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经验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其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为中国物流发展提供了原动力,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中国物流发展创造需求拉力,政策引导为中国物流发展提供助推力,不断创新为中国物流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物流业将加快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更高水平上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打造世界物流强国。

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经验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物流发展的原动力

中国现代物流产业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改革开放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我国物流业从运输、仓储、流通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出发,政府部门不断简政放权,推行政企分开,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物流业治理逐步向“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市场机制转变,激发了物流市场活力,大大地提高了物流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物流业的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更大地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及政府在物流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以及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了物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

与此同时,中国物流市场向外资开放,外资物流企业深度嵌入全球化生产、流通、消费的供应链体系中。我国物流业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开放引进、吸收再创新,中国的物流业发展直接与国外接轨,一些技术和装备处于世界领跑水平(39)

(二)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中国物流发展创造需求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1978—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78.7亿元增加到900309亿元,年均增长14.7%,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进出口总额从355.0亿元增加到305050亿元,年均增长18.4%,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工业增加值由1622亿元增加到305160亿元,年均增长14.0%,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2008—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从3.14万亿元增加到31.63万亿元,年均增长26.0%,网上零售规模从0.13万亿元猛增到9万亿元,年均增长52.8%,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大国。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为我国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1991—201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从3.02万亿元增长到283.1万亿元,增长了92.7倍。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重心由生产端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方向转移,制造业物流的专业化程度高、运作非常复杂,对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产生了迫切需求,促进了我国家电、装备制造、化工、服装等专业化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此外,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物流需求在物流时限、物流质量以及物流安全等方面的专业化要求更高,促进了快消品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的快速发展。

(三)政策引导为中国物流发展提供助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关键发展时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指导物流业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物流宏观政策为导向,以物流行业政策和行业物流政策为骨架,以物流基础设施政策和物流配套环境政策为支撑的物流政策体系(40),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自2001年我国出台第一份有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以来,我国物流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效解决了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此外,一系列总体规划和专业物流规划的出台,明确了我国物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和发展方向,描绘出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尤其是我国第一部物流业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更是帮助我国物流业顺利度过了国际金融危机。

(四)不断创新为中国物流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创新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流业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成效显著,为物流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首先,管理体制创新。我国综合15个部门和单位创造性地建立了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改善了物流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高度集权、条块分割、难以协调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物流全面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其次,技术创新。我国始终坚持高新技术的吸收引进与自主研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应用于物流产业,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一批高科技物流装备投入使用,成为我国物流业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重要依托。最后,模式创新。供应链思维不断深入,借助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等经济模式,基于“互联网+物流”“互联网+供应链服务”的平台运营与共享服务模式不断涌现,对中国物流实现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物流业的未来展望

(一)新发展理念将统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2015年,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新时期中国物流业也将在贯彻这一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创新,是新时期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未来,我国物流业将从战略创新角度夯实我国全球供应链战略,从技术创新角度推动物流进入数字供应链时代,从模式创新角度进一步提升资源整合度、产业融合度、企业集中度,从制度创新角度加强市场监管,从文化创新角度创新物流企业人本文化。

二是协调,是新时期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手段。未来,我国将注重协调城乡物流、区域物流、国内外物流、实体物流与虚拟物流、生产性物流与生活性物流之间的关系,以及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关系等。

三是绿色,是新时期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是未来物流发展必然要求,包装回收、污染处理等将成为关注重点。

四是开放,是新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未来,我国将继续推动物流企业“走出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依靠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战略,互联互通、取长补短,创建全球物流命运共同体。

五是共享,是新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未来,我国物流将通过共享方式,发展物流平台经济、供应链金融、无车承运、共同配送等,实现从外向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41)

