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湖区工业交通和信息化局

陈继锋 副局长(1—12月主持工作)

苏军毅 局长(12月任)

【概况】

2010年,莲湖区因编制体制变动,成立西安市莲湖区中小企业促进局,加挂莲湖区交通局牌子,具体交通行业管理工作由莲湖区交通运输管理站承担。2015年12月,西安市莲湖区中小企业促进局更名为西安市莲湖区工业交通和信息化局,撤销莲湖区交通局,职能不变。

2015年,莲湖区交通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交通事权下放的承接落实工作,大力整顿道路运输市场,持续开展客运站场周边秩序整治和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各项交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全年新增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业户2107户,审验1.49万户;查处各类交通违规1295起;开展客运站场周边秩序整治联合执法活动60余次。

【货物运输】

货物运输管理工作主要是普通货物运输行业行政许可和车辆审验,辖区货运站场由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统一管理。全区有普通货物运输经营业户1.7万户。已安装北斗定位系统的货车1985辆,为92辆车发放安装北斗定位系统补贴。全区共审验营运车辆1.31万辆(含纯事权下放和纯易主车辆),新增1971辆,合计办理1.51万辆,综合安检道路货运车辆审验合格率100%,均达到二级以上。

【机动车维修】

机动车维修企业全部为民营,有47户,均为三类,从业人员177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1名。主要维修内容为供油系统维护及油品更换、轮胎动平衡及修补等专项业务。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开业门槛低。行业监管的任务主要是开展安全生产、治污减霾、打击违法违规经营,维护行业公平公正的经营秩序。三类机动车维修行业在持续开展行政许可等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三类及其以下机动车维修市场的监管,全年批准新增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8户,延续经营10户,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29户,纠正违规经营5户,受理投诉2起。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全行业经营秩序整体良好。

【客运站、场秩序整治】

中小企业促进局牵头,组织区交警、运政、城管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客运站场秩序整治工作力度。各部门抽调人员紧密配合,对城西客运站进行值守管控,对西安市汽车站、西稍门机场大巴站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管控。开展联合执法行动63次,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外宣传21次。查扣处罚各类违规车辆705辆(“黑车”13辆、违规出租汽车112辆、“摩的”580辆),训诫102人,有力震慑非法营运行为,客运站场周边秩序有较大改观。

【交通设施监管】

照莲湖区政府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缓堵保畅工作总体部署,莲湖区中小企业促进局牵头,组织各街办和相关单位认真开展辖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指示牌与地标线、隔离护栏、地铁站、公共自行车站、公交站牌及候车棚等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监管工作。各街办城市管理部门组织人员排查各自辖区存在问题,并确定1名联络员每周收集汇总后上报莲湖区中小企业促进局,莲湖区中小企业促进局于每月25日汇总各街办及相关部门的信息并上报市交通运输局,由市交通运输局统一协调处理。全年共发现汇总上报各类问题及建议64个,其中有关交通设施意见建议16条。通过开展交通设施监管,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交通设施完好率明显提高,进一步保障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方便广大市民出行。

2015年6月29日,西安市莲湖区交通运输局开展安全生产宣传

【安全生产】

莲湖区中小企业促进局着力抓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一是强化安全责任落实。2015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局与局机关各科室、区交通运输管理站签订安全“一岗双责”责任书,区交通运输管理站与管理的企业分别签订安全承诺书,将任务层层分解、逐级传递,把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二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按照市、区有关部门部署,分别开展安全生产“铁拳执法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交通行业火灾防控专项整治、“一打六治”(打击客车客船非法营运行为,整治无证经营、整治超范围经营、整治挂靠经营、整治客车超速超员、整治疲劳驾驶、整治长途客车夜间违规行驶。)、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攻坚行动等6次专项整治行动。三是抓好重要节点的安全工作。逢节假日及重要时段,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和督查方案,加大对企业、车辆的安全检查督查力度,确保重要节点时段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四是强化应急管理和值守。及时修订《莲湖区中小企业促进局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交通、安全、维稳)》和《莲湖区中小企业促进局货物运输应急动员预案》,增强事故抢险的组织指挥、救援能力,确保发生突发事件能快速反应,信息报送及时,应急处置有力。五是开展安全生产宣传。要求各客运站通过广播、横幅、电子屏等方式,宣传安全生产。6月17日“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组织人员在城西客运站以“深入开展‘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为主题进行集中宣传。

【问题与不足】

一是客运站场周边秩序整治工作中,客运站周边车辆乱停放,两轮三轮“摩的”及“黑车”等乱象反复反弹。二是行业执法方面,运政执法人员和信息化执法装备严重不足,无法在现场查询车辆相关信息,对伪造、变造证件,未维护和检测的运输车辆无法现场认定,通常需要返回单位查询,工作效率不高。三是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客运站及交通运输个体经营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四是交通运输秩序仍需不断完善。非法营运现象、班线客车违规经营行为仍然存在,市民文明出行意识亟须提高。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