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2014)
- 黄少安 李增刚
- 3671字
- 2020-08-30 02:50:54
第一节 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根据全国、山东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发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本节总结了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增长率
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25 728.8亿元,比上年增长9.7%。纵向比较,相对于过去三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地区增长率有所下降;横向比较,高于山东省9.6%的增长率,高于全国7.7%的增长率,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6%的增长率。表1—1和图1—1给出了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以及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情况。

资料来源: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从表1—1和图1—1可以看出,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明显低于过去三年,稍高于山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也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增长率。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过去三年,是由于全国、山东省2013年的生产总值增长率都低于过去三年,这是由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资料来源:同表1-1。
二、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
由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涵盖了山东省全部海域和临海县市,因此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也就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经济产值。在2006年至2011年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都有关于海洋经济产值的专门信息,包括海洋经济产值、海洋经济各产业的发展情况,2012年和2013年的《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没有这部分内容。根据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达到9 000亿元以上,占全国海洋经济产值的比重在18%左右;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2014年工作会议的数据,201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约占全省GDP的18.1%。(注:参见http://www.hycfw.com/HotFocus/qq/2014/01/14/163656.html。)
表1—2和图1—2给出了2006年至201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海洋经济产值增长率和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增长了2倍多,从2006年的3 002.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0 000亿元;海洋经济产值增长率远高于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海洋经济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到2013年已经达到18.1%,这说明,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迅速,远快于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山东省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

资料来源:2006年至2011年山东省海洋产业产值及增长率来自2006年至201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的海洋经济产值数据来自2013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的海洋产值数据来自http://www.hycfw.com/HotFocus/qq/2014/01/14/163656.html;2006—2010年的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来自201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至2013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来自2013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海洋经济产值增长率根据计算得出;海洋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根据海洋产业产出与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得出。



表1—3和图1—3给出了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与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的总体情况。总体来看,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增长速度快于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速度,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占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占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41%。这说明,山东省海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高。

资料来源:2006年至2011年山东省海洋产业产值及增长率来自2006年至201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数据来自2013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 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来自http://www.hycfw.com/HotFocus/qq/2014/01/14/163656.html;2006—2013年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及其增长率来自各年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占全国海 洋经济总产值的比重根据计算得出。


表1—4和图1—4给出了2006年至201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明山东省海洋经济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远高于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说明海洋经济在山东省的重要性高于全国。

资料来源:山东省的数据来自表1—2,全国的数据:2006—2010年的数据来自《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11—2013年的数据来自《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三、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都比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在各地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中,最高的为东营市,达到11.2%,最低的为滨州市,为9.8%,均高于全国的GDP增长率。这说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经济增长势头良好。从各地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东营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达到155 892元,其次为威海市、青岛市,最低的为潍坊市;潍坊市和日照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山东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七个地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高于全国人均GDP。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来看,青岛市、东营市和威海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山东省的增长率,其他四个地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山东省的增长率。表1—5和图1—5给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数据。


注:(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滨州市只有无棣县和沾化县属于规划主体区,但是县域数据很难找到,只能够用滨州市的数据。(2)威海市的人均地区GDP的增长率为计算结果,在数据来源中说明了计算方法,怀疑不准确。
资料来源:(1)各地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数据来自各地市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数据来自山东省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烟台市、潍坊市、日照市、滨州市和山东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数据来自各市和山东省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青岛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自青岛市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青岛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根据2013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2012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680元)计算得出;东营市、威海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根据GDP总量和常住人口量计算得出,常住人口量来自各地市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根据计算出来的人均GDP和上一年的人均GDP计算得出,上一年的GDP分别来自《东营市统计年鉴(2013)》、《威海市统计年鉴(2013)》;全国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4)》,见国家统计局网站。




资料来源:同表1-5。
四、三次产业结构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地市的产业结构都形成了“二三一”或“三二一”的特征。其中,青岛市在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这说明青岛市正在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进一步发展;其他地市全部都是第二产业占最大比重,并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都在50%以上,说明第二产业在各地市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增长率上来看,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说明第一产业在各地市的地位不断下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地市总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山东省和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相比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六地市(除青岛市外)的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山东省和全国,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低于山东省和全国,这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上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地区。表1—6和图1—6给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的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与产业结构状况。


资料来源:青岛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的数据来自各地市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的数据来自山东省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的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同表1-6。
五、财政收入与支出
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除滨州市外,其他地市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都高于山东省12.3%的增长率。从各地市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速度看,青岛市的增长率最高,为17.7%;东营市的增长率排第二,为15.8%;潍坊市和日照市的增长率位列第三、第四位,分别为15.6%和15.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率青岛市最高,达到32.4%,其次为潍坊市,为16.1%;第三位为日照市,为14.6%。各地市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都高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表1—7和图1—7给出了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体区各地市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


资料来源:全部来自各地市和山东省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同表1-7。
六、物价水平
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的物价水平基本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除青岛市高于山东省外,其他各地市都低于山东省与全国比较,七个地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低于全国水平。表1—8和图1—8给出了各地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资料来源:青岛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滨州市的数据来自各地市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的数据来自山东省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 国的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同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