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造势

杭州。

“清照听说了吗,现今第一风云人物,是当时的东京之耻高方平。”

赵明诚放下家书之后道,“现在到处在公开骂他,有传闻,那小子参与西北军事谋划,老种经略相公上了他的当,这次怕是要栽。”

李清照淡淡的道:“不就是高兄为我汉家儿郎、为保住陶节夫所部浴血奋战打下来银州出力吗。”

“骂名何足道哉,王安石到现在都有人在骂,那又如何,王相公于大宋的作为、功绩、过失、争议必名传千古。”

“高兄是个真正做事的人,是个注定会叫人记住一万年的人,所以他有名句‘一个衙内两只眼,两个女人四只奶’你知道吗?”

“这叫诗!”赵明诚险些被噎死掉,“第一次知道,当时清照惊为天人没说出来的名句是这?”

李清照苦笑道:“不叫诗,但他就这德行。当初叫他送我一句词,他就作了这等名句。”

“流氓啊,这家伙再有才华也是祸害,才华越大害处越大。”赵明诚感慨道。

李清照神秘的一笑道:“他在造势。夫君敢和清照对赌一局吗?”

“赌什么?”赵明诚道。

“我赌八年之内,高兄就会拜相。”李清照语出惊人。

赵明诚皱眉道:“他有才,聪明,奸猾,杀伐决断心黑手狠,这种人最适合做官、最能在官场崛起我不否认。但是八年入青云……清照是否太过乐观?”

“原本清照以为要十五年。但从他父子讨好官家,官家心血来潮给吏部下令,今年底选入流内官使用。于此,清照认为会快一倍。”李清照道。

赵明诚道:“他考不起的,不经过东华门唱名,则很快就会遇到天花板,升不上去。”

李清照道:“我总觉得他有办法进士及第的。他有满腹韬略,今年底上任,以他家无耻又直接的手段,可能会拿到重要位置,他也一定会拿出比黄金更耀眼的政绩,两年后殿试一但东华门唱名,以高俅的得宠程度,不意外的话,高方平会知州,甚至会因为紧张的边境局势出知大名府。任期结束就五年过去,那么只要不出意外,任三年户部尚书或是中书侍郎,那时正好八年不是吗夫君?”

赵明诚听得冷汗淋漓,仔细想想,高俅和那小子的无耻程度以及得宠程度,只要真有实力和政绩,又有张叔夜支持的话,是真有可能平步青云的。

但无论如何八年拜相还是太夸张了。

“哎……不奸则没有前途啊。”赵明诚忧国忧民的模样叹息,“老种算是被他坑了,下一个是谁?”

李清照道:“我认为会是童贯。高兄的脾气我了解,种师道这种人都被坑了,童贯要是有好日子过就没道理了。原本朝野上下都认为,借助西北军事顺利,童贯会回朝拜同知枢密院事,但是现在,清照认为有很大变数。”

赵明诚顿时同仇敌忾、咬牙切齿的道:“自古最为乱政着乃是阉人。童贯这种阉人获得重用,便是我朝最大笑话。他小子要是能坑了童贯,从此我赵明诚黑转粉!”

李清照捂着肚子笑道:“黑转粉?夫君也开始学习他的语法了?你不是一向反感吗?”

赵明诚不禁有些泄气的道:“想不学也难……现在杭州都在传唱《高衙内三戏李易安》戏本,虽然到处骂他是花花太岁,但实在意料不到,一晃眼,他名声已然如此大了。”

李清照笑道:“高兄他轻易用花花太岁的名声获得了天下关注。当大家都注意他,一但他做出点成绩,就很容易获得大批人的支持和传颂,那些就是他的声望。”

“清照当时戏言‘此间少年此间事,将来必为美谈’,想必还真是如此。高兄的策略太激进太高明,蔡京和他比也弱了一级。高方平就是谋政,也如他督军作战一般快狠准,还像他说话一般酣畅淋漓!”

“人人都以为是曹忠在孟州平乱,其实听闻过程几乎没有百姓损伤,起乱不到一天就被平定,两百无用的厢军剿灭四百个亡命徒,此等事迹除非曹忠他祖宗曹彬在,否则,必然是高方平的手笔。”

听到这,小赵道,“然而我还是觉得孟州平乱不是他功劳,要说他在那边坑人家财,这个我信。现在他在我眼里,只是调戏我爱妻,败坏我名誉,坑害种师将军的恶徒,我天天写文章坚决骂死他!”

李清照尴尬道:“我写文章挺他,你会不会抽我?”

