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吉思汗”这一名称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是中国古代蒙古族首领、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1206年以前的蒙古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铁木真经过长期争战,用武力统一各部落,蒙古才形成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一的高度集权的大部落,并且用蒙古作为统一名称。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边开会,共同推铁木真做大汗(“汗”就是大帝的意思),并且给他加了一个称号叫“成吉思汗”。
一般认为,成吉思有“海洋”或“强大”之意,是为了颂扬铁木真的伟大,“汗”是蒙古语,突厥语又译“罕”或“合罕”,原义为“父主”;大部落首领多用此称号。于是,后人多称成吉思皇帝为“成吉思汗”。成吉思建蒙古国时,汉文称“成吉思皇帝”,至于“成吉思汗”一称,则见于拉史都丁《史集》、术外尼《世界征服者史》等波斯史籍,为后世所沿用。
关于“成吉思汗”这一名称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后世解释并不一致,大体有吉祥说、天赐说、强大说、海洋说及精灵说5种。其中又以强大说和海洋说流行最广。
传说铁木真即位前,有一只神鸟在天空中飞翔,不停地发出“成吉思、成吉思”的叫声,于是,铁木真就用这吉祥的声音来做了称号,此即吉祥说。也有人认为“成吉思”在蒙古语意思为“天赐”,成吉思汗是上天赐予蒙古人的大汗,此为天赐说。
据《史集·部族志》解释:蒙语“成”的意思是强大、坚强,“成吉思”是其复数,《通史简编》也认为“成”是“刚强”,“吉思”是“多数”。因此成吉思汗意即强盛伟大的君主。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成吉思”这个字来源于突厥语词汇“海洋”,以此形容大汗像海洋一般广阔而无上的权力。
对于这些说法,一时也难以下决断。但不管怎样,“成吉思汗”都是对铁木真最尊崇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