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洋经济(2017年第1期/总第3期)
- 孙吉亭
- 9106字
- 2020-08-29 05:15:42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与测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一般项目“基于碳足迹理论的我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途径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3BJY143)。](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38925616-Vayomb1rkB7kjl2ov3Rr2i4iSJjG0ro2-0-3fd7cec699468419879efa23d2b4a10d)
摘要 滨海旅游业是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就是要同时实现滨海旅游业的增长与碳排放的减少。本文通过对中国滨海旅游业各部门碳足迹的测度和分析,掌握碳排放现状以及重点部门减排潜力。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能力、低碳消费、低碳产出、低碳环境、低碳设施等方面,构建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我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特征及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提出政策建议,为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低碳化标准提供量化依据,为促进沿海地区滨海旅游景观和景区的低碳化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滨海旅游业 低碳化发展水平 碳足迹 评价指标体系
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低碳”概念就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显示,全球旅游业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5%,旅游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2011年12月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节能环保,推进低碳旅游方式”原则,倡导“低碳旅游新理念”,在发展道路中提出“走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道路”。国务院2012年9月印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海洋产业节能减排”。国家颁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因此,基于国家战略对滨海旅游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分析和测度中国滨海旅游业碳排放状况,综合分析和评价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对于提高中国海洋经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现状分析
滨海旅游业占中国海洋经济总量的30%以上。因此,滨海旅游业是海洋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滨海旅游业与沿海地区相关产业高度关联,这使其发展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对沿海地区碳排放和碳循环的影响不容忽视。碳足迹是衡量经济体碳排放的有效工具。通过对中国滨海旅游业各部门的测度,分析其发展现状。
(一)滨海旅游业碳足迹理论模型构建
旅游业碳足迹是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等服务相关的设施、设备、建筑物等生产与制造生产的二氧化碳和保障旅游业运行的行业部门、机构、组织运转而生产的二氧化碳之和[1]。滨海旅游业碳足迹可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和娱乐六类行业分别进行计算后加总得到。其总碳足迹可以表达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1_0001.jpg?sign=1738925616-Ya9Q9rCmXffvUupcuXgoBlANdz3ghztK-0-471c3c3bd4c8f67b4244bd9c7d74b7ce)
(1)式中,TCF为滨海旅游业总碳足迹;CFt为滨海旅游业旅游交通碳足迹;CFa为滨海旅游业住宿碳足迹;CFf为滨海旅游业餐饮碳足迹;CFsh为滨海旅游业购物碳足迹;CFss为滨海旅游业游览碳足迹;CFe为滨海旅游业娱乐碳足迹。
六类行业由于数据收集的难度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计算。由于滨海旅游业交通碳足迹、住宿碳足迹、旅游餐饮碳足迹涉及的统计数据较为丰富,可采用细化的模型进行评估。而由于滨海旅游购物碳足迹、游览碳足迹、娱乐碳足迹方面的统计数据较为缺乏,需要采用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业碳足迹模型进行估算。
(二)中国滨海旅游业碳足迹计算和分析
1.滨海旅游业交通碳足迹
滨海旅游业交通碳足迹由旅游距离、所乘交通工具、交通工具载客量等因素影响,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2-3]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2_0001.jpg?sign=1738925616-zgQwTSZIl5HnMfjs16uGC1gesQHqFVTo-0-28391e5f25f0cebf14a3e92ef497301f)
式中:CFt表示滨海旅游业旅游交通碳足迹;Pi为乘坐i类交通模式(飞机、汽车、火车等)的旅游者人数;Di为乘坐i类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火车等)的出游距离(km);βi为乘坐i类交通工具(飞机、汽车、火车等)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因子(MJ/pkm, kg/pkm)。
βi的取值:铁路碳排放系数选用UNWTO-UNEP-WMO使用的27gCO2/pkm[4];公路客运碳排放系数采用133gCO2/pkm;民航客运碳排放系数选用137gCO2/pkm[5];水运客运碳排放系数选用Kuo和Chen[6]所选用的106gCO2/pkm。
计算中国滨海旅游交通碳足迹不仅需要获得中国滨海旅游客源分布数据(见表1、表2),而且需要获得从客源地到中国滨海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方式数据。依据文献资料和国家海洋局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调研报告,对于游客到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方式有以下结论:①国外游客入境主要交通工具是飞机[7];②区外游客多数通过航空或铁路等交通线到达沿海省份首府,再从首府沿着公路线到达沿海省份滨海地区,区内游客则大多是从客源地沿着公路线或铁路线直接到达滨海地区,滨海地区内的游客通过公路线或铁路线流动[8];③低于600公里的路程,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为火车或大巴;高于600公里的路程,游客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乘坐飞机;④滨海旅游游客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往返所用交通工具相同。
