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生气,是一种内伤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想被当作出气筒,但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情时很难控制住怒气。父母看到孩子没有按自己的要求做事,很容易生气;妻子看见丈夫回家后往沙发上一躺,什么也不干,也容易生气;上司看到下属阳奉阴违,自然要发火;下属嫌上司不理解自己,也满腹怨言。身边总是有不少不顺眼、不顺意的事成为我们生气的理由。
当生气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或者终日郁郁寡欢生闷气,或者一点就着火,冲着周围的人乱发脾气,久而久之给自己的心身带来严重的伤害,幸福与快乐不复存在,生活也变得一团糟。我们为之生气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成为生气的理由尚且不论,单就生气的结果来说,它不仅无法改变事情的结果,甚至有可能将事情变得更糟。相反,遇事不生气,多一些包容和忍让,便可化干戈为玉帛。一位禅师正要开门出去时,被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撞碎了眼镜。撞人的大汉刚刚和人吵了一架气还没消,不仅毫无歉意,还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禅师笑了笑,没有说话。大汉好奇地问:“喂!和尚,为什么你不生气呀?”禅师说:“眼镜碎了再换一副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倘若我生气,必然生起事端,就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矛盾化解。若是我早些或晚些开门,就能够避免这场碰撞,说到头来,自己也一样有错。”大汉听后肃然起敬。在禅师看来,眼镜被撞碎并不是什么大事,没有必要生气。禅师在起冲突时没有把错误完全归在对方身上,而是及时反省自己,认为如果自己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开门,也就不会被撞了,既然自己也有错,自然就没有生气的理由了。
如此说来,怒气的源头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于自己的内心。生不生气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内心宽容,不苛责和强求别人,遇到矛盾或冲突的时候能够多自我反省,自然不会生气。很多时候,我们生气往往是由于太过执着于自我的观念,总认为自己是对的,错在别人,所以才会冲别人发火。
自己不气,便没有气,心中无嗔,便是净土。按照佛家的观点:“对愤怒的人,不以牙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胜于自己,而且胜于他人。”学会以豁达的心胸待人处世,不因人之犯己而动气,以祥和慈悲的态度面对一切事、一切人,不含嗔心,不生气,这样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其实,世间之事本无绝对的黑白对错,所有的判断都是我们站在一定的角度上做出的,而这个角度往往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的。因此,起冲突时,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判断事情的对错,尝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思考,多反省自己。
人生就像一座百花齐放的花园,也许总有一朵花不入自己的眼。这朵花如果开在自己家花坛,摘掉便可,可开在他人的花坛就不便下手了。这时候就要想办法抛掉自己对这朵花的厌恶之情。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它不美丽,但是它很芬芳;也许它不娇艳,但是它很纯洁。
同样,每个人对于身边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喜好、观点,如果凡事都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去思考问题,可能百思不解,甚至生气、窝火。但如果换个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便豁然开朗了。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如蹲下来,以平等的角度与孩子谈谈心,了解孩子不听自己话的原因,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也就不会轻易对他们生气、发火;面对不喜欢自己的上司,换个角度,多想想他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在工作上承受的巨大压力,试着理解对方,心中的厌恶和反感之情便会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同情。
如果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他人违反了自己的意愿,不理解自己,并为此生气发怒火,只能让自己更加苦恼,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真正的智者像禅师一样常常自我反省,并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理解他人。他们不在意生活中的屈辱、磨难,看得开,放得下,心中宽阔,天地自宽。他们用一颗宽怀的心化解矛盾与冲突,结下一段段“善缘”,也使自己免受生气等不良情绪对身心的毒害。
