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一节 春秋战国分期与霸政的兴起

时代分期与东周的式微

“春秋”是指孔子作《春秋》中自鲁隐公元年(周平王四十九年,即公元前722年)开始至以后之二百多年,史称春秋时代,但亦有不同的解释:

一者,以《春秋》始、以《春秋》终者,是指自公元前722至公元前481年春秋绝笔止计的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

二者,以《春秋》始、以《左传》纪事终者,再加十三年,即自公元前722至公元前468年止,合计二百五十五年为春秋时代。

所谓战国时代的分期,以韩、赵、魏三家分晋时(正是周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开始,但亦有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自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至公元前256年周赧王降秦止,合计一百四十八年为战国时代。

第二种,自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王统一六国止,合计一百八十三年为战国时代。

至于历史上所谓东周时代,是指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即位开始,至公元前256年的周赧王降秦止,合计五百一十五年为东周时代。这时期的周王室已开始衰落,史家又多以为由于诸侯之强大所致,其实主观方面,尽由于东周王室本身问题却不少。

东周王室式微原因

东周王室之衰微,主观上盖由于下列各点因素所促成。

第一,土地过于狭小。西周时代,王畿千里,较诸东迁以后不可同日而语。东周国境狭长,东起虎牢,西止东虢,不过六百里,以今日地理比较,仅得今之河南省洛阳、郾师、宜阳、新安、巩义、孟津、登封、嵩、洛宁、沁阳、济源、修武、武陟、孟州、温、博爱等十六市县。至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灭虢,西境已削。又二十年,晋文公以勤王有功,襄王赐以南阳之地,于是北境之地更少。及至公元前256年赧王降秦时,仅余七县三十六邑,人口三万而已。

第二,经济困难。由于王室土地过少,人口日削,于是生产不足,故东周经济常处于困境中。《春秋·隐公三年》曰:“秋,武氏子来求赙。”《公羊传》云:“武氏子来求赙,何以书?讥。何讥尔?求赙,非礼也。”又《春秋·桓公十五年》书:“天王使家父来求车。”《左氏传》评之曰:“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私求财。”《公羊传》云:“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车非礼也。”又《春秋·文公九年》书:“春,毛伯来求金。”《左氏传》云:“非礼也。”《公羊传》云:“何以书?讥。何讥尔?王者无求,求金非礼也。”可知自隐公三年至文公九年,不过一百零三年的时间,见于《春秋》王室求助于鲁者三次之多,而求助于其他姬姓国家不见记载者尚多,可知周室财政拮据的程度。及周赧王时,甚至“负债于民,无以得归,乃上台避之,故周人名其台曰‘避债台’”。因而政府更无力供养足够的兵力。处于春秋之下的现实时代,国之强弱系于兵力之大小,周天子既然无此力量,在列国心目中自然不足重视。

第三,平王得国之不正。平王为太子,勾结申侯,会犬戎弑父而袭其位,此在注重礼法之周代,当然为人所不齿。表面上,平王之立出于申侯、鲁侯、许文公与晋、郑、秦三国,但鲁素称礼义之国,在文化上居于领导列国地位,故平王卒,鲁不奔丧。自桓王四年至十六年间,周王先后派遣要卿及大夫五次聘鲁,而鲁相应不理,可见鲁对东周王朝之深恶痛绝,似不至于平王之立有所赞襄匡扶。若必谓平王之立颇得鲁侯之拥立者,或出于平王之挟鲁自重,或晋、郑等国窃用鲁国名义亦无不可。平王勾结犬戎弑父于前,又结晋文侯杀弟于后,此种行为,自为清议所不容,因而王室威望日轻。

第四,平、桓措施失当。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周与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记其事云:“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则平王是自甘堕落与诸侯平列了。及桓王八年,又有强以既失之黄河北岸地易郑田之事。《左传·隐公十一年》:“王取邬、刘、功蒍、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其时苏公早已叛王,其土地非桓王所能有,此种交换形同欺骗,故《左传》评之:“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安乎!”然则东周王纲之隳废,岂能全归罪于诸侯的不恭?就王室衰微的事实看,从几次战争中看到周室地位已降为列侯,或更不如。

(一)葛之战。桓王五年(公元前715年),终以虢公为卿士,夺郑伯之政。郑伯怨王,自此不朝,但仍用王命。桓王十三年,亲率蔡、卫、陈三国之师以伐郑,战于葛(今河南长葛),败绩。郑将射桓王中肩,虽有如此大逆不道,但郑仅派人道歉了事。

(二)郑伐盟、向。桓王十五年,郑军伐桓王之盟、向二邑,桓王鉴于上次战败无法善后的经验,不敢再战,只有将盟、向二地人民后撤,安置于郑邑(今河南郑州)。

(三)救卫不克。卫宣公通夷姜,生太子伋及子黔牟;又娶齐女,生子朔。王爱齐女,杀太子伋,立朔为太子。宣公卒,朔立为惠公。惠公立后八年,伋之师傅左右公子逐襄公,立伋之弟黔牟,惠公奔齐。齐纠合鲁、宋、陈、蔡,五国伐卫,送襄公返国。黔牟不敌,奔于周,庄王先出兵支援黔牟无效。王师虽未与五国交绥,但从此中央采取关门政策,尽量避免过问诸侯之纷争。

(四)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四月,晋文公率晋、齐、宋、秦四国之众,大破楚北侵之军队于城濮。是年冬,晋文公召集二次善后会议于温(今河南温县),参加者有齐、宋等八国,同时亦召周襄王,襄王如召参加。晋文王率诸侯以平礼见天子,可见在礼数身份上,天子地位已夷同诸侯。下及简王,以公元前575年出兵参加晋、齐、鲁、邾四国之师伐郑,王臣尹子乃听命于诸侯一事观之,王室地位已降为列国相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