表1 2014年中国国内滨海旅游客源分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2_0002.jpg?sign=1738925616-r5L35RV5fpHrZ4IKpHfgwDB2mYu5FE7j-0-faad9339e715689c9cc14b2ac0b9c946)
注:1.表第二行为滨海旅游国内客源数,数据摘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5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2.表第三行到末行数据来自国家海洋局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潜在滨海旅游区评价与选划研究总报告》。
表2 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入境旅游者人数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4_0001.jpg?sign=1738925616-3DhvzU5XY3X18tzBp4ZoEjRZoWVnlHQl-0-47236e5bcf645a15876a490d4b620784)
注:表中数据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5年)和《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4》入境旅游人数数据估算得到。
根据公式(2)、表1、表2测算可得,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交通碳足迹总量为42148.04万吨。其中,国内滨海旅游交通碳足迹占89.22%,为37604.86万吨。入境旅游交通碳足迹占10.78%,为4543.18万吨(表3)。
表3 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交通碳足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4_0002.jpg?sign=1738925616-7YtzeDmNJRugWgcbGzkyBI7eLD8ww4jK-0-8574ed0e3eee7829d5d6290942cccff4)
2.滨海旅游业住宿碳足迹
定量测算旅游者在滨海旅游住宿方面的碳排放量,是计算滨海旅游业碳足迹的重要方面。不同类型的住宿设施能源消耗量不同,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也不同(见表4)。
滨海旅游业住宿碳足迹的计算公式为[10]: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5_0003.jpg?sign=1738925616-YsMUrqBaYlQME7KFhMMUUMyOeCqEnYcS-0-a6976c3e38a0b900eb52d82c703527e1)
式(3)中,CFa为滨海旅游住宿二氧化碳排放总量,m为住宿类型,rm为m类型住宿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Nm为m类型住宿的床位数,Rm为m类型住宿出租率。通过查阅《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可获得中国滨海旅游住宿情况数据(见表5)。
表5 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住宿的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6_0001.jpg?sign=1738925616-5NR4SAtmwixwfNmEvLCYBTmXn80LDawQ-0-5b7d2df334c9744ac0ac14e150696911)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2015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根据公式(3)、表4和表5数据,可计算得到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住宿碳足迹为59.85万吨。中国沿海省份滨海旅游住宿碳足迹,浙江省最大,为12.22万吨,天津最小,为1.09万吨(见图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6_0002.jpg?sign=1738925616-Wy7Ag7K2GMAQ7M0AtBR7RQDyRjJHE8Xv-0-cf0b5d45796da262c36e9a9a0a97a8f6)
图1 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住宿碳足迹
3.滨海旅游业餐饮碳足迹
滨海旅游业餐饮碳足迹主要是指游客在滨海景区内的餐厅消耗食品所产生的碳足迹,其主要与游客人数、游客消耗的能源种类有关。可采用如下计算模型[1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7_0001.jpg?sign=1738925616-rCJUhrFxG4eJI4LYWnj5NB9KDbXnSAnl-0-96fb48d9f6f2409bd402ed3ad57e6221)
公式(4)中,CFf为滨海旅游餐饮碳足迹,N为滨海旅游者人次数,D为旅游者平均旅游天数,Ei为每位游客提供每天餐饮消耗的第i种能源的量,ρi为第i种能源的热量折算系数,ai为第i种能源(以热量计)的排碳系数。滨海旅游游客餐饮采用的能源主要是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在这里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使用比例采用文献中的阐述(见表6)。
表6 滨海旅游餐饮能源使用数据[11]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7_0002.jpg?sign=1738925616-gnCsmSgtKKpUadR4ECLIqW7BsDSied04-0-10f6e1fe545c4e1c7ad79e659435a4c3)
根据公式(4)、表6的参数以及表7中的滨海旅游者人次数据,可计算得到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餐饮碳足迹为14.31万吨。其中,国内滨海旅游餐饮碳足迹为13.48万吨,占94%,入境滨海旅游餐饮碳足迹为0.826万吨,占6%(见表7)。
表7 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餐饮碳足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7_0003.jpg?sign=1738925616-HB2UbUcwBxM66E8AiD7vQEWQSu0pgq8g-0-e5f3b22205471f7aa7d8912b37d4fb45)
