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变迁三十年的教育思考
- 刘晖
- 677字
- 2025-02-18 02:59:03
作者简介
刘晖,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江西吉安,1962年生于安徽合肥,在河北张家口度过少年时期。先后在江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Ph.D)、教育博士(Ed.D)专业学位点负责人。学术兼职为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专委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政策与规划专委会副理事长,英国斯泰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台湾屏东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广东省南粵优秀教师”称号。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原理与政策、教育基本理论。在《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18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著作1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0佘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领导广州大学高教研究所三次获得“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
1996与传播学大师余也鲁在香港书局茶叙,余先生的学术讲座和其翻译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曾极大影响我的学术旨趣(从左至右为魏琪、余也鲁、戴发惠、作者)
2005年冬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颂凯先生叙旧(作者曾作为秘书陪同谢主任多次赴京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受益匪浅)
1987年冬陪同吴杰先生赴广州、海南讲学,摄于通什师范学校(从左至右为王箭、郭占基、吴杰、作者)
2007年秋主持大学文化论坛(从左至右为陈春声、蒋述卓、陈平原、作者)同时发布作者起草的广州大学文化宣言-文字版。
2008年深秋陪同米寿之年的潘懋元先生在东莞理工学院讲学
2018年冬与高等教育学团队师生学术沙龙谈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