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化

一 文化及其观念和制度的形态

广义的文化,是指一定时期某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的全部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器物形态的文化、制度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三个层次。观念形态的文化和制度形态的文化,主要指社会所特有和嗣承的观念模式、价值模式、行为模式和制度模式,既包括价值观、态度、信念、行为规范和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等,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和制度。文化规定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基本素质和心理性格的形成,对人类的社会性活动有着深刻和内在的影响。

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价值观、思想、态度、信念、行为规范和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等。文化的核心是由观念和价值体系构成的。这种观念和价值体系是通过学习过程在这一社会和某个群体的人群的嗣承中代代相传的,这一社会和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世代相传下来的被模式化了的思想、价值和行为规则。文化对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家庭和个人都有着深刻的、无法规避的影响。

制度形态的文化是指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组织形式、体制、制度、规则、法规或法律等。“文化是制度之母”,就是说观念形态的文化决定了制度形态的文化,它为社会和社会群体的体制建设、制度、法规、法律的形成和制定提供思想理论和价值观的基础;同时它通过体制建设和各项制度、法规和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以保障文化价值观在社会和社会群体中得以维系和传承。

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不需要发展变革的。无论是从历史来讲,还是从现实来讲,没有文化的发展更新,就没有民族本身的发展进化。传统既有积极的一方面,又有消极的一方面,不能把它绝对化。只有发展传统才能维护传统。

二 科学和技术

科学是反映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也是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科学知识体系是借助于一定的认识方法获得的,以概念、定理、假说等理论形式加以表述的;作为知识形态存在的自然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精确性、预见性和探索性等特征。科学是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历史地形成和不断发展着的。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是通过生产实践经验、观察和日常生活经验来获取对自然的认识的,近现代科学进一步将实验作为科学认识的基础。客观世界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状态之中,社会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的认识能力在逐步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因此,任何科学认识都不是处于静态之中,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科学要不断地通过实验对其已有的认识进行重新认识,从中发现错误或疏漏,从而获得新的见解。所有的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通过实验和观察进行证伪的要素。科学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方法,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实验进行证伪。科学最重要的是给人们提供了这样认知世界的观念和方式方法。

技术是实现社会和经济目标的一种手段,它是针对经济和社会的特定需要,用于控制社会各个生产要素以生产产品和提供社会服务的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手段。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这一术语当它17世纪在英国首次出现时,仅指各种应用技艺。到20世纪初,技术的含义渐渐扩大,它涉及工具、机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过程。到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人类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产生了技术,而现代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它与科学相结合。

工程是多种技术的复合体。工程是应用科学原理使自然资源最佳地转化为结构、机械、产品、系统和过程以造福人类的专门技术。传统上有四个主要的工程学科,即土木、机械、电气和化学工程,每个学科又有若干各具特点的专业分支。四个主要学科中以土木工程最为古老,它是由古代社会所采用的技术发展而来的。古代的工程还没有科学原理可为依据,只能凭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靠试错方法和放大样来进行工程建设。

科学与技术在历史上是相对独立地分别发展起来的,各自遵循自己的发展道路。它们追求的目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科学与技术有密切的联系,也有很大的不同。科学所追求的目的是达到一种对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科学的社会目标是发现客观规律,对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和过程做出描述、解释和预见。它只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所追求的目的是提供某种技能和手段以满足社会的某种特定需要。它回答的是“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科学和技术都是一种社会资源,但特点不同。科学的价值是永远不会贬值的,科学原理具有普适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空间来看,一个自然科学的原理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普遍适用的,任何时候科学真理都保持自己的价值不变。技术这种社会资源则不同,它的特点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易于贬值。在某一领域新的技术出现后,原来的技术就要贬值,甚至被淘汰。所以新的技术出现以后,必须迅速地创造使新技术发挥作用的条件,尽快推广这种新技术,把这种技术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否则,一旦更新的技术出现,它就迅速贬值。技术的价值随时空变化而变化。从空间来看,任何一项技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的条件下,为满足某种特定需要产生的,所以技术由一个国家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时候,必须根据接受新技术的国家的资源、社会经济和劳动力的条件在形式上有所变化,才能发挥作用。任何一种技术只有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条件相匹配,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