数据来源:1.入境滨海旅游人数和入境滨海旅游平均停留时间摘自《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5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2.国内滨海旅游人数是根据沿海地区2015年统计公报和《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4》估算得到;3.国内滨海旅游平均停留天数是根据国家海洋局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沿海省“潜在滨海旅游区评价与选划”项目调查成果获得。以广西滨海旅游为例,游客中旅游时间在1~4天的占76.22%。这是由于大多数游客都来自本地区,因此旅游时间不会太长。为方便计算,这里各沿海国内滨海旅游平均停留时间统一定为2.5天。
4.滨海旅游业购物、游览和娱乐碳足迹
滨海旅游购物碳足迹、游览碳足迹、娱乐碳足迹采用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业碳足迹模型进行估算。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12]计算模型的假设包括:(1)滨海旅游终端消费水平一致,其碳足迹也相同;(2)滨海游客终端消费水平最终通过旅游收入体现;(3)滨海旅游产品及其维护、滨海旅游服务是无差别消费,其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能以成本形式通过终端消费体现。
影响滨海旅游活动中碳足迹的主要因素有旅游人次、旅游消费水平、能源用量、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根据终端消费导向原则,滨海旅游六要素中每个要素的CO2排放量采用转换计算方法,即利用旅游收入、单位旅游收入产出的能耗量及CO2与能源的换算比(K)获得。因此,滨海旅游购物碳足迹、游览碳足迹、娱乐碳足迹模型可以表述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8_0002.jpg?sign=1738925616-dECuVgYELYHxr3kLTrV3Yd9Id5RPDBFm-0-845da4b0d1948f04ba7d0fba9c43a957)
公式中,CFsh、CFss、CFe分别为滨海旅游业购物碳足迹、滨海旅游业游览碳足迹和滨海旅游业娱乐碳足迹,ETsh、ETss、ETe分别为滨海旅游业购物、游览和娱乐收入。Esh、Ess、Ee分别为滨海旅游业购物的单位能源用量碳排放量、滨海旅游业游览的单位能源用量碳排放量和滨海业旅游娱乐的单位能源用量碳排放量,Ksh、Kss、Ke分别为滨海旅游业购物、游览、娱乐收入的单位能源用量碳排放量。这里Esh、Ess、Ee取值为0.188千克/美元;Ksh、Kss、Ke分别为滨海旅游业购物的单位能源用量碳排放量、滨海旅游业游览的单位能源用量碳排放量、滨海旅游业娱乐收入的单位能源用量碳排放量,在这里取值为2.45吨CO2/吨标准煤[13]。
根据公式(5)及中国滨海旅游购物收入(见表8),可得到2014年中国国内滨海旅游购物碳足迹和入境滨海旅游购物碳足迹,并得到总的滨海旅游购物碳足迹(见表8)。
表8 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购物碳足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69_0001.jpg?sign=1738925616-FZfhe1TFele24loEkDQ1ddb2oK2uH20E-0-2d04cbfe90f05f79cfc53ec4d793ec2f)
数据来源:1.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5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2.国内游客购物人均天花费根据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编写的《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5》(中国旅游出版社)数据估算得到。即国内游客购物人均花费=(国内城镇居民出游人数/全国旅游人数总数)×城镇居民国内一日游购物费+(国内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全国旅游人数总数)×农村居民国内一日游购物费。
根据公式(6)及中国滨海旅游游览收入(见表9),可得到2014年中国国内滨海旅游购物碳足迹和入境滨海旅游购物碳足迹,并得到滨海旅游游览碳足迹(见表9)。
表9 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游览碳足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0_0001.jpg?sign=1738925616-iavqljXymNYAy77TXKKr07h1NEluG5Yk-0-ad664be0d12fe9c0c7ca74f3fd73acf3)
数据来源:1.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5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2.国内游客游览人均天花费根据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编写的《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5》(中国旅游出版社)数据估算得到。即国内游客游览人均花费=(国内城镇居民出游人数/全国旅游人数总数)×城镇居民国内一日游游览费+(国内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全国旅游人数总数)×农村居民国内一日游游览费。
根据公式(7)及中国滨海旅游娱乐收入,可得到2014年中国国内滨海旅游娱乐碳足迹和入境滨海旅游娱乐碳足迹,并得到滨海旅游娱乐总的碳足迹(见表10)。
表10 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娱乐碳足迹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0_0002.jpg?sign=1738925616-mwqAsC5li2CsrIa37TxyeoxBZQ49aJij-0-a8f310f93380797595e2f1c257f2b3e6)
数据来源:1.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5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2.国内游客娱乐人均天花费根据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编写的《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5》(中国旅游出版社)数据估算得到。即国内游客娱乐人均花费=(国内城镇居民出游人数/全国旅游人数总数)×城镇居民国内一日游娱乐花费+(国内农村居民出游人数/全国旅游人数总数)×农村居民国内一日游娱乐花费。
5.中国滨海旅游业碳足迹的结论
根据以上研究,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业碳足迹总量为44420.43万吨。滨海旅游业六大部门的碳足迹比例依次为:滨海旅游交通碳足迹42148.04万吨,占总量的94.88%;住宿碳足迹59.85万吨,占总量的0.1%;餐饮碳足迹14.31万吨,占总量的0.03%;购物碳足迹1543.23万吨,占总量的3.47%;游览碳足迹315.16万吨,占0.71%;娱乐碳足迹339.84万吨,占0.77%(见图2)。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1_0002.jpg?sign=1738925616-oP2GlkVUcS8PCyNk3qsPYbiLdMskEKET-0-74a1753d551abfdb3cb16d7f231308d9)
