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朗戈朗戈木板为什么被认为是一种“会说话的木头”?

1996年,历史学博士伊琳娜·费多罗娃把她30多年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由俄罗斯彼得堡人类学及人种志学博物馆出版。印数虽然不多,只有200册,但这本小册子的出版却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复活节岛上朗戈朗戈木板之谜已经解开。

“朗戈朗戈”是一种深褐色的浑圆木板,有的像木桨,上面刻满了一行行图案和文字符号。有长翅两头人;有钩喙、大眼、头两侧长角的两足动物;有螺纹、小船、蜥蜴、蛙、鱼、龟等幻想之物和真实之物。木板上的文字符号被认为是揭开复活节岛上古文明之迹的钥匙,因此,朗戈朗戈木板被称为“会说话的木头”。

多少年来,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学者专家为了破译朗戈朗戈木板上的符号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但一直没有取得成功。

最先认识到朗戈朗戈木板价值的是法国修道士厄仁·艾依罗,他在世时,这种木板十分常见,但在他死后,由于宗教干涉,朗戈朗戈木板几乎被全部焚毁。再加上战乱,复活节岛上再没有人能够识别这上面的文字符号了。

伊琳娜在20世纪40年代就迷上了“朗戈朗戈”文字,经过30多年对复活节岛和整个太平洋的历史、风土人情、岛民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以及其他波利尼西亚语言的研究,伊琳娜最后得出“朗戈朗戈”符号实际上是一种图画文字的结论。伊琳娜其实是靠直觉和推理取胜的,她先弄清符号画的是什么,然后就深入思考,找出它所代表的意思,再寻找恰当的词语。她的公式是:直觉+波利尼西亚语知识+同义词和同义异音词的搜寻。最后她把结果放到另外的木板文中去检验,结果完全相符。

目前,世界上收藏的朗戈朗戈木板只有20多块,分别保存在伦敦、柏林、维也纳、华盛顿、火奴鲁鲁、圣地亚哥、圣彼得堡的博物馆里。圣彼得堡博物馆珍藏的一块木板被伊琳娜译成现代文字就是:“收甘薯拿薯堆拿甘薯甘薯首领甘蔗首领砍白甘薯红甘薯薯块首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