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落叶果树病虫害诊断与防控原色图鉴
- 王江柱 王勤英 仇贵生
- 359字
- 2025-02-17 15:08:40
斑枯病
【症状诊断】斑枯病又叫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多从葡萄生长中期开始发生。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几个至多个小斑点,红褐色至黑色(彩图6-73);后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1~2毫米(彩图6-74);后期,病斑可数个连片,形成不规则形大斑,外围常有黄色晕圈。圆叶葡萄上的病斑直径可达2厘米,且病部边缘常变厚。叶片上病斑多时,周围组织易变黄色。

彩图6-73 斑枯病为害叶片的叶面初期病斑

彩图6-74 叶背面斑枯病病斑
【病原】葡萄壳针孢霉(Septoria ampelina Berk.et Curt.),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
【发病规律】斑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落叶上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为害。多雨潮湿、树势衰弱是诱发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美洲葡萄品种及圆叶葡萄较感病,欧亚种葡萄免疫。
【防控技术】参照“灰斑病”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