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鳖虫

(异名:灰鳖虫、土鳖虫、簸箕虫)

【学名】Eupolyphaga sinensisWalk.

【科属及形态】节肢动物,隐翅虫科,蟞属。名虻虫,俗称土鳖。体长寸许,前狭后阔,色灰褐或黄褐,大小不等,背有横纹错起。伏居灰土中,善攻隙穴,伤之不易死。凡米糠及碓臼仓下、灶脚、面铺、墙壁下土中潮湿处有之,昼伏夜出。10月间采集供药用。

【产地】我国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

【成分】地鳖虫含挥发油,主成分为萘、脂肪醛、芳香醛等。

【性味】性寒、味微咸,有毒。

【效用】1.为通经催乳、镇痛散瘀药。治跌打损伤、子宫内膜炎、月经困难等。

2.用于瘀血腹痛、妇人月经闭止、肌肤甲错之干血痨症。

【用量及用法】内服一日量3~6g,作丸剂。外用:取鲜者捣烂敷患部。本品有毒性,务必在医师严格指导下使用。

【附方】1.地鳖虫30个(炒去足),桃仁100g(研如泥),红花100g,丹参100g,大黄50g,各研细末拌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回3g,一日二回,温开水送服。(治慢性子宫内膜炎、月经困难、痛经等。编者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