科学和技术还有一点不同的是,科学研究所追求的只是先进性,即预见性和探索性,要努力站在认识的最前沿。技术的应用不只要追求先进性,还要考虑到经济的合理性和社会的适应性。

明确了科学与技术的这种区别,下面我们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各时期中说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历史上是怎样发展的。

三 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整体演变进化的一种状态。人类社会的演变、进化过程,既是一个人类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和冲突的过程,也是一个处理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要想掌握主动权、争取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识和顺应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把握和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文明,在时间上是动态的、连续的,是一个有其起源、成长、衰落进而向新文明过渡的历史过程;在空间上是分立的、多元的,是一个由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形成的多种文明形态共生、共存,进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文明演变、进化的动力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科学是社会生产力的知识形态,它要通过技术和工程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形态,即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因而,科学技术是文明演变的强大动力。而科学技术又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发展的。科学技术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那些产生过巨大作用、有着巨大影响的科学技术,就是社会文明演进的时代标志。

人类社会文明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从20世纪末21世纪上半叶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

关于社会文明史的这种划分,需要作两点说明:首先,这是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技术特征和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特征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所做的阶段划分规定,并未涉及由生产关系组成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在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作为一个时代自然意味着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据一定的历史过程和历史地位,因而它不可能是某种单一的历史过程,它必然充满着复杂性、多样性,存在多方面的本质规定性。因此我们这里的论述绝不意味着排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社会文明史的各时代的不同内容、本质、特征的更多揭示和把握。其次,这种划分是就人类社会发展总的历程来说的,世界的各大洲、各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各时代的具体时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每个文明时代的科学特征、技术特征、工程特征、产业特征也有很大不同。

1.原始文明时期

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赐予,狩猎采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活动,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劳动。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发明,当时的工程技术活动就是制造石器和简单的生活用具、简陋的居穴等。打制石器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技术活动,原始文明时期的技术工程活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们最初的工具是一些简单砸打的器具。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较为细致地雕琢出的带尖角和刃面的工具。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双面刃已经很普遍了。后来,又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工具弓箭、鱼钩和针线等。弓箭这种工具不同于旧石器时代的其他石器,因为它不再是“简单工具”而是“复合工具”了,并且还利用了弹性物质的张力。原先,技术活动的对象物是单一的,技术活动的操作主体是个人。及至弓箭、鱼钩和针线等的出现,技术活动的对象物就不止一个了,技术活动的对象、内容、过程都更加复杂。同时技术活动主体的组织形式也在逐渐演化。历史学家认为,原始社会可分为两个时期,其前期为原始群时期,后期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有理由推测,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生产技术活动中,劳动分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原始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直接利用自然物作为人的生活资料,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形成听天由命的被动观念。当时的神话和传说体现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巫术也是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力量和现象的渴望和求知,希冀消灾灭祸、医治病痛、满足需求。这里面就包含了人类当时对自然界的认识。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科学与神话、巫术同源。

2.农耕文明时期

农耕文明时期,农耕和畜牧是人类生产方式的第一次革命,人不再被动地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和生活资料。对自然力的利用已经扩大到某些可再生能源(如畜力、水力等),铁器使人类劳动产品由“赐予接受”变成“主动索取”。发展农业离不开灌溉,所以,水利工程技术就成为农耕文明的显著标志。它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住宅和城堡建筑工程技术,特别是封建君主宫殿和宗教神庙的建筑工程技术成为农耕文明的综合性“时代”标志。它们集中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活动规模、社会等级制度、科学技术水平、文化艺术和思想意识。在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从公元前8000年起,一直延续到公元17世纪。