有人跟你计较,让他赢便是
愚蠢的烦恼和快乐的智慧都在一念之间,一念觉悟了就生出智慧来,一念愚痴便智慧断绝,生出烦恼。世间事本没有绝对,是好是坏,是有益还是有害,全看自己如何去看待。转念之间如果能够豁然开朗,那么,事情再糟糕也可能变成好事;倘若使自己的念头转入了死胡同,再好的事情只怕也会变得有害无益。
看待事情需要一念之间的智慧,待人也是如此。既然世事无绝对,也就不必处处计较认真。事事都计较的是愚者,马虎一点、糊涂一些的才是真正的智者、赢家。不必太认真,太计较,如果有人和你争论、计较,让他就是。一只蝴蝶飞进屋里后,努力地往外飞,却被厚厚的玻璃窗挡住了,它仍不甘心,一次又一次地撞在玻璃上。禅师的两个弟子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其中一位弟子想:“这只蝴蝶真是太笨了,转个弯,再找别的出路不就行了,何必一条路走到黑呢?”另一位弟子却想:“蝴蝶真有毅力,屡战屡败,还能坚定不屈,斗志昂扬,顽强作战,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两个人交流了各自的看法,竟然吵得不可开交,最终决定找禅师去做个评判。
禅师听过事情的经过,摇摇头,慢慢地说:“世间万事都有两个方面,何来对错呢。”
二人听后幡然醒悟,顿觉刚刚激烈的争吵是十分愚蠢的行为。蝴蝶究竟是笨,还是坚定顽强,只不过是人类自己的看法,这种事本来就不会有定论,为了这种根本没有结果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实在不值得。这就像人们执着于攀比,比谁的工资好,谁的学历高,谁的房子大,谁的车子酷,谁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切以“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为原则。长此以往,人们忘记了本来拥有的,一心只与别人比较。而实际上,工作、学历方面的攀比,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止境的,无论你如何比较,也总有比你更好、更优秀的人存在。
攀来比去,事事计较,到头来只是生出许多烦恼罢了。生命里本该拥有的乐趣也在这种攀比当中逐渐失去。莫不如放下心中的“我执”,糊里糊涂,做个快乐自在的人。世上本无对错,更无输赢。谁要争,让他赢了便是。一对夫妻生活得和谐美满,后来为了孩子的学业发展和丈夫的事业一家三口不得不选择两地生活:妻子去美国照顾留学的孩子,丈夫则留在国内继续开自己的公司。一开始,孩子刚刚就学的时候,夫妻两个人都很体谅对方,丈夫常常打越洋电话给妻子关心妻子和女儿的生活:“照顾孩子真是辛苦你了。”妻子听丈夫这样一说,心里的苦闷一扫而光,也体贴地安慰丈夫:“为了事业,为了我们的家,让你辛苦了。”
夫妻二人虽然相隔遥远,但心却依然贴近。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妻子觉得丈夫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便起了疑心。有一天她打电话回家,却是一个女人接的,她生气地问:“你是谁?怎么在我家里?”
“这是我的家,我是这家新来的女主人。”女人理直气壮地回答。
妻子听了差点气得晕倒在地:“不知廉耻,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
“是你选择抛下他的,现在我来照顾他,我们在一起很开心。”女人回答。
后来,妻子知道了“第三者”就是公司的员工,她不甘心地打电话到丈夫的公司询问那女人的情况,搞得公司上下人尽皆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她是受害者,那女人是狐狸精,而丈夫是个见异思迁的陈世美。她的疯狂和争强好胜让丈夫丢尽颜面,他更是铁了心决定离开她。
丈夫的态度让妻子心灰意冷,甚至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朋友劝她想开些,人生还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她便和朋友一同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也开阔了眼界:人间苦难多,境遇比自己苦,生活比自己难的人还有很多。想一想自己身边还有体贴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想开了,对丈夫和第三者她也不再计较和仇视了。
平静、快乐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不再争抢和计较的妻子开始偶尔给丈夫寄去母女二人的生活照,丈夫也隔三差五打电话给她们问安。
后来,突然有一天丈夫来到美国看望妻子和孩子,并邀请她们回国共度春节。他们共度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新年。
原来,那个第三者欲望越来越多,与男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大。男人无法承受,最后两人不欢而散。现在,丈夫与妻子重归旧好,一家人在一起开心地生活着。妻子后来想开,不再争不再抢,让那个第三者赢了,成为家里的女主人,可是到最后,原本赢了的人反而败北了,而起初认输的人却重新赢得了美满的生活。世间没有永恒的输赢,失去爱情婚姻,也有可能收获一份安然平和的心境,活得更加美丽;而暂时赢得一个男人的心,并不意味着从此赢得了生命的全部美好。
所以,当有人跟你争抢的时候,不必生气,也不必抱怨,更不必硬碰硬,费尽心机和力气去和对方争个高低上下,拼个你死我活,你大可以放下争执计较,让对方赢。即使你赢了一时,也未必赢得了一世,为输赢或喜或悲的人生,并不值得花费心力去追求。反过来,如果让他人赢了,把自己从输赢、得失的功利漩涡中解救出来,过平静、快乐的日子,与世无争,相安相受,这又何尝不是一段欢喜的人生?