(二)中国物流将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物流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快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物流业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实现物流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水平,增强实体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提升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从以下六大方面,共25个领域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一是构建高质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包括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加强联运转运衔接设施短板建设、完善城乡消费物流体系和建立资源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二是提升高质量物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包括促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推动物流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慧化水平以及发挥物流对农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三是增强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发展物流新服务模式、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行动、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促进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加快国际物流发展、加快绿色物流发展以及促进标准化单元化物流设施设备应用。四是完善促进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包括深化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铁路货运服务提质增效、降低车辆通行和港口物流成本和提升城市物流管理水平。五是建立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包括完善现代物流业统计制度、健全物流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物流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以及健全完善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六是健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包括创新用地支持政策和加强投融资支持方式创新。

(三)物流业将在更高水平上支撑中国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物流产业将呈现出新的特点,未来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以更高水平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物流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引领性地位。

一是物流发展将促进我国制造强国建设。未来,我国制造业将面对全球化的原料采购、全球化的生产力布局、全球化的产品营销要求。未来,物流企业将在关键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资源掌控,与制造业共同实施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有助于中国建立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高效配置全球化资源,提高全球竞争力,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二是物流将保障民生服务质量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提供更新、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未来物流业将通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促进多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推动农产品、食品、医药、社区、城市配送等民生物流实现高效精准,提高民生服务质量。三是物流发展将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未来,我国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国际物流发展,加快物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国际物流网络的战略性布局,加快两个市场资源集聚整合与国际间互联互通,促进高水平的对外贸易发展,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四是物流升级助力经济活动降本增效。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未来,我国将加快推动国家、区域、城市群、城市、城乡等多维尺度上物流服务网络的构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发达的服务组织和要素聚集平台,为经济要素的高质量、低成本、跨国界流动提供服务支持和聚集、辐射引领作用。


(1) 本研究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国物流业绿色增长的效率评估与转型路径》(项目编号:18YJA790080)资助。

(2) 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社会物流总费用的统计数据起始于1991年。

(3) 《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关于物流业增加值的统计只公布到2013年。

(4)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2013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EB/OL].[2019=06-01].http://www.clic.org.cn/wltjwlyx/226760.jhtml.

(5) 2006年及以前为邮政特快专递,2007年起为规模以上(年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

(6) Armstrong & Associates, Inc.. Global Logistics Costs and Third-Party Logistics Revenues(US$Billions)[EB/OL].[2019-05-10].https://www.3plogistics.com/3pl-market-info-resources/3pl-market-information/global-3pl-market-size-estimates/.

(7) “五纵”指黑河至三亚、北京至上海、满洲里至港澳台、包头至广州、临河至防城港等五条南北向综合运输通道;“五横”指天津至喀什、青岛至拉萨、连云港至阿拉山口、上海至成都、上海至瑞丽等五条东西向综合运输通道。

(8)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年统计公报[EB/OL].[2019-04-10].http://wap.china-railway.com.cn/cpyfw/tjxx/201904/t20190410_93078.html.

(9)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长期铁路网规划[EB/OL].[2019-03-01].http://www.china-railway.com.cn/zgsgk/fzgh/201607/t2016071959145.html.

(10) “五纵”由五条自北向南纵向高等级公路组成,包括同江—三亚、北京—福州、北京—珠海、二连浩特—河口、重庆—湛江;“七横”由七条自东向西横向高等级公路组成,包括绥芬河—满洲里、丹东—拉萨、青岛—银川、连云港—霍尔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衡阳—昆明。

(11) 2004年由国务院审议通过的,规划期为30年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络相结合的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

(12) 港口圈.2018年度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TOP120[EB/OL].[2019-04-12].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c1MTQyOQ==&mid=2650558991&idx=1&sn=a059b91943bc9a7fbc04f769630b887f&chksm=883c5c65bf4bd5737182ab0bbf598e054a0ebab8fc3e2606d37b3f2f3ef01775d5b02c5a23a4&scene=0&xtrack=1#rd.

(13) “两横”指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一纵”指京杭运河;“两网”指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十八线”指岷江、嘉陵江、乌江等长江水系“十线”,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等珠江水系“三线”,淮河、沙颍河等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二线”,黑龙江、松花江等黑龙江和松辽水系“二线”以及闽江。

(14) 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内河航道分为七个等级,其中一级航道可通航3000吨,七级航道可通航50吨。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的通知[EB/OL].[2019-03-02].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812/t20181224_923400.html.

