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明朝建立之后,一路向北远征,硬是将元朝残部打回草原,龟缩在大漠深处。自明朝开国以来,双方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昔日强盛的蒙元帝国一分为二:蒙古本部鞑靼占据着蒙古高原,由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黄金家族)统治,属于蒙古正统;瓦剌,占据着蒙古西部,又称作西蒙古,明初首领猛可帖木儿死后,瓦剌由马哈木统领。

明朝初年,蒙古悍将纳哈楚被蓝玉等人击败,被迫投降。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被收编为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归宁王朱权管辖。明朝将三卫统称为“朵颜三卫”或“兀良哈三卫”,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的驻地统称为“兀良哈地区”。

“朵颜三卫”长期盘踞着辽东一带,向明朝朝贡,听从明朝的指挥,在后来的“靖难之变”中立下大功。这支外聘雇佣的蒙古骑兵战斗力极强,成为朱棣的精锐部队,朱棣对其进行封赏,允许他们与明朝互通贸易。

无论是战是降,蒙古人好战善掠的天性不变,对明朝的威胁始终存在。鞑靼衰落之后,瓦剌趁势崛起。强悍无比的朱棣亲率大军,远征瓦剌,一战打出数十年的和平。

转眼到了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那一年,战端再起。

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瓦剌。

当时的情况是,一头精明善战的猛虎、一个力图光复元帝国的枭雄,遇见一个少不更事的文弱皇帝和一个突发奇想、以战炫耀的蠢太监,这一战的结局可想而知。悲剧从开始早已注定,只是可怜了那些无辜陪葬的亡魂。

作为朱祁镇的亲信太监,王振一心想着建功立业,衣锦还乡,便怂恿朱祁镇亲征。由于王振令人发指的愚蠢和无知,加上坚持不懈地犯错,二十万(号称五十万)明军全军覆没,随同出征的五十余位大臣悉数战死,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史称“土木之变”。大明朝文臣武将精锐损失殆尽,明朝开国以来的数朝积累毁于一旦。这场惨败影响深远,历史学家甚至将其看作明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虽然朱元璋曾颁下严旨,立下太监不得干政的规矩,却事与愿违。为了平衡皇权与相权,皇帝不得不借重身边最亲近的群体——宦官。从洪武年间开始,就有一些宦官在宫外执行任务。到了永乐年间,因“靖难之变”,皇帝与宦官之间的联系加深,宦官的任用较前朝更加普遍。到了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还在内府设置内书堂,教授太监读书识字。此举的初衷是,因为政务实在过于繁重,皇帝毕竟精力能力有限,并非个个是朱元璋一样的劳模,需要宦官来当帮手——“批红”。

不过在王振之前,明朝在位的皇帝普遍精明能干,政治经验丰富,宦官“犯法辄置极典”,并未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由此可见,宦官势力的壮大,跟皇帝自身的怠政、放权有很大关系。

到了正统年间,初期由于太皇太后张氏的威吓挟制,历仕四朝的“三杨”在朝辅政,王振尚不敢轻举妄动。随着太皇太后去世,“三杨”年老体衰相继离职去任,王振“狡黠得帝欢”,深得朱祁镇宠幸,渐渐大权独揽。

可以说,王振是个开创历史的人物。他开创了明朝太监干政专权的局面,一手造成了“土木之变”。抛开国家荣辱不谈,单就葬送的二十万人命,他已万死不足以赎其罪。

这世上懂得奇货可居的不只有吕不韦,明英宗朱祁镇遇上的蒙古人同样深谙此道,认为留着朱祁镇比杀死他更有价值。

说起来,二十岁刚出头的朱祁镇虽然受小人蛊惑,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错,但他并不是个窝囊废。他被俘之后气度从容、镇定自若。奇妙而独特的个人魅力,让他在当俘虏的日子里,也没有受到非人的侮辱。

朱祁镇的性命暂时保住了,可彼时的大明朝不啻天塌地陷。一个太监策划的一场莽撞的亲征,让老祖宗攒下的家底没了大半,皇帝还被俘虏了。亡国的阴影真实地笼罩在众人头上,朝臣们心慌意乱。

人心惶惶的关键时刻,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力挽狂澜,救国家于危难,扶大厦之将倾。于谦不是匹夫之勇,历史证明,他不仅有这样的志向,也有这样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在那个特殊时期,是于谦挽救了大明的国运,堪称国士无双。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免受制于人,绝了瓦剌人以朱祁镇为人质要挟大明之念,于谦和众大臣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改年号为“景泰”,是为代宗。与此同时,二十三岁的朱祁镇“荣升”太上皇。

瓦剌傻眼了!蒙古人想不通,皇帝也可以过期作废?本来还打着长期敲诈勒索的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