做人何必太较真
佛家大师有云:“一个人的胸襟开阔,则事事如意,不论到哪里都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心胸宽广的人,凡事不较真、不钻牛角尖,对生活不苛求,懂得珍惜、知足,更容易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心胸狭窄,凡事较真,就会觉得事事不顺心,整天被烦恼、抑郁包围。越是心情不好越是看什么都不顺眼、不顺心,越是看什么都不顺心就越是心情不好。——太过较真的人容易陷入这个“死循环”中,难以逃脱。
一个感觉事事不顺心、成天心情不好的人,做事情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结果也就不容易成功。人生活在这世上,如果太过较真,没有容人的雅量、容事的气度,就很难成事,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能将较真之人的心理逼入绝境。春秋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治子。他们战功彪炳,三人结为兄弟,自号为“齐邦三杰”。齐景公为奖其功劳,嘉赐“五乘之宾”的荣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三人挟功恃勇,不仅简慢公卿,而且在景公面前也全无礼数,甚至内结党羽,逐渐成为国家安定的隐患。齐相晏婴深感忧虑,想除掉他们。
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把三位勇士请来,要赏赐他们三位两颗珍贵的桃子;而三个人无法平分两颗桃子,晏子便提出协调办法——三人比功劳,功劳大的就可以取一颗桃。
公孙接是个急性子,抢先发言:“想当年我曾在密林捕杀野猪,也曾在山中搏杀猛虎,密林的树木和山间的风声都铭记着我的勇猛,我还得不到一个桃子吗?”
说完他上前大大方方取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也不甘示弱,第二个发言:“真的勇士,能够击溃来犯的强敌。我曾领兵作战,在纷飞的战火中击败敌军,捍卫齐国的尊严,守护齐国的人民,这样还不配享受一个桃子吗?”他自信地上前取过第二个桃子。
古冶子因为不好意思太争先,客气了一下,不料一眨眼桃子就没了,怒火顿时燃上他的脸庞,气得他拔剑指责二人,而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报出自己的功劳后,也自觉不如,羞愧之余便将桃子让出并自尽。尽管如此,古冶子却对先前羞辱别人吹捧自己以及让别人为自己牺牲的丑态感到羞耻,因此也拔剑自刎——就这样,只靠两颗桃子便使三名勇士丢了性命。古治子将桃视为功劳最大的象征,以至于得不到桃子,就认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所以才会拔剑指责二人。同样是保家卫国的将士,三个人都有功劳,又何必在意谁的功劳最大呢。在这个问题上,三个人太较真了,以至于当现实情况有一点点落差的时候,他们都无法接受,从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无所有,所以每获得一件东西都应该懂得感恩。人们常说的“失去”,其实并不确切,因为人本来就什么都没有,又何谈失去?功名、财富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功名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名,看不见、摸不着,谁的功劳大,根本不必太过在意。太较真了,容易动气,一动气就容易惹事或伤身。心胸开阔一些,凡事马虎一些,不那么在意,怒气自然也就不会产生了。有一个人和朋友到附近的超市买东西,在买完东西后他礼貌地对店员说了声谢谢,但这家店员却臭着一张脸,根本不予理会。等到他们走出商店时,朋友气愤地说:“我们以后别来这家店买东西了,那家伙服务态度真差!”
这人笑笑对朋友说:“他每天都是这样,我都习惯了。”
朋友看着他惊讶地问:“那你怎么一点也不生气,还照常去他那里呢?”
