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后记

作为一个军旅作家,怎么关注起疫苗来了呢?是因为几个有关疫苗的负面新闻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强烈的好奇心和对新闻的职业敏感,促使笔者思考:中国的疫苗是从而来?研制和生产疫苗的是什么人?我国的疫苗水平究竟如何?真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吗?许多过去令人闻之色变的传染病现在没有了,是怎么让它销声匿迹的?然而,笔者发现公开出版的相关书籍非常之少,而网上的一些东西要么不可轻信,要么是艰深难懂的专业论文。恰在这时,中国生物正在筹备百年庆祝活动,公司党委书记朱京津是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前与笔者有点神交,他专程到解放军报社,给笔者简要介绍了相关情况。笔者这才知道中国疫苗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我国消灭天花、消除脊髓灰质炎和控制其他传染病都是国产疫苗的功劳。而迄今为止,这方面的介绍很少而且非常零散,特别是还没有一本用纪实体裁来写中国疫苗的历史和疫苗专家们事迹的书(只有一部未公开出版的专业性的《中国生物制品发展史略》)。于是笔者脑袋一热,决心写一部中国百年疫苗的书,说干就开干了。

中国生物是我国生物制品的“国家队”。事实上,中国生物的百年史就是中国疫苗的百年史。因此,笔者把视角聚焦在中国生物上。

本书以中国生物制品史的时间轴来结构,但不是一部疫苗通史,更不是一部疫苗技术史,不可能把所有生物制品及其研制者都囊括其中,只能选择中国防疫史和疫苗史上的重大事件来写,选择为消灭或控制主要传染病起了关键作用的疫苗及其研制者来写。有的疫苗,如黄热病疫苗的技术含量很高,而且是世卫组织认可在全球使用的疫苗,但因为我国没有黄热病,只给出国到疫区去的人员接种,所以只能割爱。另外,因本书是一本报告文学作品,必须写人,写故事,有的人也许有很大贡献,却因包括作者采访不充分在内的种种原因,没有找到故事,故不能展开描写,只好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了!”总之,本书肯定挂一漏万,缺憾很多,但如能让读者一睹疫苗科学家的风采,了解我国生物制品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就算没做无用功。

在本书的采写过程中,中国生物给笔者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为方便采访,中国生物党群工作部主任陈键按党委书记朱京津的要求,专门做了安排布置,要求所属单位按笔者列的《采访提纲》,逐一通知到拟定的采访对象,请他们预做准备,从而使采访畅行无阻且迅速高效。此前,为抢救史料,中国生物党群部曾录制、整理了一批老专家的口述历史资料,他们将原始录音记录完整无缺地提供给了笔者;在中国生物百年庆祝活动中,各所属单位深入搜集、编写史料,经杨鸿汇总整理后,也交给笔者做参考,让笔者无以言谢。进入写作阶段后,中国生物所属北京国药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笔者提供了办公室,并派谷欣娟给笔者当助手,负责文字输入、核对资料、编写目录和初校等方面的工作。她尽职敬业,一丝不苟,没有她的帮助,本书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成篇。有时为了弄清一个事实,笔者往往几次三番地打扰一些科学家,有时会提出一些非常无知的外行问题,他们都不厌其烦地给笔者作详细解答。原北京生研所脑炎室主任丁志芬是研制乙脑疫苗的大功臣,已80多岁,视力不济,但先后四次给笔者更正事实,并先后三次为笔者修改文稿。此外,还有许多帮助过笔者的人,恕不一一列名了。笔者在此一并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笔者在本书写作前对疫苗研制是个“白丁”,连许多专业名词都不懂,虽借助《辞海》和一些专业工具书恶补了有关知识,并在采访中不断求教,但外行毕竟是外行,正像丁志芬在被笔者多次打扰后所感叹的:“真是隔行如隔山啊!”本书中的外行话甚至谬误之处一定不少,请方家不吝教正。谢谢了!

2019年10月5日定稿,谨记于北京三间房(7月1日草稿,8月7日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