农耕文明首先在中国和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尼罗河流域诞生。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时期的科学、古希腊和雅典的自然哲学、亚历山大时期的古希腊科学、古代印度的科学都曾创造了农耕文明的一度辉煌。从罗马陷落(455年)起,到教皇西尔威斯特二世(999—1003年)西方第一次学术复兴,这一时期是欧洲的“黑暗时代”,科学沦为宗教的奴婢,在自然哲学领域是比较贫乏的时期,但在技术领域还是有进步的。在中世纪,公元634—1085年,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技术为农耕文明做出贡献。中华文明在整个农耕文明时期科学和技术都在不间断地发展之中,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13世纪,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医药学方面,以及指南针、造纸、活字印刷术和火药等技术发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在农耕文明时期,科学与技术是分离的,它们各自独立发挥社会作用,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它们的发展往往是脱节的。技术的进步往往依靠传统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摸索前进。科学理论也经常是跟在实践之后来概括和总结人们在生产技术活动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材料。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科学理论上还没有搞得十分清楚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可以实现它;而科学上已发现了的东西,在技术上却很久不能应用。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常常同理论科学没有直接联系。在巴比伦和古埃及文明时期,僧侣传统和工匠传统之间就缺乏接触,有知识的人看不起工匠的劳动。希腊哲学家多数把从事手工艺看作是有失身份的事。在古代科学家的眼里看不起工匠和手工业者的工作,例如阿基米德已经发现了水库中水的压力由顶至底增加的规律,水坝的最佳断面是三角形。但他不屑于参与水坝工程修建工作,认为用一定数量的低级坝工以及不必改进的工艺就可以满足筑坝的需要。这种把科学与技术分割开来的态度在古代很有代表性,并且这种观点和态度一直持续到中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古代也是如此,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历代读书人只知背诵和注解儒家经典,应试科举,眼里根本没有生产技术。种种重要的发明都是一些小炉匠式的手工业工匠创造的,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的主要才能就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有独创性,有进取精神。基础科学刚一出现之时,科学和技术发明之间的联系常常是异常微弱的。

3.工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的曙光最早出现在欧洲的英国。这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控制和利用自然资源取得空前胜利的时期。工业文明经历了几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纺织机、蒸汽机的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内燃机的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原子能、空间技术的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信息革命。

发生在1760年至1830年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形成的大工业生产取代了农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坚实的基础,它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最重要变革。第一次产业革命,既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

产业革命是指由于一系列技术的巨大创新引起的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及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方面的革命性变革,从而导致社会的全面变革。它表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一定质的规定性的特定阶段。

产业革命本身包含着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它的前提也是它的技术内容。技术革命的价值不通过产业革命是实现不出来的。产业革命的概念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19世纪40年代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和《共产主义原理》中最早提出了产业革命概念。恩格斯当时讲,18世纪下半叶,由于蒸汽机和各种纺纱机、织布机及一系列其他机械装备的发明引起了产业革命,它最早发生于英国,后来相继发生于世界各文明国家。产业革命改变了以前的生产方式,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1848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也使用了产业革命这个概念,1850年,卡尔·马尔洛也用过这个概念。在这以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和在《资本论》1867年德文版第一卷里谈了产业革命问题。马克思说明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内容、本质及其技术经济特征,指出了产业革命既改变了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生产关系。在此以后,1884年英国历史学家阿洛德·托因比在《英国产业革命讲话》这部书里,为历史上发生的英国的产业革命做了比较详细和系统的分析。