这人说:“那是他的修养问题,我为什么要拿他的错误来折磨我自己呢。”别人高兴不高兴,态度好不好是别人的事情,谁都无法左右他人的行为和情绪。到超市买东西,只要能买到东西,方便自己就行了,何必在意服务人员的态度。如果因为服务人员态度差而生气,就更没有必要了。别人的态度是别人的事,自己的心情才是自己的事情。过分较真,只会让别人的坏情绪影响自己,用别人的错误惩罚和折磨自己。
在工作、事业上,不妨少一点懒散敷衍,多和自己较真、较劲,但在情绪上、心情上,或者名誉、功利上,却可以少些苛求,多些包容、忍耐和退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满分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对“完美”一事,可以渴求、追求,但不能苛求。过分苛求、较真,难免无法接受现实的落差,随之而来的就是烦恼、遗憾、生气。
偶尔“装糊涂”,给自己喘息的机会
苏东坡和秦少游都是才高八斗的大文人,常常为了谈学论道,争论不休,互不退让。
有一天,两个人在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那人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长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那个人真脏啊,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
秦少游却表示反对:“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
这样一来,两个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便决定去请佛印禅师主持公道,并约定输的人要为一桌酒席付账。
苏东坡由于求胜心切,私下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不久,秦少游也去请禅师帮忙,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
两人都以为胜券在握,放心地等待评判的结果,最后禅师却评断说:“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部却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苏东坡和秦少游争论的本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两人却都因求胜心切,非要争个高下。实际上,虱子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并不重要,因此佛印禅师装了一回“糊涂”,做了一次高明的和事佬,巧妙地化解了两人之间的争论。其实,这样的事情根本不需旁人去论“公道”,如果苏、秦二人都能糊涂一点,不争辩、不计较,自然就是给了自己余地,也就避免了观点错误的一方在落败之后的尴尬。
古人说:“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一个人宁肯外表懵懂糊涂,内心清明如镜,也不要表面精明,心里却没有丝毫智慧。表面的糊涂并不表示心中真糊涂,相反,如果一个人是真正的聪明,就没有必要总在别人面前将自己武装得很精明。过分在乎输赢有时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有一位业余作家,近年来作品频频见诸各大刊物,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一位青年作家大谈对小说的看法,否定传统,强调新观念,引起了他的强烈不满。心直口快的他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会上慷慨激昂地进行反驳,以他扎实的理论、渊博的学识说得那位青年作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后来,那位青年作家在一家报纸上大肆批判他,甚至隐约带有人身攻击。一时间搞得沸沸扬扬,舆论对他十分不利。
对此,他既难以进行解释,又无法进行驳斥,报纸的覆盖面那么大,他去对谁说呢?通常的情况是“解释误会更被误会”,能解释得清楚吗?这位业余作家在座谈会上完全可以装一装糊涂,不必争论,也不用反驳。创作是一种完全自主的个人行为,他写他的,你写你的;他用他的方法,你用你的技巧,有什么好争的?况且,理论上的事,根本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够争论明白的。若他当时能糊涂一些,不去好胜地争这一场输赢,也就等于同时给了自己和对方一个回头的空间,避免了越描越黑,越争论误会越深的糟糕结局。
人活在世上,若太过精明、锱铢必较,会活得很累。因为一切功名利禄的得失计较都是虚妄,而世间也没有能够永远不失去的“得到”。所以,偶尔糊涂一点,不那么斤斤计较于每一分得失,便能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让生活轻松很多。
多要求自己,少苛求他人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就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不久,少年变成了壮年人,继而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智者的四句话充满了禅意,道出了为人处世的玄机。如何自处,如何与他人相处,的确是每个人一生的难题。大多数情况下,人通常都会对自己宽容,对他人严苛;对他人要求很高,对自己却要求很低,所以总是指责他人而轻易原谅自己,也就是所谓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实际上,正如智者所言,对待他人需要做到两点:首先,把别人当成自己;其次,把别人当成别人。也就是说,既要把别人当成自己一样宽容以待,又不能把别人完全当成自己,随意地指手画脚,约束苛求。无论何时,人在指责他人之前,都应该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无可指摘。对他人进行苛责之前,也应先反省一下自己。在金陵有一位法灯禅师,他性情洒脱,为人豪放不羁,不受世俗的一丝羁绊。其他人有时候不满于他的无所事事,因此总是对他心有成见,然而法眼禅师却非常器重他。
有一天,法眼禅师问了众人一个问题:“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铜铃解下来呢?”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吱声。法灯禅师坐在角落里,眼睛眯着,俨然一副已经睡去的样子。旁边的僧人不满地推了推他,他睁开眼睛,看到法眼禅师正面带微笑地看着自己,便开口说道:“我们怎么能解下来呢?谁系上去的谁才能解下来啊!”
