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初现天威

黄侍郎到底小看了他的新皇帝,他终于明白,这到底是李氏江山,而他到底是臣子。最关键的是他看到了这个小皇帝有了一丝先帝的影子,正是这一丝影子让他感觉到了惧怕。

在这短暂的一次会面的时间里,皇帝掌握了所有的主动权,而黄侍郎也因他的诈病而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这不过是一场微不足道的臣子对皇帝的试探,而这次的试探后,臣子们找到了答案,皇帝的态度给了他们答案。

先帝终究是葬了,皇城里也迎来了崭新的一天,皇帝给了黄侍郎一道旨意,这是来自李凡的第一道圣旨。

这是一场名为钦差大臣,实际上是被踢的远远的,除了职权到位之外便等同下放贬谪了的旨意。

新皇帝还算仁慈,仍然给了他大把的时间准备,哪怕是和家人聚上两三天也是好的。但黄侍郎此刻却一点没有要远行的样子,他要到丞相府上去寻个归处。

丞相位高权重,而这位袁重楼丞相已经做了七八年了。黄侍郎站在丞相府门前,两旁的石狮子高大威猛,门口正中的牌匾上“袁府”高大醒目,十分气派,而那大门却始终紧闭。

黄侍郎等了很久才等出来一个管家,管家看了侍郎一眼,又是抬手作福便道:“侍郎路途遥远,自当珍重。”

随后一个门童出来,他端着一个盘子,管家掀开上面盖着的红布,下面摆放着三四排整整齐齐的白银黄金。

黄侍郎看着这一盘金银,却没有眼前一亮,甚至收起来的意思。丞相的用意很明显了,他是留不下自己了,在这场臣子与皇帝的争斗中,自己不过是个牺牲品,而在这场君与臣之间,臣做出了让步。

府里,丞相闭着眼,坐在太师椅上,那檀香袅袅,那面容淡定,似在神游太虚。管家回来了,他低头说道:“他收下了。”

丞相睁开眼,叹了口气,他站起身来来到了堂前,月光把这堂前照的亮堂堂的,就连那青石板一块块的轮廓都清晰可见。

他说:“我们的皇帝不简单啊。”丞相的试探之后,他也醒悟过来,这个皇帝到底是十皇子的儿子。小小年纪,竟然真正有了帝王的威仪。

皇帝召见黄侍郎的时候,丞相袁重楼和大将军何成都站在一边远远的观望着,就是皇太后也留了个丫鬟站在皇帝身后虎子的旁边。

皇帝名副其实的实行了他的权利,而且这第一道旨意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他的做法确实没有谁能够找出什么纰漏,于情于理都显得天衣无缝。而袁重楼所惊讶的是皇帝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是多么成熟老练,一点不像是个十一二岁的小皇帝。

而这件事情不过是李凡的顺心而为,他实在是很不爽这个黄侍郎以诈病这种方式来敷衍自己,这是摆明的欺负自己年幼无知。因此,他憋着气看完了大半的奏折,即便很多事情都还没有解决,但这件事情却做的恰到好处。

当天晚上,即便是即将离任的侍郎,其他晚上在宫廷当值的侍中也来到了群策殿。在夜里,皇帝问事除了常侍,便是侍郎侍中这样的顾问官职。

李凡很高兴,这才该是一个像样的官员,他毫不吝啬的将那些决而未决的奏折抬了出来,先皇驾崩可是留下了不少奏折,而现在,那帘子里又来了新的一批。

黄侍郎这是第一次看到这本让他远离京城的奏折,也不过是山县一个小小县令奏上来的,这帮助皇帝查阅奏折本就是他分内的事情,可自惠文帝在时,只是四年便让他时不时的闲置起来。

小皇帝在位数来数去才不过几天,十只手指都数的过来,可就是这几天,这奏折却看了个大半。那些未决的奏折也摆了出来,以西北方大旱的事情最为急迫。这是六天之前的奏折,从它出现在皇帝面前又起码多了三四天,这数来数去却已经有半月有余。

李凡知道庄稼的重要性,在来到皇宫之前,他的父亲和私塾先生可是为了开渠放水谋划了很久,而在西北大旱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百姓没有庄稼。这是大事,李凡不敢一个人做出决断,但却不想拖的太久,而这些臣子却正好来了。

侍中名为陈友,他和侍郎都有些不知所措,像这样集中处理奏折估计是五年前先皇重病期间有过一次,而这一次却有些突然,归结原因则是先帝的突然爆死。

而现在已经没有太多人纠结惠文帝是怎么死的了,侍中侍郎本就是伴随皇帝左右辅助处理奏折的官员,在他们连夜的处理之后,奏折又少了一圈。

皇帝到了时辰是必须去睡觉的,做皇帝的一丝一毫都会被史官记录在册,哪怕是什么时候吃了什么,吃了几口还是一两。尽管纷繁复杂,甚至有些琐碎,但他们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李凡很早就要起来整理着装,那笨重复杂的龙袍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当他来到上书房,那里的奏折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大多事情都得到了解决,还有一些未决的事情自然是要被皇帝搬到朝堂上集中讨论的。

西北大旱主在开仓放粮,但一厘一毫皆是用度,并不是十分好把握,甚至前朝还出现过贪污这种事情。丞相着户部立即开始准备应该拨付的钱粮,吏部则准备能够完成皇命的人选。

一切都显得欣欣向然,是一个强大帝国应有的样子,这和前些天大臣们的敷衍作风一点也不一样。朝会一直上了一个时辰,而相对这些国家大事,还是略微有些顺利快捷。

丞相敬忠敬责,各部俯首听命,这让李凡很宽慰,却又让他有些错觉。

丞相的权利似乎大了些,大到能让各部不需要皇帝点头就上下通达的地步了。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对于皇帝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情。

李凡看着这些臣工结束了这场朝会,除了上朝时的一声“万岁万岁万万岁”,全程也就用到玉玺的时候才会全都关注到这位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