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越婢加半夏汤

【原文汇要】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13)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原文释义】

越婢加半夏汤主治壅热迫肺之肺胀。症见咳喘,胸满气促,目如脱状,脉浮大。治当辛凉开泄,散泄迫肺之壅热。方中用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三药同用,三辛相合,其辛散之力大增,寒温相抵,性转辛凉,不似单用辛温有助热化火之虞;用甘草、生姜、大枣,振奋中焦营卫化源,为发越壅热之要;伍半夏降逆下气化痰。

【文献概况】

设置关键词为“越婢加半夏湯”“越婢加半夏汤”,检索并剔重后,得到239篇相关文献,其中CBM、CNKI、VIP、WF分别为1篇、216篇、11篇、11篇。初步分类:临床研究18篇(7.5%)、个案经验12篇(5.0%)、实验研究1篇(0.4%)、理论研究174篇(72.8%)、其他34篇(14.2%)。在个案经验文献中,越婢加半夏汤及其加减方的医案有14则。

【文献病谱】

1.临床研究文献

共涉及4类病症系统、7个病症(表7-13)。

7-13 越婢加半夏汤临床研究文献病症谱

西医病症系统中,呼吸系统疾病在病症种类与文献数量上均居首位(图7-8)。各系统病症中,频数位居前列(至少为4)的病症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

7-8 病症(证)种类及文献数量分布图

2.个案经验文献

共涉及2类病症系统、6个病症、14则医案(表7-14)。

7-14 越婢加半夏汤个案经验文献病症谱

3.比较研究

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比较,两者在文献和病症数量上,呼吸系统疾病均居首位,是共有高频病症系统。在具体病症上,哮喘是共有的高频病症。

【证据分级】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

截至目前,越婢加半夏汤及其加减方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为:B级3篇、C级12篇、D级3篇。详细情况见表7-15。

7-15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分布情况

【证据示例】

1.呼吸系统疾病

(1)哮喘(未特指)

B级证据1篇,C级证据1篇。

越婢加半夏汤加味对照氨茶碱联合抗生素治疗哮喘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疗效优势(C)

付国春等[1]实施的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为110例。试验组、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用加味越婢加半夏汤:炙麻黄6g,生石膏、生山药各15g,麦冬12g,清半夏、牛蒡子、玄参各9g,生甘草5g,大枣3枚,生姜3片。每日1剂,分2次服用,1周为1疗程。若症状改善,生石膏和麻黄用量可减半,余药不变,继用。对照组用氨茶碱0.1g,1日3次,配合抗生素使用。两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70,95%CI(1.32~2.19),P<0.0001,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半年未复发。好转:症状消失,3个月内复发。有效:症状有改善。无效:症状未有改善)。

【证据荟萃】

※Ⅱ级

越婢加半夏汤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未特指)等。

《金匮要略》原文中以本方治疗饮热迫肺的肺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肺气胀满,上逆喘咳,胸满气促,两目胀突如脱,脉象浮大有力等。高频病症哮喘(未特指)在某阶段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可与之相符。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均支持呼吸系统疾病是其高频率、高级别证据分布的病症系统。哮喘(未特指)已有1项B级证据,1项C级证据。

※Ⅱ级

越婢加半夏汤加味对照氨茶碱联合抗生素治疗哮喘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疗效优势。

【参考文献】

[1]付国春,郜启全.加味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哮喘5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