法眼禅师点头称赞他回答得妙,并在事后对众人说:“心铃也是自己系上去的,也只有自己解得开,法灯早就已经解下了自己的心铃,而你们的还挂在那里,所以你们不能小看他。”解铃还需系铃人,那些嘲笑法灯的僧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抛不开心头的成见,眼睛只看见他人的坏处,却看不见自己已经被心铃所束缚。僧人们正是因为没有留一双心眼观照自己,所以心中有铃而不自知。
有时,人之所以生活在无尽的抱怨之中,嫌东嫌西,动辄生气,无法安于当下的生活,是因为眼睛总看着身外,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群太过苛求,而不懂得留一只眼睛关注、要求自己。只看他人缺点的人,往往自己也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自己。若能对自己要求多一点,对他人包容多一点,就能够在学会接纳的同时,清除内心的抱怨和时时生起的怒火,对人对事少一分不平之气,多一分平和之心,从而实现与他人之间的和睦共处。
在做事上认真,不在情绪上计较
世间没有人能够处处得意,日日顺心,很多时候,不如意的事会接踵而来。人们会受委屈,会遭到挫折、打击、批评,甚至是陷害,这时,生气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与人争吵,或者在心中埋怨,都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而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只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不计较身外的荣辱毁誉。有个人每次生气或者与人争执的时候,他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他工作非常勤劳努力,因此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房子有多大,只要与人生气了,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他都不愿意说明。直到有一天,他很老了,他的房、地也已经很广大,他又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走。等他好不容易走完三圈,太阳都下山了。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阿公,你已经年纪大了,这附近也没有人的土地比你的更大,您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啊!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上三圈?”
他禁不起孙子恳求,终于说出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我哪有时间、哪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时间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道:“阿公,你年纪大了,又变成了最富有的人,为什么还要绕着房地跑?”
他笑着说:“我现在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地走三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儿,气就消了。”生气其实是没有力量的表现。因为有力量的人不会连一句闲话都要计较,也不会连一点小小的折磨都忍受不了。有力量的人懂得忍耐,不起嗔心,遇逆境不起烦恼,遇侮辱不动心,越挫越勇,越忍越有智慧。有了智慧,再看世间万象,就没有什么值得生气了。
无论是学业、事业,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有所得,有所成就。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一旦有什么磨难,或遇到别人的阻挠,有些人便立刻怒火攻心,与人针锋相对,从而导致纠葛不断,烦恼不断,不仅使自己和别人都受苦,也会使自己丧失认真做事的时间和精力。
有与人争吵的时间,不如用来冷静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抱怨的时间,不如用这些时间去改正自己的毛病;有生闷气的时间,不如踏踏实实做事。在做事上认真,别在情绪上计较,经得起烦扰、打击、苦难、毁辱的人,方能成器。
大智若愚,得理需让三分
三国时曹魏阵营有两个著名谋士,一是杨修,一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出曹操的心事,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嘻笑,心甚恶之”,终于借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的命运则完全不同。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二十余年,从容地处理政治旋涡中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评价荀攸时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荀攸有智慧,他参与谋划军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奋勇当先,但他却从不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智慧,而是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聪明、才能、功劳尽量掩藏起来,总是表现得很谦卑、文弱、愚钝。
过于倚重自己的聪明,或者让骄傲自满,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真正的智者一般都表现得很愚笨,看上去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计较。大智若愚,即是一种不争的姿态。现实中不少冲突都是因为争斗而起,自以为聪明的人,总是毫厘必争,结果往往两败俱伤;而有智慧的人,即使占了理,也会很谦卑、愚钝地退让,化冲突于无形。杨玢是宋朝时期的一个尚书,年纪大了便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在书桌旁,正要拿起《庄子》来读,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饶他!”
杨玢听后,问:“不要急,慢慢说,他们家侵占了我们家的旧宅地?”
