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miere Pro经典课堂
- 姜厚智 李光
- 1482字
- 2021-04-01 03:49:56
1.1.1 景别
景别: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大小。划分景别是为了模拟我们观察事物时的心理状态——我们离事物较远时,能够看清事物的全貌,心理状态也会比较客观(我们观看时就越冷静);较近时,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心理状态也会更加主观(情感上参与的程度更高)。正是利用了景别的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不知不觉地将观众引入故事的情境之中,让观众更深入地体会故事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如图1-1-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14E82/1832096730164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3_3816.jpg?sign=1738940716-ju8cw5aaZ1JbzYafTu9y8tdpIfqCETg8-0-bc5d818f4bdeb010fd0aab24f0a5be75)
图1-1-1 景别主要由摄像机与被摄主体的距离来划分
1. 远景:广阔的场面,画面中即使有人,人在画面中的比例也会很小。主要用来表现环境和被拍摄主体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展示故事发生的背景信息,例如时间、生存环境、人物的身份阶级等。另外,远景也常用于展示大场面或壮阔的场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如图1-1-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14E82/1832096730164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3_3821.jpg?sign=1738940716-DG4kWMHs4L4LQ0AQ2hDLT5XpPCzZUf3v-0-e69e4148ec1963bcfabe59c3285cfd2e)
图1-1-2 远景:广阔的场面
2. 全景:主要用于展示故事当下发生的环境,或者被拍摄主体的外部形象和特征,如图1-1-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14E82/1832096730164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3_3825.jpg?sign=1738940716-L3evFNmoGTIbaX9HYLilfAXSsxBoJYbG-0-aab9a89a26c84005737067616f79169d)
图1-1-3 全景:人物全身
全景会包含人物的全身,并且可以突出人物全身的肢体动作如奔跑、跳跃等;全景同时包含了大量的环境信息——这个人物现在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是走在沙滩还是森林?我们从这个全景中都可以轻易地分辨出来。如果全景不以人物为主体,则是展示环境和空间关系。如一个演唱会现场有多少人?现场是掌声雷动还是鸦雀无声?舞台的位置在哪?观众热情的程度如何?观众和歌手的位置关系如何?诸如此类。
3. 中景:画面的下沿一般在人物的腰部(或膝盖以上)位置。与全景相比,中景大大减少了环境的信息,主要表现人物的姿态与神情,同时也能看清楚人物的脸部。我们对于脸部是最敏感的,主要靠看脸来分辨不同的人物。
所以中景会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物身上——看他的行为,听他的言论,如图1-1-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14E82/1832096730164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4_3861.jpg?sign=1738940716-wKtYQD1aXM0L9k9wD4pDFxSAodtZW3Dp-0-abd8f50e070c537a1b73672016cbd31c)
图1-1-4 中景:人物腰部或膝盖以上
4. 近景:画面的下沿一般在人物的胸部位置。近景的环境信息更少,基本上观众不会再注意环境,而是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物身上。近景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并且可以更进一步拉进观众与人物的关系,就像与密友聊天谈论一些非常私密的话题。
因为近景看不清肢体的动作,所以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面部表情和人物所说的具体内容上;同时,因为画面的信息量减少了,我们就会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结合其所言展开想象,去关注人物的言外之意和内心活动,如图1-1-5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14E82/1832096730164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4_3865.jpg?sign=1738940716-BpeObxTzscrC6bHqxl8gQU6Ew9wbdyj1-0-5b9e0186f463033d95aca30291fe340a)
图1-1-5 近景:人物胸部以上
5. 特写:表现被摄主体的局部。人物的特写就是只拍摄人物的脸部特征和表情,表情被强化,甚至夸张。没有环境,没有动作,排除干扰,就是要让观众全身心地去感受夸张的表情带来的直观冲击和内心活动,如图1-1-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14E82/1832096730164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4_3870.jpg?sign=1738940716-RN8H1iki9gdgI74P3sOvt90B5ATFvgXA-0-3a8a4a803eb8ee3bf5afff36ef12f4b7)
图1-1-6 人物特写:突出人物的头部
事物的特写就是只拍摄你要表现的事物,并且把其他的信息全部排除。例如手上拿起的帽子或者掉落的杯子等,如图1-1-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014E82/18320967301643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P14_3874.jpg?sign=1738940716-Qp62G6g6CikAJ2riOeZbI4GYlXfn4UND-0-48e045db6199d44d4a67f62b04bf2849)
图1-1-7 事物特写:突出被摄主体的细节
总结如下:
· 远景通常出现在全片的开始和结尾,全景通常出现在一个场景或段落的开始和结尾。它们可以用画面传达出故事的背景信息,人物的空间关系。如果场景发生了变化或者人物的空间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往往会用全景重新定位。
· 人物具体做事情及人物之间的对话,是各类影片中最常见的内容,也就是我们拍摄最多的内容。我们最常用到的镜头是中景和近景。因为观众需要看清人物的具体动作,听清他们说话的具体内容,并且关注他们的表情和心理活动,企图认清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 人物特写是一种很强烈的表达方式,在合适的时机使用,会获得非常好的艺术效果。但是正因如此,对于特写的使用应该是谨慎的,现在很多网络上的短片都有滥用特写的倾向。
· “远全中近特”属于基本景别,并不是只能这样拍摄,根据构图和表达的需要,可以灵活地调整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