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庄的祝员外有个小女儿,名叫祝英台,生得十分聪明伶俐,从小被祝员外当作掌上明珠宠爱。
祝员外读书时,祝英台喜欢趴在他膝上识字,祝员外发现女儿对读书很感兴趣,便专门请了先生来家里教她。
时间一晃,祝英台长到了十六岁,她看到同龄的男子都带着书童出门求学,去书院读书,便央求父亲也送自己去书院读书。
祝员外不答应,说:“哪有女孩子上书院的?你就在家学学女红,等爹爹给你找一门好亲事,嫁个好郎君。”
“我不想嫁人,我想读书。”祝英台跺脚。
可是,不管祝英台怎么说,祝员外就是不肯送她去书院读书,还把之前拿给祝英台的书都收走了,并将她锁在房中,让她反思。
丫鬟锁心安慰祝英台说:“小姐,读书多累呀,那么多字,看得眼睛都酸疼了,不如我们去阁楼上看看花园里的景色吧?”
祝英台被锁心搀着上了阁楼,她站在窗前,看着后花园里姹紫嫣红的花朵竞相绽放,蝴蝶和蜜蜂在花蕊上飞舞,采蜜。
“唉,要是我像蝴蝶那样有双翅膀就好了,这样爹爹就关不住我了。”祝英台想着想着,忽然想到了一个去书院的好办法。
当天夜里,祝英台让锁心去偷拿了两套小厮的衣服,她和锁心一人一套穿上,女扮男装,打算从花园的后门溜出去。
锁心有些担心,说:“小姐,我们偷偷离开家,老爷会担心你的。”
祝英台拿起行李,说:“不会的,我已经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和我去书院求学,让他无须挂念。信放在书房门口,爹爹明日一早就会看到。”
锁心还是不放心,说:“可是,书院里都是男子,万一被他们发现我们是女子怎么办?”
祝英台看着镜子中穿男装的自己,自信地说道:“我们小心些,不会被发现的。好了,时辰不早了,我们赶紧出发吧。”
就这样,祝英台带着丫鬟锁心离开家,准备去距家二百多里的书院读书。赶往书院的路上,祝英台十分雀跃,她第一次出远门,觉得看什么都新奇,一边玩,一边赶路。
路程走了大半,突然天降大雨,祝英台主仆二人被淋得浑身湿透。锁心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亭子说道:“小姐,我们去亭子里避避雨吧!”
二人跑进亭子里时才发现,亭子里有一个俊秀的书生,还有一个活泼的书童。书生坐在石凳上看书,见到祝英台二人,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书童十分热情,他招呼锁心坐到他身边,拿出干毛巾帮锁心擦脸,说:“赶紧把湿衣服脱了吧,不然会感染风寒的。”
锁心有些吓到了,转头向祝英台求助:“小姐——”
祝英台忙给锁心使眼色,笑着说道:“又犯糊涂了,小姐在家里呢,你唤她作甚?”
锁心知道自己失言,低着头,小声说道:“公子,我们还是赶紧上路吧,天色已经不早了。”
坐在石凳上的书生放下手里的书,开口说道:“看样子,雨快要停了,等雨停了,再赶路也不迟。”
“是啊,是啊。”祝英台连忙应道,她笑着对书生说道:“我这个书童第一次跟我出门,她胆子小,总说错话。刚才她口中的小姐,是我家中的九妹。他在家中就常唤九妹作公子,唤我作小姐,公子不要介意。”
“不碍事的。”书生接着捧起书。
祝英台问道:“公子这是要去哪里?”
“我们公子要去书院读书,再往南走二十里就到了。”书童抢着回答。
锁心也忙说道:“我们小——公子也要去那座书院读书。”
小书童和锁心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祝英台拱手向书生道:“我叫祝英台,以后我们就是同窗了。”
书生还礼,说:“在下梁山伯。”
祝英台和梁山伯相谈甚欢,相见恨晚。祝英台提议:“我们如此投缘,今后又会成为同窗,不如结拜为兄弟吧?”
梁山伯笑起来,说:“我无兄弟姐妹,如果能和你结成兄弟,实在是幸事。”
二人在亭子里磕头结拜。梁山伯比祝英台大一岁,祝英台叫他“梁兄”,梁山伯叫祝英台“祝弟”。
等雨停了之后,一行四人前往书院。在书院读书的日子里,祝英台和梁山伯朝夕相处,渐渐对善良勤勉的梁山伯暗生情愫。但梁山伯一直以为祝英台是男子,只是把她当作义弟照顾。
祝英台试探梁山伯说:“出来这么久,很是想念家中的九妹。她本想同我一起来书院,但是爹爹不许,说女子无须读书,不准她与我同行。”
梁山伯表示惋惜,说:“女子读书有什么不可以?男子可以读书,女子也可以,这世上对女子实在有太多不公平。”
听到梁山伯这样说,祝英台心里很高兴,她接着问道:“不知梁兄家中可曾为梁兄定下亲事?”