“是的。”侄子们回答。
杨玢又问:“他们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侄子们不知其意,说:“当然是我们家宅子大。”
杨玢又问:“他们占些我们家的旧宅地,于我们有何影响?”侄子们说:“没有什么大影响,虽然如此,但他们不讲理,就不应该放过他们!”杨玢笑了。
过了一会儿,杨玢指着窗外落叶,问他们:“树叶长在树上时,那枝条是属于它的,秋天树叶枯黄了落在地上,这时树叶怎么想?我这么大岁数,总有一天要死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们有什么用?”侄子们现在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的,状子都写好了。”
侄子呈上状子,他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
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要斤斤计较。”与人来往,要讲理,但不要执着于道理,以至于为了证明自己有理而寸步不让。有时,让人几分道理,不与人争执,能够避开许多纷争和冤仇,也能够使自己与他人之间少些对立,少些隔阂。
《菜根谭》中说:“石火光中,争长兢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在电光石火般短暂的人生中较量长短,又能争到多少光阴?在蜗牛触角般狭小的空间里你争我夺,又能夺到多大的世界呢?有时,人为眼前的虚名私利所迷惑,为了得到这些名利用尽心机,不择手段,殊不知即使得到了手,也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于广袤的宇宙人生而言,不值分毫。而只有真正看透了这一点的智者,才懂得在这些名利之事上糊涂一些,愚笨一些,不去争一时之长短,不去逞一时之勇。这样一来,才能在与人发生冲突矛盾时,处处宽和,时时容忍,就算有理也让人三分。
做人做事处处都要留一点余地,无理时不能争,有理时则不必争,时时表现出适度的宽容与谦让,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便能减少人我的纷争。一般在人我之间发生争执,不外乎为了“我大你小,我有你无,我乐你苦,我对你错”等问题。如果在地位上,把高位让给他人,自己甘居低位,就不会起争执;在物质上把多的、有的给他人,在工作和享受上把轻便的、快乐的给他人,凡事错的自己承认,果真如此,则人我之间决无争执的事端。
将是非善恶付之于淡然一笑
过去有一位和尚,因总是携带一个布袋而被称作“布袋和尚”,他曾作过一首佛偈:“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他的心就如他的布袋,打开时可以遍及十方,甚至连虚空也能装进去。对他而言,没有任何东西是不能接受的,不论善恶、好坏、是非,在他面前都会变得没有障碍。
心宽如海,能容世人所不容,处世便能豁达。在遇到外界的侮辱、刁难、冒犯时,便能看淡、容忍、原谅。在一个宽心的人面前,所有人我之间的是非进入他内心时只如江河入海,瞬间便失去了痕迹。他能够将外界的是非善恶当作耳边的一阵风一样,任它吹来,任它吹去,不为所动。
如此处世,不知省却多少烦恼。佛陀就曾教导弟子,对别人的怨怼和怒骂不要计较太多,太计较就会平添怨气,烦恼就会不请自来。不如把心放开,将是非善恶付之于淡然一笑,在淡淡的微笑中融化人我关系的冰河,唤醒封存在每个人心底的脉脉温情。有一个人常常觉得生活没有任何意义,除了悲伤就是烦恼,所以,他越来越颓废、越来越忧郁。
一天,他听说在远方的深山里有一位得道高僧,能够帮人答疑解惑,便跋山涉水地寻到这座寺庙,向老禅师请教解脱之法。
忧郁者问:“禅师,我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摆脱这悲观痛苦的深渊,得到充实而轻盈的快乐呢?”
禅师回答:“微笑,对自己微笑,也对他人微笑。”
忧郁者仍然困惑,又问:“可是我没有微笑的理由啊!生活如此艰辛,我为什么要微笑呢?”
禅师略微思索了一下,说:“第一次微笑是不需要理由的,你只要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笑容就可以了。”
“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呢?一直都不需要理由吗?”
“不要担心,到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微笑的理由就自己来找你了。”
忧郁者踏上了返乡的归程,老禅师微笑着目送他离去的背影。
不久以后,寺中来了一位快乐的年轻人,他径直来到老禅师的禅房外,轻轻地敲了敲门,说:“禅师,我回来了。”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快乐。
老禅师并未打开门,便在屋内问道:“你找到微笑的理由了吗?”
“找到了!”年轻人兴奋地说。
“那么,你是在哪里找到它呢?”
