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中医丛书:诗经与中医
- 胡献国
- 456字
- 2020-06-25 23:17:26
七、采蘩
原文: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译文
何处可以采白蒿,湖泽之畔和沙洲。采来白蒿作何用,公侯之家祭祖宗。
何处可以采白蒿,山涧之中路迢迢。采来白蒿作何用,公侯之家祭宗庙。
夫人假发高又松,早晚忙碌在后宫。夫人发饰多又密,忙完一天才休息。
这首诗描写女子为公侯家采白蒿。诗中“蘩”即白蒿,为菊科植物,其嫩茎叶可入食,为药食两用食物。成语“夙夜在公”即源于此。
白蒿草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E806/11909768604594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20_0001.jpg?sign=1739586846-kYsRzB8M2yx885GGDfTGMAvaJpstXKXj-0-ca3e2f17c654547e4e761b54144841b2)
【来源】 白蒿,又名皤蒿、斜蒿,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分布东北、华北及甘肃、陕西等地。
【功用】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平,入脾、肺经。有祛风除湿,利湿解毒之功。适用于风寒湿痹,黄疸,热痢,疥癞恶疮等。《神农本草经》言其“主五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
白蒿花
【来源】 白蒿花,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花蕾。6~8月采收,鲜用或晾干。
【功用】 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凉,入脾、肺经,有清热解毒,收湿敛疮之功。适用于痈肿疔毒,湿疮,湿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