第一次产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延续到19世纪中期,有其远期和近期的原因,这样算来,它就是一个历时较长的历史过程。这次产业革命发源于英国,以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展开的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新的能源如水力和蒸汽动力取代了畜力和人力,大量新原材料,如铁矿石和煤,开始广泛应用到工业领域,并且引起了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化,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这场变革随后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又传播到世界各国。产业革命的发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其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发展的重大变化、资本的积累和大量流动劳动力的形成。从15世纪末起,世界新航路开辟,英国正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纺织业迅猛发展。16、17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兴起,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掀起大规模圈地运动的高潮。结果,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加快了英国城镇化的进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阶级条件;为英国产业革命的出现奠定了经济社会基础。从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为产业革命创造了政治前提。在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生产经验为基础,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工业机器生产体系的形成,从16世纪就开始孕育。可以说,文艺复兴和16—18世纪的科学革命为产业革命创造了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文化氛围。被当作第一次产业革命基础的那些著名的发明,虽然都是由那些伟大工匠总结出来的半正式的实用知识,但是科学上的革命其意义在于它帮助拓展了经验技术的知识基础,并因此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不仅仅如此,它们也从多方面扩大了知识的范围,并且由于人们能更加方便和便宜地获取知识,它也促进了知识的深化。历史学家阿斯顿认为:发端于弗朗西斯·培根、被天才的波义耳和牛顿发扬光大的英国科学思想巨流,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源泉。18世纪的人们对于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求得工业进步的可能性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牛顿的影响。[英]克里斯·弗里曼、弗朗西斯科·卢桑:《光阴似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沈宏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既然产业革命的远因,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大西洋新航路的开辟,那么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也应从此开始,第一次产业革命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生活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的人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他们正处于一场剧烈的不可逆转的大变革之中,把产业革命看作是一系列突然大幅提高经济增长率的事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增加刚开始大都是缓慢的,其效应是在长时期中慢慢显现的。在产业革命中,技术上的大变化已开始逐步显现,如通用零件、连续加工工艺、标准产品的规模生产等,但一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得到大规模的广泛应用。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国经济没有受到大的影响,1830年以前,生产力增长较小,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真正的经济增长直到19世纪40年代中期才实现。

工业文明从19世纪70年代起开始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历程。在1871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期间,欧洲各国间没有发生军事冲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时期。科学研究取得长足进展,获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技术成果,并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原有的工程技术有了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不仅规模扩大,而且有重大革新面貌改观,在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工程,这些工程形成的一批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使产业和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变革。第二次产业革命在欧洲大陆以德国为中心扩展开来,随后美国也发展成为工业文明的中心。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工业技术发明创造。在电磁学发展的基础上,发明出了发电机和电动机,电能作为最方便的能源迅速普及开来,电力和电网工程出现了,开启了人类“电气化”的新时代。热力学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还导致内燃机的发明,这样才有了汽车工程技术及后来的航空工程技术,从而促进了石油的开采和炼制;化学的发展又为石油化工工程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电磁学的发展,还导致了电话、电报和无线电的发明,从而人类历史上通信也成为一种工程。这一时期中,炼钢技术的改进,化学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不仅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钢铁、采煤、机器制造等)有了进一步发展,作为科学技术革命直接产物一系列崭新的工程技术的崛起,形成和发展起来了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如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飞机制造、邮电等,使世界工业生产又有了崭新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产业革命几乎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每一个方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生物学、化学及农业机械的发展,使各工业化国家的农耕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有了显著增长。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新兴工业几乎在所有工业化国家迅速扩张,大规模生产和“流水线”的生产形式也已形成。大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出现和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泰勒主义崛起,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展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极度贪婪,30年代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德国是欧洲受害最深的国家。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和痛苦,同时推动了科学研究与军事技术进步的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了各种军事工程技术,如汽车、装甲车辆、飞机、水面舰艇、潜艇、雷达、原子弹等,并带动了冶金工程和石油化工工程的发展。战后这些军事工程技术迅速向民用扩散。汽车的大规模生产、石油勘探开采和石化工程的大发展,推动了20世纪经济的机械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前积累起来的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一步的工程化,这些工程不断体系化、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的产业的空前大发展,形成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长达25年的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繁荣。