除了杭州的高档次酒楼中有人喷又有人粉,这下好,赵明诚家里都发生了分歧……

“都来看看,《贼寇与军魂论》,你们谁见过这篇策论?”

“这两天忽然冒出来的,署名高方平,代笔李清照。行文风格诡异,但大气磅礴,把一些我朝错误思想批得体无完肤,把一些事实存在的现象,从有趣的角度一步步展开剖析。真乃近十年来的第一雄文。”

“你懂什么。猪肉平心胸狭窄更见于字里行间,文如其人啊,太过激进,与儒学宗旨不合。仅仅是对我朝‘好汉’一词的极端妖魔化就绝不能苟同。你没读过他的另一篇策论,抬举脏肉,妖魔化牛肉羊肉,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一起跟我喊:坚决抵制猪肉平!”

“坚决抵制猪肉平!”

竟是大宋最高学府太学,也开始对高方平的两篇策论进行讨论。

许多学子高举着手大喊口号。

另外一群人数差不多的太学生,站在对面唱反调:“把对面这群吃羊肉的异端,拖走打死!”

“这些整天说牛肉香甜的笨蛋,可知道我朝多缺牛,有没有实地在农家考察过,养羊的生产效率多低?要耗费多大的草场才能供给汴京吃羊,你们是否算过?”

“高方平关于粮食转换各种肉类效率的策论,你们是否读过?你们是否知道,同样的粮食能转化出二斤猪肉,却只能转化出一斤牛肉,一斤半羊肉?”

“这些老子们不知道,但猪肉平不可信,上层圈子人人吃羊肉,贬低猪肉为脏肉是有道理的。”

“这些羊肉傻子没救了,赶紧把他们打死,这可能会省事些。冲啊!”

于是又打架了。

最近太学已经发生了三次小规模斗殴了,就为了高方平的三篇文章……

“猪肉平可恶可恨!现在汴京的羊肉生意越来越难做!

”一个卖羊肉的掌柜感慨道。

“羊肉分明是我大宋国肉,我汴京自皇家开始,到整个士大夫阶层,都奉牛羊肉为上品,视猪肉为脏肉,猪肉只卖给穷人。但猪肉平现在声望大,诋毁羊肉牛肉,奇怪的在于,文章竟然被他写开花了,赢得了太学内的一群学子支持,由此一来,那些白痴学子回家吩咐厨房不吃羊肉!”

“文青就是脑子有病,羊肉那么好吃,他们听风就是雨,书生误国啊。”

“哎,文人的笔杆子太恐怖,猪肉平那小子写一篇文章,竟让汴京那么多羊肉贩子丢掉饭碗,奸臣误国!”

“问题他不算文人啊!”

街市上。

豆娘也和人们针锋相对:“衙内的文章我等看不懂,但绝对支持就是了!“

“羊肉虽然好吃,但只有贵人吃得起,已经有不少读书人剖析,说是任由这样情况持续,养猪规模就起不来,规模起不来集群化是空谈。没有集群化,养猪生产力就发掘不出来,生产力落后猪肉就不够,一但不够就贵,一贵老百姓就吃不起猪肉,一但吃不起猪肉就销量不够,就没有足够的人员从事养猪业,那些人就会变为早期街市上的混混!”

……

“猪肉平那个大忽悠,写了几篇文章,把汴京变得乱糟糟的,现在到处都在莫名其妙的发生斗殴,开封县衙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听说知县大上已经上奏开封府请张叔夜做主,凑请捧日军参与维持汴京次序。”

“他坏不坏的老娘不知道,老娘只知道他收了我手里的大钱,减少了我损失,还给我利息。现在整个街市有规矩,大家手边有钱,青楼生意就好,接客都忙不过来了啦,天天一大群人排着队来日老娘。顶不住了。”

“噗噗噗!”

许多人喷酒了……

开封府。

眼看记录治安问题的文案堆积如山,张叔夜终于忍无可忍。

“相公,其实下官早就看他猪肉平不顺眼了,要不把他捉来警告?”

开封府推官皮兵说道。

张叔夜不怀好意的瞅着他:“这个任务交给你了,记住是你个人行为,而不是我开封府行为。”

皮推官不禁一阵尴尬,如果有张叔夜支持他真不怕高俅,但没有张叔夜支持他有五十个胆子,也不敢去惹小高。

“请教相公,那该如何是好?”

推官大人只得虚心请教。

关键是老张也有不知道的事啊。

他现在是读书人,在大宋,总不能禁止读书人写文章吧。

哎,这个猪肉平,真的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