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耶路撒冷的“西墙”为什么又被称为“哭墙”?

耶路撒冷的西墙位于耶路撒冷东区老城的东部,它是犹太教圣殿两度修建、两度被毁的遗迹,是犹太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公元前900多年,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一座圣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侵占了以色列,摧毁了第一圣殿,犹太人流离失所。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流亡生活,犹太人陆续重返家园,并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了第二圣殿。公元70年,罗马帝国将军提图斯攻陷耶路撒冷,拆毁圣殿。

如今的西墙,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迹,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构成。在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以后的千百年中,常有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来此号哭,以寄托其故国之思,故此墙又被称为“哭墙”。

据说,在所罗门圣殿被罗马人焚烧时,犹太人面对坍塌的大殿和残垣断壁,聚集在西墙下失声恸哭。期间,有人看见有六位天使也坐在一面残墙上哀声哭泣。天使的泪水渗入石缝,从而使圣殿废墟的残壁永远不倒,见证着这段苦难与悲剧。

如今,每天都有人来哭墙哭泣或祈祷,特别是每逢宗教节日,更有大批犹太人聚集墙下,举行缅怀先人和追忆民族苦难的祈祷仪式。

知识链接

哭墙“哭”了

2002年7月,哭墙出现极为不寻常的异象。哭墙的一块石块竟流出泪水般的水渍,流出的水滴浸湿了400平方厘米面积的城墙。哭墙流出的水滴经过几天风吹日晒依然如此,既不扩大,也不消失。

这一现象令不少极端正统的犹太教人士激动不已,因为在犹太教传说中,哭墙流泪是犹太救世主弥赛亚降临的先兆。但有一些犹太教中的神秘教派指出,在他们的典籍中,哭墙流泪是世界末日的先兆。

一个考古专家小组对此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是“不像是水迹,应该是植物的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