方 制川乌50克,制草乌、羌活、片姜黄、桑枝、忍冬藤、威灵仙各30克,细辛、桂枝各15克,制乳香、制没药、秦艽各20克。

(2)方法 以上方药烘干,共研成极细末,过细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丸净重药7克。每次服2丸,饭后嚼服,白开水送下,每天2次。

生地杜仲炖鹌鹑

(1)原料 生地黄、 杜仲各20克, 川芎、 桑枝各10克, 鹌鹑1只, 食盐适量。

(2)做法 将鹌鹑宰杀,去毛杂洗净,与生地黄、杜仲、川芎、桑枝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1~2小时,至鹌鹑肉熟烂时,加食盐调味即可。每天1剂,食肉饮汤,5天为1个疗程。养血活血,补益肝肾。适于气血虚弱型、肝肾不足型肩周炎。

黄芪薏仁粥

(1)原料 黄芪60克,忍冬藤30克,薏苡仁粉120克。

(2)做法 将黄芪、忍冬藤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煎取汁液约500毫升,再把药汁与薏苡仁粉共煮成粥。每天1剂,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益气健脾,通络胜湿止痛。适于血虚寒凝型肩周炎。

鸡血藤豆芽汤

(1)原料 鸡血藤、木瓜各20克,黄豆芽250克,猪油、食盐各适量。

(2)做法 将鸡血藤、木瓜水煎,去渣取汁,再将黄豆芽及猪油加入药汁中同煮汤,至黄豆芽熟时,加入食盐调味即可。食黄豆芽,饮汤,每天1剂,7天为1个疗程。清热除湿,活血通络。适于湿热型肩周炎。

葛根薤白参蛋粥

(1)原料 葛根30克,薤白12克,党参15克,鸡蛋(去黄)1个,小米50克。

(2)做法 先将葛根、党参洗净切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文火煎汤,然后放入小米煮粥,待粥将成时放入鸡蛋、薤白,继续煮至米熟粥成即可。每天1剂,分2次服,5~7天为1个疗程。益气通阳,化痰祛风。适于风盛型肩周炎。

三、外用

肩凝外洗方

(1)处方 制川乌、制草乌、当归、炮姜、生麻黄、独活、羌活、姜黄、苏木、乳香、没药、川芎、透骨草、细辛、五灵脂各15克,徐长卿、白芷、红花、秦艽、桂枝、威灵仙各20克,茴香3克。

(2)方法 每剂药放入特制的纱布中,加水3000克、黄酒250克、食醋250克,煎煮40分钟,用药物纱布热敷痛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小时,以后每次热敷前再加温至适宜温度,每剂可用7天,一般2周为1个疗程。

茱萸洗敷方

(1)处方 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食盐各30克。

(2)方法 先将食盐放入铁锅内炒黄,再加入其他中药拌炒至微变色,然后倒在布上,包好后热敷患肩,边熨边活动肩关节至药温降低为止,熨3小时;复炒以上方药再如法治疗1次。每天3次,连续治疗2天,第3天将以上方药煎水,熏洗患肩。

通络烫疗方

(1)处方 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千斤拔各20克,红花、丁香各15克,苏木25克,路路通、桂枝、伸筋草各10克。

(2)方法 以上方药粉碎,装入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大锅中,加入清水煮沸数分钟后保温备用,用时汤中加入冰片10克。患者取坐位,充分显露患处,将1条毛巾浸入药水内,取出拧干,敷于患处;将药袋取出,挤干药水,将药袋敷于毛巾上,不时移动,避免烫伤,并使患肩四周均匀烫疗;药包凉时可再更换,烫疗30分钟,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

追风散熨方

(1)处方 川乌、草乌、乌梢蛇、红花、防风、制乳香、制没药、透骨草、川椒、荷叶、金果榄、葛根、食盐各30克,当归、羌活、白芷、骨碎补、川芎、姜黄各45克。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为粗末,分装入3个白布袋内,将药袋放入蒸笼内,蒸热后轮换熨患肩,袋稍凉即换,共熨10回。每天熨1~2次,每次熨30~60分钟。

祛寒化湿散

(1)处方 麻黄、樟脑、高良姜各10克,桂枝20克,红花、细辛、白芷、没药、赤芍、羌活、独活各6克,薏苡仁、苍术、威灵仙各12克。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成细末,加蜜调匀如糊状,以不流动为度。治疗时将以上方药于睡前一次性外敷于患肩部,外盖塑料薄膜,再加热水袋熨之。每次5~10小时,连续5天更换敷药。患肩配合功能锻炼。

十味寻痛散

(1)处方 白芥子、甘遂、细辛、川乌、生南星、白附子、吴茱萸、没药、川芎各5克,麝香0.6克。

(2)方法 以上方药共制细末,密封贮存备用。施治时将以上方药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敷于肩周压痛点及阿是穴,外用塑料布严密包裹。每天换药
1次。

温馨提示:肩部保健按摩法

〔掌摩肩肌〕以右手掌心置于左肩峰上方,由上向下摩动,再以左手掌心置右肩峰上方,先后交替摩动50~70次。具有温通经络、解痉止痛的作用。有防治肩关节炎、凝结肩、颈肩综合征的功效。

〔拿提肩肌〕以手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开成钳状,置于肩部三角肌处,将肌肉拿定后,着力向上拿起10~15次。具有温补气血、剥离粘连的作用。对防治凝肩症、肩关节活动障碍、肩部肌肉萎缩有一定功效。

〔握拳叩臂〕以手握成空拳,沿上臂前侧和外侧至肘部,再沿前臂前侧和外侧至腕部各叩击20~30次。具有疏通气血、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上肢肌肉疲劳、肩肌劳损、肩关节疼痛等症有防治的功效。

〔揉肩〕一手伏案,另一手掌揉对侧肩部,以肩前部为主,时间为1~2分钟。可使该处血管扩张,有消肿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