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 histones 核心组蛋白

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小体,由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构成,后者包括H1/H5、H2A、H2B、H3及H4。其中H1和H5为连接组蛋白,各两分子H2A、H2B、H3和H4共同构成八聚体的核心组蛋白,由147bp的DNA以左手螺旋的形式缠绕该核心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小体核心颗粒之间再由DNA(约60bp)和组蛋白H1构成的链接区连接起来共同形成DNA串珠样结构。核心组蛋白是高度保守的蛋白,含大量带正电荷的精氨酸和赖氨酸,分子中的正电荷使组蛋白凭借静电引力与DNA双螺旋非特异结合,这是组蛋白得以将DNA双链分子构建成核小体的重要力量。核小体的核心组蛋白完好时阻抑TBP(TATA-box binding protein)或TFIID与DNA结合。每种核心组蛋白均有两个结构域:一个为带有组蛋白折叠基序的羧基末端结构域,与组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及缠绕DNA有关;另一个为氨基末端结构域,位于核小体外,可与其他调节蛋白和DNA作用。此末端富含赖氨酸,是乙酰化的位点。染色体上各区域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不同,其乙酰化程度与转录活性密切相关,一般转录活跃区的核小体组蛋白呈现高度乙酰化。组成核小体的组蛋白核心部分状态大致是均一的,游离在外的N-端则可进行多种修饰,发挥基因调控作用,包括乙酰化修饰以及磷酸化、腺苷酸化、泛素化、ADP核糖基化等修饰方式。因此组蛋白修饰可能是更为精细的基因表达方式,对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其含义与histones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