(16) 崔忠付.2018中国冷链物流回顾与2019展望[EB/OL].[2018-12-03].http://www.chinawuliu.com.cn/lhhkx/201812/03/336799.shtml.

(17)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2018)》发布[EB/OL].[2019-03-01].http://www.chinawuliu.com.cn/wlyq/201807/30/333349.shtml.

(18) 中国一带一路网.数说“一带一路”成绩单[EB/OL].[2019-2-18].https://www.yidaiyilu.gov.cn/jcsj/dsjkydyl/79860.htm.

(19) 财新网.报告:剖析中资海外港口投资案例如何管控风险[EB/OL].[2019-4-27].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2019-04-20/101406492.html.

(20) 搜狐网.海外仓布局全球,京东物流让世界触手可及[EB/OL].[2019-4-27].http://www.sohu.com/a/234035833_99967243.

(21) 中国一带一路网.数说“一带一路”成绩单[EB/OL].[2019-2-18].https://www.yidaiyilu.gov.cn/jcsj/dsjkydyl/79860.htm.

(2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何黎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物流强国而努力奋斗[EB/OL].[2019-03-06].http://www.chinawuliu.com.cn/lhhkx/201811/26/336601.shtml.

(2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发布第二十七批A级物流企业名单的通告[EB/OL].[2019-02-21].http://www.chinawuliu.com.cn/pgb/201901/29/338285.shtml.

(24) 财富中文网.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EB/OL].[2018-07-19].http://www.fortunechina.com/fortune500/c/2018-07/19/content_311046.htm.

(25) Armstrong & Associates, Inc.. Global logistics costs and third-Party logistics revenues[EB/OL].[2019-02-1].https://www.3plogistics.com/3pl-market-info-resources/3pl-market-information/aas-top-50-global-third-party-logistics-providers-3pls-list.

(26) Transport Topics. Top 50 Global Freight[EB/OL].[2019-03-03].https://www.ttnews.com/top50/globalfreight/2018.

(27) Transport Topics. Top Ocean Freight Forwarders[EB/OL][2019-04-27].https://www.ttnews.com/top50/oceanfreight/2019.

(28) Alphaliner. Alphaliner TOP 100[EB/OL].[2019-03-02].https://alphaliner.axsmarine.com/PublicTop100/.

(29) 2018年的统计数据主要源于《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铁路货车拥有量的数据源于国家铁路局发布的《2018年铁道统计公报》,其余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相关数据计算而得,1978年的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营运载货汽车吨位数的统计数据始于1986年。

(30)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2018年工业车辆市场概况[EB/OL].[2019-03-06].http://www.chinaita.org.cn/news_detail/newsId=2726.html.

(31) 王之泰.中国“物流”的三十年[J].中国流通经济,2014(12):8-12.

(32) 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3) 侯云春,欧晓理,张广文.试论中国流通产业化道路[J].中国物资,1993(02):7-14.

(34) 国务院.《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EB/OL].[2016-12-29].http://www.gov.cn/zhengce/2016-12/29/content_5154095.htm.

(35) 国务院.《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EB/OL].[2018-06-28].http://www.gov.cn/xinwen/2018-06/28/content_5301884.htm.

(36) 丁俊发.加入WTO与中国物流市场[J].中国流通经济,2002(01):9-12.//国务院.《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EB/OL].[2018-06-28].http://www.gov.cn/xinwen/2018-06/28/content_5301884.htm.

(37) 丁俊发.不能忘记[N].现代物流报,2018-11-21.

(38) 丁俊发.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与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4):3-17.

(39) 王文举,何明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物流业发展轨迹、阶段特征及未来展望[J].改革,2017,285(11):23-34.

(40) 王玲,蒋笑梅,贾凯杰.两岸物流政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41) 丁俊发.改革开放40年中国物流业发展与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