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变迁三十年的教育思考
- 刘晖
- 362字
- 2025-02-18 02:59:03
1995
纪事 以下两篇文章是对道德教育问题的论述。这一思考是从王逢贤老师德育论课堂讨论的延续。尤其是关于“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的阐释,源于王老师讲课时对中国当时道德教育和国人道德滑坡问题的思考,我们几千年的“以德治国”传统,士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如此丰富的道德教育传统资源,以及强势的道德教育,为什么国人道德水准不尽人意甚至日趋下滑——既有社会表象层面的道德乱象,也有深层的中国学生在“道德两难”测试中的差强人意。显然,问题出在道德教育,传统上注重的是“灌输”道德知识,而非培养道德判断与选择的能力,致使“高分低能”、“知行分离”。
2月,国家教委颁发《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和《关于正式颁发中学德育大纲的通知》。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