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针织服装的起源与发展
一、针织物
早期针织采用两根针进行手工编织一直沿用至今。《圣经》中曾提到,耶稣被捕时身上穿的便是无缝合线的针织长衫,所以在两千多年前就有针织物的记录。而得到世界公认的最早的针织物为埃及出土公元前256年的针织物。早期针织物主要为头巾、围巾、长筒袜、帽子、手套等。
二、针织机
世界上第一台针织机于1589年由英国牧师威廉·李发明的手摇袜机,效率是手工编织的10倍,从此针织生产由手工作业逐渐向机械化发展。后来陆续有人发明出各种有关的针织机器:
1758年,斯特鲁特研制出罗纹机。
1769年,克兰和波特研制出经编机,并于1775年获专利。
1817年,英国的马歇·塔温真特发明针织机和带舌的钩针,使欧洲的袜业迅速得到发展,从手动式发展成为自动式生产。
1820年,法国约塞尔·贾卡发明“贾卡”装置即贾卡技术。
1884年,“贾卡”装置用在拉舍尔(Raschel)经编机上。
1908年,出现第一台棉毛机。
三、我国针织工业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针织工业的发展
1982年,在湖北江陵马山砖瓦厂出土的真丝针织绦,经考古学家确认,为公元前300年左右战国中晚期的手工编织针织品。公元3世纪初,魏文帝曹丕之妃织的成形袜子是我国成形针织物的最早记载。
(二)我国近代针织工业的发展
我国古代封建统治阻碍了针织科学技术及工业的发展,以至于针织一直是以手工编织为主。1896年,在上海建的第一针织内衣厂是中国最早的针织厂,标志着我国针织工业的开始。
(三)我国现代针织工业的发展
解放初期,我国针织服装以内衣为主;20世纪60年代中期,化纤工业的迅速发展及针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针织服装的发展奠定基础;20世纪70年代,服装市场领域呈现出向针织服装发展的趋势,1973年,上海生产的针织锦纶外衣,符合“以化纤代棉”的发展方向,服用性能优良。针织面料在家居、休闲、运动服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开发在整个服装的生产和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针织服装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在国际上针织品贸易总量已占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总量的1/3,针织物及针织服装需求增长明显高于机织物及机织服装。开发功能性、保健性、装饰性、环保型的针织产品、精品去参加国际竞争,培育国际名牌,全面提高出口附加值和竞争力,是国内针织工业的发展趋势。
1.针织内衣由实用型向时装型、保健型发展
以前的针织内衣款式单一,面料为纯棉,不够贴身,外穿服装不好搭配。近年来,针织内衣开始由实用型向时装型和保健型发展,首先进行针织面料开发,使天然纤维的织物风格“合成”化,合成纤维的织物风格“天然”化,各种风格相互借鉴、渗透,大大丰富针织织物的表现力。故对针织内衣面料的开发是近年服装面料设计者的课题。
2.提高针织服装的后整理技术,提升针织服装的档次
(1)开发高档弹力针织面料,生产具有国际水平的针织运动服、休闲服、内衣及服装饰品替代进口。
(2)针织面料使用新型原料,包括高支纱、天然彩色棉纱以及功能性、保健型化纤等。
(3)利用改性天然纤维生产高档内衣,如变性棉纱、凉爽麻纱、仿羊绒超柔软棉质内衣等。
(4)采用先进的染整后整理工艺,如流程短、低浴比棉针织品处理工艺、无公害染色技术等;绒类整理、磨毛轧光、丝光烧毛、涂层热复合及棉针织物松弛整理、开幅和平幅整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