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底比斯为什么被称为“百门之都”?
底比斯是一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城,建于4000多年前。在古王国时期,底比斯是一个并不大也没有名气的城镇。到了新王国时期,随着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底比斯才逐渐成为埃及的商业中心。
底比斯的兴盛是和阿蒙神联系在一起的。第11王朝法老孟苏好代布定都底比斯后,将底比斯的守护神阿蒙奉为“诸神之王”,由此,阿蒙成了全埃及地位最高的神。此后,孟苏好代布便开始在这里为阿蒙神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座壮观的神庙,底比斯才逐渐繁荣起来。在此后的600年间,底比斯持续繁荣,并在古埃及新王国时期迎来了它的高峰。
底比斯是一座美轮美奂、“生者与死者奇妙结合”的城市。都城跨尼罗河两岸。东岸是“生者的乐园”,是法老居住的地方,规模壮阔,拥有100座城门,乃当时世界最大城市。因而底比斯被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称为“百门之都”。
底比斯城内布满豪华的王宫、阴森的神庙、大臣和奴隶主的府第、外国使节的宾馆、手工作坊、监狱、兵营、奴隶住的地洞、茅舍等。其中的阿蒙神庙主殿,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134根圆柱,中间最高的12根大圆柱高达21米,每根柱顶上可以容纳100来人,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底比斯西岸是太阳沉落的地方,也被称为“死者的天堂”,因为古代埃及历代帝王及其亲属、大臣都葬于此地。这里遍布着连绵不绝的陵墓群,已发现国王墓62座,有“王陵谷”之称。
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昔日宏伟的殿堂庙宇现在都变成了废墟,但人们依然能够从中想象出它们当年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