图2 2014年中国滨海旅游六部门碳足迹分布
汇总中国沿海地区滨海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的碳足迹,可得到中国沿海地区滨海旅游总碳足迹(见表11)。
表11 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滨海旅游碳足迹构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2_0001.jpg?sign=1738925616-yc40DQMUSSplHWqY10JAGW0Qf3Xf23s3-0-ea2b8fd2e329805d31edd9e7364381e0)
二 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与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沿海地区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程度主要受到滨海旅游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方式等因素影响。综合考虑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主要影响要素及各要素相互关系,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合理性和可测度性,此处基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滨海旅游业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2)。目标层为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准则层包括滨海旅游业发展能力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产出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设施支持指标。准则层每类指标选择典型指标构成指标层。滨海旅游业发展能力指标反映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其指标层包括滨海旅游业增加值、滨海旅游业增加值增长率等。低碳消费指标反映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消费模式。低碳产出指标反映滨海旅游业各部门的碳排放量。低碳环境指标反映滨海旅游业减碳节能和环境保护能力。低碳设施支撑指标反映滨海旅游基础设施对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支持作用。
表12 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3_0001.jpg?sign=1738925616-0ycj6jIaQwJXiPh2EmZnoSvkYNuuG8m5-0-7bf00bafab85cfa1981eddbf45dbdc66)
(二)评价模型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模型对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测算,具体测算模型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3_0002.jpg?sign=1738925616-Mp45TNu1n30UuItsJaXAeuxQc6i60tLS-0-d2c67dcdb83aa78aad58c50ca4fdfcbb)
其中,Z是目标层的指标值;wi是准则层指标的权重;n是目标层所包含的准则层指标个数;wi是准则层i指标所包含的指标层的指标个数;wij为第j年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值;xij是指标层的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类,即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主观赋权法包括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主要有熵指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复相关系数法等。这里可选用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
三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与测度结果
(一)指标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表13中部分指标含义:(1)能源指标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5》,其中,“旅游能源消耗”采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源消费量与“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业能源”消费量之和。(2)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是指城市地区清洁能源使用量与地区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之比,能源使用量均按标煤计算。城市清洁能源包括用作燃料的天然气、焦炉煤气、其他煤气、炼化石油气等清洁燃气和低硫轻柴油等清洁燃油。(3)低碳产出指标取自本文有关滨海旅游业碳足迹的研究成果。(4)低碳“空气质量优良率”采用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万吨)/工业固态废物产出量(万吨)。(6)“城市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量(万吨)/污水年排放量(万吨)。(7)“路网密度”采用铁路路网密度(公里/万平方公里)。铁路路网密度是指区域内所有的铁路的总长度与区域总面积之比。
表13 2012年中国沿海地区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4_0001.jpg?sign=1738925616-Lf0QrKNysLKzU2j7BEU74dqY812E4FSa-0-b109bd51fc12c0ad0fe594b29e17055c)
注:表中数据主要源自《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4》、2015年各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年鉴》《2015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5》等相关资料。
根据熵值法,运用表13的数据,可得到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程度的评价权重(见表14)。
表14 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5_0002.jpg?sign=1738925616-9ekxFv7KtgIR42jjFcK7g14fDz7N9uVE-0-fc947c4795c04492dac6e10f65e59e10)
