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

成语词典
(耳)濡目染 俯首帖(耳)

“耳”的甲骨文字形线条简单,像个耳朵的轮廓。小篆则进行变形,看不出耳朵的形状。隶书由小篆演变而来,失去了象形的意味。
“耳”字的本义是“耳朵”,在古文中,通常用作语气助词,表示“而已、罢了”。古典作品中的“耳顺”是六十岁的代称,如“年逾耳顺”,意思是年过六十。现在,人们把形状像耳朵一样的事物也称为“耳”,如“银耳、木耳”;附于事物周边的构件也被比喻为“耳”,比如,房屋两边的厢房被称为“耳房”。现在,“耳”还作为动词,表示“听说、听到”,如“有所耳闻”。
熟读名言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史记·陈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