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财富公式的缘分

2008年,财经热门书《财富公式:玩转拉斯维加斯和华尔街的故事》(后面简称《财富公式》)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它讲述的是:信息论创始人香农(Shanon)和他的同事凯利、索普的故事。凯利受香农的信息论的启发,用复利作为优化投资组合准则,创建了凯利公式——即财富公式:

K=W-(1-W)/R

其中,K是最优下注比例,W是赢的概率,R是赔率。比如,对于本书后面(第二章第一篇短文)的掷硬币打赌的例子,W=0.5, R=2,则K=0.25。即用25%的资金下注最好。

这个公式是本书后面提供的最优比例公式(Q=期望收益/盈亏乘积)在亏损幅度为1倍时的特例。

索普则是凯利公式的积极推广应用者,他把凯利公式应用于21点,从拉斯维加斯赢了很多钱,后来又创建对冲基金,大获成功。

香农是索普走向赌场的伙伴,也是成功的股票投资者——因为采用复利准则。

这本书故事很精彩,可惜它并没有提供公式本身,封面上提供的一个公式还是错的——误写成K=W+(1-WR。这使得很多读者很失望。传言霍金的《时间简史》因为删去几乎所有公式才大受欢迎。看来《财富公式》的作者片面接受了霍金的经验,却把主角删掉了。

财富公式和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是相当一致的,复利最大化就是滚雪球速度最大化。

我是广义信息论研究者,我力图把香农信息论从电子通信领域推广到日常信息交流领域,比如用来评价和优化天气预报。我炒股不久就像凯利一样思考问题——如何在测不准的情况下,用复利准则优化投资比例。直到1997年我出版的专著《投资组合的熵理论和信息价值》之前不久,我才知道拉坦内的类似研究。书出版后才知道凯利的研究。拉坦内当时也是不知道凯利的研究,从头至尾都是自己研究的参看本书《投资组合理论——学院派和复利派之争》一文。

1994年年底,我就推导出比凯利公式适用范围更广的公式。1995年,我为了该公式的应用而投身期货市场。

开始是做多国债期货。1994年,国债期货先暴涨后暴跌,1995年春节后,国债走势回稳。因为估计通货膨胀加剧,大多数人选择了做多。我目睹了“327事件”疯狂的一幕。眼见屏幕上价格突然暴跌,很多人大惊失色。我开始只有3万多元,先是做多赚了一倍,后来看价格高了,就买近期卖远期套利,结果反而亏损掉赢利的一半。因为没想到随着价格升高,远期和近期的差距也逐渐增大。看来实践时总会碰到理论考虑不到的地方。

“327事件”以后不久,我没有再做国债期货,改做大连玉米期货了。

大多数人在1500元一吨左右卖空6月玉米。等期货价格涨到1700元时,已经没人敢卖空了。这时候9月玉米涨到1900元,我卖空9月玉米。可是它后来居然涨到2100元以上。我在2100元左右又追加了空单。很幸运,没多久国储开始出售玉米打压价格,我终于赚了。回想起来,我这样做是很冒险的。资金量大了的情况下是不能这么做的。

玉米期货没有做完,我就应聘到广东一个基金管理部门上班了。以前的老基金中有家名为“南方基金”,代码是4502,我就任的就是这个基金管理部其所属公司后来被其他公司兼并,人才散尽,基金管理部也就随之消失了。的高级研究员。当时参与应聘的有300多人,南方基金管理部最终录取了3人,我是其中一个。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发表过一些关于股市和投资组合的文章,投资业绩也还不错(应聘者要带股票或期货对账单)。我为此放弃了副教授的职位和升任正教授的机会,我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应用。我很感谢当时基金管理部的负责人王树先生——他后来成为风险投资名人。

因为玉米期货赢利,也因为法人股海航亏损较少,1995年,我的赢利是77%,而同期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分别跌去了14%和22%。

进了南方基金管理部以后,我读了大量关于价值投资的书,比如介绍彼得·林奇和巴菲特的书。我记得我在1996年大牛市之前写过一个报告:建议选50个成长性好的股票,长期持有。

在1996年大牛市中,我建议的价值投资方法取得了很大成功。我推荐的连大冷、长虹、发展等股票表现很好。

大牛市开始不久,王树先生就离开了那里,我也辞职了。那时候我管理的账户包括亲戚朋友的钱才十几万,现在想来实在不可思议。我成了一个囊中羞涩的职业投资者。

我辞职有两个原因:一是感觉才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二是我想写书,完成我的投资组合专著。那时候,我以为基于复利准则的投资组合理论是我的首创,我的研究能得诺贝尔奖。

1996年年底,“12道金牌”导致股市连续跌停板,我有幸在这之前的高位卖掉大部分股票(1996年,我赚了210%,同期年上证指数涨幅只有65%,深成指涨幅较猛,达到224%)。这主要是由于深发展的涨幅大。

1997年7月,我的专著《投资组合的熵理论和信息价值——兼谈股票期货等风险控制》出版了。

我在1997年大牛市高点卖掉大部分股票,转投济南产权内部职工股市场。和沪深股市相比,济南产权股票太便宜了。没想到随后的一年是我投资经历中最痛苦的一年。

从年初到1997年5月指数最高点的时候,我管理的账户赢利将近一倍。虽然我逃过了沪深股市1997年下半年的大跌,但是下半年我在济南产权的投资亏损也很大,使得实验基金1997年赢利降低到38%。同期沪深股市涨幅约30%。

事实再一次证明,按财富公式下注时,实践总是碰到理论没有碰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