“当我第一次对来向我借东西的邻居微笑的时候,他同样给了我一个微笑,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天空是那么辽阔,空气是那么清新!第二次,当我走在路上被一个人撞到时,我并没有愤怒,而是送给他一个微笑,我得到了他发自内心的歉意和感谢,那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第三次,当我把微笑送给在草地上玩耍的孩子时,他们拉着我加入了他们游戏的队伍……我不再吝啬自己的笑容,我把它们送给路上的陌生人,送给街边休息的老人,甚至送给曾经羞辱过、欺骗过、伤害过我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高于我所付出的几倍的东西,这里面有赞美、感激、信任、尊重,也有某些人的自责和歉意。这些让我更加自信、更加愉快,也更加愿意付出微笑。”
“你终于找到了微笑的理由。”禅师轻轻地推开房门,微笑着对他说,“假如你是一粒微笑的种子,那么,他人就是土地。”微笑其实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是否愿意微笑着去面对世界、面对他人,完全取决于自己。当世界给予你伤害时,是针尖对麦芒,以牙还牙,回报以怨恨,还是以豁达广博的胸襟包容这种伤害,不去计较仇恨、羞辱、欺骗、伤害?若选择了前者,那么生命就会陷入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之中;若选择了后者,则一切负面的东西都会在这种豁达和淡然中消泯于无形。
不必将人我间的是是非非算得太清楚,谁对谁错,谁善谁恶,即使辨清楚了,算明白了,也不能得到任何好处,反而会使人与人的关系陷入僵局。当与人起冲突时,与其让自己的声音、怒火、气势压过他人,不如放宽心胸,保持沉默,对是非、得失、名誉一笑而过。
口边留情,皆大欢喜
南唐广陵人徐铉以学识渊博和通达古今闻名于北宋朝廷。有一次,江南派徐铉来纳贡,照例要由宋廷派官员去作陪伴使。宰相赵普不知究竟选谁为好,就去向宋太祖请示。
太祖想了想,令殿前司写出十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太祖御笔一挥,随便圈了其中一个名字说:“这个人就可以。”
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大吃一惊。赵普也不敢再去请示,就催促那侍者马上动身。那位侍者得不到任何明确指示,只好莫名其妙地前去执行命令。
一见面,徐铉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所有人都叹服他的能言善辩。那位侍者大字不识,当然无言以对,只好频频点头称是。徐铉不知他深浅,更加搜索枯肠喋喋不休地想和他辩论。但是在一起住了好几天,那个侍者无一言相对。徐铉口干舌燥,疲惫不堪,只好闭嘴不说了。
实际上,当时宋廷上有陶毅和窦仪等博览群书的大儒,说起论辩之才,未必就输给徐铉。但宋太祖作为大国君主,接待小国使臣,没有派他们去争口舌之长短。因为两强相争,谁也不会服谁,反而有失大国体面。宋太祖明明拥有有雄辩之才的臣子,却能口边留情,不与小国使臣逞口舌之利,体现了大国君主的风度和器量。在这里,沉默要比千言万语来得有用,至少它解决了问题,而过多的言语只会激化问题。
人们常说:“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与人交往时,少不了言语的交流,控制自己的言语,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这是人际交往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言多必失,一言失当,很可能在人我关系中造成难以弥合的裂痕。所以,话多不如话少,倘若一开口便滔滔不绝,套话和废话远远多于有用的话;或者一开口便没有一句好言,那么,不如干脆不说。有时,一句恶言也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一群猕猴在溪边戏水,轻盈地在林间跳跃。一群修行的婆罗门教徒路过树林时,看见戏水的猕猴们,便暗自心想,这些猕猴究竟是造了什么业而生为畜生?
恰巧佛陀从山路上走下来,他们便手指这群猕猴问佛陀:“这些猕猴因造何业而来?”
佛陀回答:“过去,有一位得到智慧与神通的修行者,在深山里一处娟秀的溪边修行,行动轻盈,而且仪态威仪,身心自在。当时,正好有一群外道者见到这位修行者,他们不仅不赞叹他的智慧与神通,反而任意取笑他,说他轻盈的行动和敏捷的身姿就像猴子爬树一样。最后,那群外道者因为这句话,五百年堕入猕猴身。”
猕猴们在树上跳跃时,听到佛陀对婆罗门教徒说的这番话,便纷纷停了下来,在树上边听边流泪。外道者因一句取笑修行者的戏言,便堕入猕猴身,可见言语谨慎的重要。不加思考,匆忙中说出的话所造成的影响,是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的。
古人说:“口者,关也;舌者,机也。出言不当,驷马不能追也……出言不当,反自伤也。”嘴巴好比一道关卡,舌头好比射箭的弩机。正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句不妥当的话说出去,即使用四匹马拉一辆车那么快的速度也不可能追回来。嘴巴和舌头又犹如一柄双刃剑,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就会反过来伤害自己。因为话虽然是自己说的,但别人既然听到了,就无法阻止别人去传播,由此所带来的影响根本没办法控制。
和人说话时,要注意少说恶言,更要使自己的语言像冬阳一般温暖人心。如在他人沮丧时说一句抚慰的话,在他人尴尬时说一句化解的话,在他人愤怒时说一句平和的话。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说什么,如何去说,是可以选择的。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口边留情,使说出的话成为让人欢喜的源泉,而不是伤人的利器。在过失面前,不妨糊涂一点,给他人一点转身的空间,也给自己留一分处世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