(二)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表13和表14数据,经计算可得到滨海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即天津0.4905、河北0.4737、辽宁0.4596、上海0.4477、江苏0.4818、浙江0.5385、福建0.5546、山东0.4314、广东0.4122、广西0.4593、海南0.4532。其中,综合指数评价结果中最大为0.5546,最小为0.4122。依据组距(0.5546-0.4122)/3=0.0475。结合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模糊聚类法确定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具体划分为四个等级:当T≤0.4123,滨海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等级;当0.4123<T≤0.4598,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处于“一般”等级;当0.4598<T≤0.5073,滨海旅游业低碳化水平处于“良好”等级;当T>0.5073,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处于“较高”等级。
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低碳化水平较低的省份是广东,低碳化水平一般的省份包括山东、上海、海南、广西和辽宁,低碳化水平良好的省份包括河北、江苏和天津,低碳化水平较高的省份包括浙江和福建(见表15和图3)。
表15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7_0001.jpg?sign=1738925616-g4xYN8E9pWHEbN8RifhsrdHOwSdlZaUh-0-a3576557ca7eef649df521fa4570c368)
福建的低碳水平较高是由于低碳消费指标、低碳环境指标评价结果较高。其低碳消费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处于第1位(见图5),低碳环境指标评价结果处于第1位(见图7)。浙江的低碳化水平较高是由于发展能力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设施支持指标评价结果较高。其发展能力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处于第1位(见图4),低碳环境指标评价结果处于第2位(见图7),低碳设施支持指标评价结果处于第2位(见图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9_0001.jpg?sign=1738925616-rkZZi6WmHJuvmYxeEKp1mNFmFyRgcdS1-0-9c5ac2c9353c356e4dae6c74c1009414)
图4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发展能力指标评价结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9_0002.jpg?sign=1738925616-elTksePaA7RyDaOJoGKCyUtixXjwhrnd-0-c4afce60c6ace0e3b644e3c2f4eea6b2)
图5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低碳消费指标评价结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0_0001.jpg?sign=1738925616-ZHULtYTqS9cqLrla5vwigP6hjcBUxNOG-0-56af19e701c5b3efd9b156ca1d4e97d3)
图7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低碳环境指标评价结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80_0002.jpg?sign=1738925616-4I1zyDuRGTZH9h7MPw9QPWFHWPM2IlW5-0-6dfb2cd3c9a69cb09b62c7573b079859)
图8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低碳设施支持指标评价结果
天津、江苏和河北的低碳化水平良好。天津的低碳化产出指标评估结果在全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处于第4位(见图6),低碳设施支持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处于第3位(见图8)。江苏的低碳消费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处于第3位(见图5),低碳产出指标评价结果(见图6)和低碳设施支持指标评价结果(见图8)都处于第5位。河北的低碳产出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处于第3位(见图6),低碳设施支持指标评价结果处于第1位(见图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9_0003.jpg?sign=1738925616-tD4hFZvBTxElOniOlTrBiLPSzXgyIj4a-0-57b3f0f7da7e1b7a7825200ad309c891)
图6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低碳产出指标评价结果
辽宁、广西、海南、上海和山东的低碳化水平一般。辽宁的低碳消费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处于第2位(见图5),低碳环境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处于第6位(见图7)。广西的低碳产出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处于第2位(见图6),低碳环境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处于第4位(见图7)。海南的低碳产出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处于第1位(见图6)。上海的低碳化发展能力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处于第2位(见图4)。山东的发展能力指标在全国处于第4位(见图4)。
广东的低碳化水平在沿海地区中较低。广东的低碳消费指标评价结果在全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处于第8位(见图5),低碳产出指标评价结果处于第10位(见图6),低碳设施支持指标评估结果处于第9位(见图8)。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8_0001.jpg?sign=1738925616-eJaDAaykovxQpMz6Wvzn7TnWAJ15dlHi-0-104c62f9f8c4b0e116cd531c24aa7604)
图3-a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指标评价结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986FC/110649126034881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78_0002.jpg?sign=1738925616-Gh48d80ORlcF16YDGUlY2N6aUPeAds64-0-d50b0d7c092cdb4e425969b5330a8a91)