梁山伯摇头说自己家境贫寒,没有媒人愿意为他说媒。
祝英台说:“我家九妹品貌俱佳,如果梁兄愿意,我愿意为你二人牵这根红线,梁兄觉得如何?”
梁山伯红了脸,说:“祝弟一表人才,家中妹妹想必也是极其聪慧美丽的,只是我家实在贫寒,与你家门不当户不对,这门婚事只怕难成。”
听到梁山伯愿意,祝英台按捺住心中喜悦,拍着胸脯保证,说:“九妹知书达理,不是嫌贫爱富之人,她若见到梁兄,一定也是喜欢的。我父亲叫我过几日回家,到时候,我便将这事如实告诉父母双亲,让他们为九妹做主。”
“贤弟费心了!”梁山伯谢过。
祝英台离开书院那天,梁山伯前去送她。经过一个池塘时,祝英台指着水面上的鸳鸯说道:“梁兄,你看,你我就像是这鸳鸯一样成双成对。”
梁山伯摇头,说:“祝弟,你这个比喻不恰当,夫妻才能比作鸳鸯呢。”
祝英台叹气,说:“梁兄,你可真是个书呆子!”
来到二人初次相见的亭子,梁山伯要返回书院了,祝英台提醒他,千万不要忘记七夕之时,去祝家向九妹提亲。
“我一定准时去!”梁山伯辞别祝英台后,回到书院。
师母在他房门口等他,问:“山伯,什么时候去英台家提亲?”
梁山伯一惊,没想到祝英台也将此事告诉了师母,说:“七夕便去向英台九妹提亲。”
“呆子,英台哪里来的九妹?九妹就是英台,英台就是九妹。”师母笑梁山伯傻,和祝英台同窗三年,每日朝夕相伴,居然没看出祝英台是女子。
“什么?祝弟是女子?”梁山伯不敢相信。
师母拿出一块玉佩,梁山伯认得那是祝英台整日挂在腰间的饰物。师母将玉佩交给梁山伯,说:“英台离开之前,将玉佩交给我,求我为你二人做媒,这个就是她给你的信物,现在我交给你。”
师母一早就识破了祝英台的女子身份,只是一直没有说破,也早已看出祝英台对梁山伯心生好感,所以,当祝英台来找她做媒时,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看着手中的玉佩,梁山伯心情复杂,只恨自己眼拙,相处了这么久,竟然没看出祝英台是女子,难怪她刚才用鸳鸯作比,原来是在暗示自己。
谢过师母后,梁山伯便离开书院,回到家中将这件事情禀明母亲。
母亲听后也十分高兴,让梁山伯准备厚礼,去祝家提亲。
可是,当梁山伯来到祝家时,祝员外却不许他进门,说祝英台已经许配给马家,让梁山伯赶紧离开。
原来,祝员外以身体健康欠佳为由,骗祝英台回家,之后便不许她再去书院,让她嫁给有权有势的马家公子马文才。
祝英台不肯答应,祝员外便将她锁在房中。祝英台心中牵挂着梁山伯,整日以泪洗面。
梁山伯满心欢喜地来提亲,却得到这样一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他恍恍惚惚地离开祝家,回到客栈之后便一头栽倒在地,卧床不起。没过几天,梁山伯便重病而死。
客栈老板可怜他,将他埋在郊外。
锁心得知了梁山伯死去的消息,告诉了祝英台。祝英台听后悲痛欲绝,一心要追随梁山伯而去。
马家来迎亲那天,祝英台穿着嫁衣,戴着凤冠,坐上了大红花轿。当花轿行至梁山伯墓前时,祝英台跳出轿子,直奔梁山伯坟墓而去,只见梁山伯的墓前裂开一条缝隙,祝英台纵身跳入其中。
轿夫想上前阻拦,突然狂风大作,刮得他们睁不开眼睛。等风停下之后,祝英台已经不见了踪影,而梁山伯墓前的缝隙也已经合拢了。
过了一会儿,从梁山伯坟墓中飞出一对蝴蝶,它们在阳光下翩翩飞舞,自由自在,再也不分开了。
这两只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