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与希尼诗歌认知比较研究
- 李昌标
- 966字
- 2020-08-29 04:06:33
2.1 理论概说
概念合成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尤其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的一种认知过程,是对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23),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其形成历经三个重要阶段:
该理论的源头,是Lakoff&Johnson(24)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主张隐喻是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结构映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这一崭新的隐喻思想使不少学者开始对以往各种阐释隐喻的理论进行反思,并且着手探究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特别是隐喻的意义建构(meaning construction)与推理机制(reasoning mechanism)这一被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25)。
该理论的雏形,是心理空间理论(mental space theory),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的《心理空间》(26)一书,1994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再版,该理论随《思维和语言的映射》(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27)(Fauconnier 1997)的出版进一步完善。“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构建的小概念包(conceptual packet)”(28)。心理空间是包含一些元素(elements)的集合,它可建立起一系列的概念,如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counterfactual)、位置、现实等。我们在思考和交谈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进行跨空间映射(cross-space mapping),既描述认知冰山露出水面一角的可显性的语言意义,又揭示思维和言语过程中的动态映射意义。
该理论的完善,是概念合成理论,集中体现在Fauconnier&Turner于2002年合著的《我们思维的方式》(The Way We Think)(29)这本专著里。他们认为,概念合成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认知机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常常隐匿于语言运用的幕后,不易为人们所察觉;认知语言学的根本性任务之一,就是要发掘概念合成过程中的各种原则和机制。建构性原则(constitutive principle)包括输入空间(input space)之间的映射、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输入空间向合成空间(blend space)的选择投射(partial or selective projection),以及“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扩展(elaboration)”三机制凝练产生的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管制性原则(governing principle)具体表征优化新显结构的各种策略和关系,犹如条条网线连通双域、多域心理空间,限制并推动了双域网络合成(double-scope network)、多域网络合成(multiple-scope network)(30)。不论是建构性原则还是管制性原则,其中心目标就是获取具有“人类尺度(human scale)”的概念合成,即在人类易于理解的熟知框架中具有直接的感知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