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曾经盛极一时的佩特拉古城为什么被遗弃?

佩特拉是约旦著名古城遗址,建于公元前6世纪前后,是由游牧民族纳巴特人建造的,一度为纳巴特王国的都城。公元前1世纪,极盛时期的纳巴特王国曾将疆土扩展到大马士革。公元106年,纳巴特王国被罗马军队吞并。

佩特拉古城位于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城市里所有的寺院、宫殿、浴室和民居等建筑几乎都是在悬崖峭壁上雕刻而成的。古城核心是一个大广场,广场正面是宏伟的哈兹纳宫。宫室依山雕凿,分上下两层,高约50米,宽约30米,有6根罗马式门柱。柱与柱之间是神龛,主要用于供奉神像。墙壁、横梁等处则用壁画或雕刻进行装饰。古城有一座可容纳6000人的古罗马剧场遗迹,看台依托山坡呈扇形展开,舞台由巨石铺就。古城遗址的欧翁宫可能是王宫,几百平方米的大殿没用任何柱子支撑。

佩特拉古城的多数建筑采用的是古罗马建筑的风格,表明纳巴特人曾深受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因此,佩特拉古城遗址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纳巴特文明,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古罗马文化。

佩特拉作为商路要道曾盛极一时。公元3世纪起,因红海海上贸易的兴起代替了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之后古城湮没了1000多年。佩特拉为什么被遗弃?难道仅仅因为商路控制权的丧失吗?

有些学者认为,导致佩特拉古城衰亡的可能是天灾。公元363年,一场地震给佩特拉城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许多建筑沦为废墟。公元551年,又一次强烈地震将佩特拉城彻底摧毁。房屋的主人们无力修复自己的家园,只好弃城而去。

然而,这一解释并不令人满意,因为许多城市都能在灾后重建。有些学者认为:环境恶化可能是导致佩特拉衰亡的因素之一。经过实地分析证明,当时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致使林区退化成为灌木林草坡带,而过分地放牧羊群使灌木林和草地也消失了,这个地区开始逐渐沦为沙漠。当周围的环境再也无法为庞大的人口提供足够的自然资源时,城市的彻底消亡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