图3-b 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指标评价结果
四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中国滨海旅游业及各部门碳足迹的测度,构建了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方法对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有效把握了中国滨海旅游业各部门的碳排放特征。
(一)加强管理
国家海洋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应针对滨海旅游业低碳化程度不同的部门采取力度和优先度不同的管理。中国滨海旅游业的碳足迹主体是旅游交通。为此,需要挖掘滨海旅游业在节能减排、产业替代方面的明显优势,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尤其是加快低碳或无碳旅游交通工具的推广和应用,降低滨海旅游业交通的碳排放量。
(二)沿海地区制定滨海旅游业低碳发展规划
在对中国滨海旅游业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低碳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滨海旅游业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现有沿海低碳城市、其他行业低碳技术发展应用的现状及趋势,统筹考虑旅游企业、滨海景区、旅游交通、酒店以及游客等多种有关要素,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总体指导思想,各沿海地区制定本地区的滨海旅游业低碳发展规划。明确减排总体目标,合理分配与滨海旅游业有关的交通、住宿、旅游活动等组成部门减排的具体目标。同时,结合目标的实现,明确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建立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明确各相关主体责任,对启动、实施及成果推广应用等具体行动做出计划。
根据研究结果,中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水平较低的省份是广东,低碳化水平一般的省份包括山东、上海、海南、广西和辽宁,低碳化水平良好的省份包括河北、江苏和天津,低碳化水平较高的省份包括浙江和福建。
广东省、山东省应重点通过加强清洁能源的使用以降低能耗,加强低碳设施建设,如增加公路、电车营运车辆,以及增加低碳旅游线路等。
上海市应重点通过提高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废及生活垃圾处理率以及提高环保投资等方式,降低滨海旅游业的碳排放。
海南省应重点通过加强清洁能源的使用以降低能耗,加强低碳设施建设,如增加公路、电车营运车辆等。
海南、广西、河北、江苏、福建、天津的滨海旅游业的发展能力较低,因此需要按照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加大开发力度,注重滨海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创新,丰富和提升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市场的扩展,提升旅游吸引力。
广西应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的使用以降低能耗使用,同时加强低碳旅游设施的建设。
浙江省应重点加强清洁能源的使用以降低能耗。
福建省应着重加强低碳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科学规划和建设潜在滨海旅游区为低碳滨海旅游景区
2008年,国家海洋局“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设计了“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评价与选划研究”专题。项目于2011年11月通过验收。该项目与国家和地方海洋经济、滨海旅游区经济发展的需求相结合,以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海调查资料结果为基础,对中国管辖的全国海域以及必要的邻近陆域选划了80多个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
对于这些选划的潜在滨海旅游区,应先期强化低碳化管理,树立低碳理念,在旅游饭店、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规模化推广和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不断扩大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滨海旅游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怀采:《张家界旅游者碳足迹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2]Stefan Gossl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2(2002):283-302.
[3]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地理学报》2011年第2期。
[4]何吉成、李耀增:《1975-2005年中国铁路机车的CO2排放量》,《气候变化研究》2010年第6期。
[5]吴文化:《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和排放与典型国家的比较》,《中国能源》2007年第10期。
[6]Kuo N, Chen P, “Quantifying Energy U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rism 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7(2009):1324-133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2015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
[8]国家海洋局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潜在滨海旅游区评价与选划研究总报告研究成果》。
[9]罗丹丹:《海岛地区旅游地碳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长海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12。
[10]邹永广:《旅游景区碳足迹测算及其对环境影响》,《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1]肖建红、于爱芬、王敏:《旅游过程碳足迹——以舟山群岛为例》,《旅游科学》2011年第8期。
[12]樊杰、李平星、梁育填:《个人终端消费导向的碳足迹研究框架——支撑我国环境外交的碳排放研究新思路》,《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第1期。
[13]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