第二次产业革命与第一次产业革命相比较,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的作用大大增强。进入“电气化”时代以后,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工程技术演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形态。工程技术的发展与科学日益紧密地联系起来了,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成果,直接导致新的工程技术的诞生;二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迅速被原有的工程技术采纳;三是科学理论扩大了原有工程技术的科学知识基础。

19世纪科学获得了长足发展,科学逐步确立成为一种社会事业,在第二次产业革命历程中,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建制发展起来,科学家与工程师成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职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物理学革命拉开了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辉煌发展的序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原子能得到了广泛的和平利用,核电工程技术迅速发展,虽然核电工程在发达国家已形成庞大的产业部门,但社会的整个产业结构未有重大变化。

20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革命进入新阶段,以微电子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分子遗传学等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使工业文明发展进入第三次产业革命新时期。高技术迅速形成一系列崭新的工程,诸如微电子工程、计算机信息工程、生命遗传工程、航天工程、海洋开发工程、激光光导纤维工程等。这些高科技工程展现出广阔的经济前景,迅速体系化、系统化、结构化,形成了高科技产业群,并且有些高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不仅如此,高科技还广泛向传统工程技术领域渗透,使传统工程技术及其产业旧貌换新颜。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全世界,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着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形成的生产组织管理结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人们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及生活方式,虚拟现实、虚拟社会正在变为社会的现实。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进程中,工程的演化和新产业的形成完全是以高科技成果为基础的,因此,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发展就成为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主要特征。工程的演化具有了深度科学化、高度复合化和迅速产业化的趋势。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知识工程,进而发展出各种知识产业,人类的工业文明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

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论述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是工业文明时期的一大特征。现代的技术发明明显地越来越依靠科学。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已密不可分。现代技术完全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鲜明特征。历史上分别发展的科学传统和技术传统,融合为统一的科学技术传统。

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创造能力的社会表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传统,体现着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化内涵,是科学技术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最重要的形式。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本身。在科学技术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科学技术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其中包含着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设计方法、科学作风诸因素,是作为文化形态的科学技术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了人类近代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表现为科学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革命力量。科学技术作为精神创造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已经发展成为人类的一种普遍思维方式。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提高着人的认识能力,影响着人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行为规范,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科学技术作为精神生产方式,其发展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内容、结构、形式及发展方向有着日益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也须臾离不开相应的文化支撑,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已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建制,并有其独特的体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法规。因此,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制度文化形态,已成为当今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制度形态的科学技术文化,包括科学技术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和社会建制,其本身所具有的体制、运行机制、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以及国家和社会对科学技术事业给予支持、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的相关的体制、协调机制、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前者诸如在科学技术共同体内部的评价、荣誉、奖励、竞争、成果共享等各项制度和规则,后者如国家的各项有关科学技术的政策、规划、投入等。制度构成了科学技术活动的最重要的环境选择和保障机制,它调节着科学技术资源的配置,导引着科学技术共同体的价值取向,规定着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激励方式,通过持续不断的作用,逐步形成科学技术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模式,并影响着全社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态度和看法。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在整个社会建构中,是一种积极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在诸多的社会建制中,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相对来说是比较先进的、合理的,它对其他的社会建制的发展起着某种示范和带动作用。

科学技术对社会既可以产生巨大的积极、正面的影响,如果对科学技术的成果利用不当,也可能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要运用哲学特别是先进的生态伦理思想来驾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体现善良、正直、美和真理的要求,旨在使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

4.生态文明时期

生态文明时期,从20世纪末和21世纪前半叶世界处在人类文明转变的历史关节点上,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产业革命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主导力量,将形成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这将是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的绿色的经济形态。21世纪正处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历史转变的关节点上。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理念,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以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规范人们的行为,逐步形成新的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技术将具有全新的特质,那就是具有全面智能化、绿色低碳化、资源节约化、高度人性化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