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科学背后的文化

科学诞生在近代欧洲而没有诞生在中国,而且科学世界化的潮流似乎已渐渐淹没了中国科学传统。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科学传统失去了其未来的意义,李约瑟不把传统的中国科学视为近代科学的一个失败的原型,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化学及相关技术》之第2分册《炼丹术的发明和发现:金丹与长生》的导言中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中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强调中国科学文化传统对未来科学的意义。

当代科学所面临的三大挑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高技术评估的困难和科学与人文发展的不平衡,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及其特征。有种种迹象表明,科学可能不再完全沿着17世纪确定下来的路线前进。科学的社会运用已开始成为科学内部问题,价值理性将成为科学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总体范式也已在转变之中。

在科学的当代演变中一种新的科学类型在形成中,与传统理解的科学相比未来的新科学可能有四个极为重要的观念特征。第一,传统理解的科学主张科学只揭示能由任何科学探索者重复的知识,而这科学的新类型把不可再现的行为视为科学探索的重要对象。第二,传统理解的科学把科学的社会运用问题视为科学之外的社会问题,而这科学的新类型则把它包括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之中。第三,传统理解的科学忽视或把价值因素看得十分平淡,使得沿着价值自由度方向的探索简单化,而科学的新类型则必须考虑价值因素,因而使科学理性除了逻辑理性、数学理性和实验理性以外又增加了价值理性。第四,传统理解的科学知识系统不关涉自身,而科学的新类型的知识系统则要求关涉到系统本身的知识。

中国科学文化传统对于新科学范式的建立会有某种启迪。生成论的自然观、比类互补的逻辑推理和模型化的理论构造,可望对未来科学有所补益。在自然观方面,虽然构成论使现代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基于构成论的思维方式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Werner Karl Heisenberg, 1901—1976年)就主张在粒子物理学研究中放弃构成论而采用生成论,尽管当今的大多数物理学家仍然沉迷在构成论的迷雾之中,但从构成论向生成论转变的趋势已成定局。在逻辑推理方面,虽然形式逻辑体系作为科学推理的基础迄今还没有发生动摇,但科学理论中的诸多悖论无疑表明了其局限性。以归纳法和演绎法为支柱的逻辑体系只包含了从特殊到普遍和从普遍到特殊的推理,需要补充从特殊到特殊和从普遍到普遍的推理,中国传统科学所普遍使用的类比推理和互补推理恰好能弥补形式逻辑的这种缺失。在理论构造方面,虽然公理化一直作为众多的科学家追求的目标,但捷克—美国数学家哥德尔(Kurt Gödel, 1906—1978年)的不完全定理实际上已摧毁了这一理想,模型化重新成为理论建构的主要方法的时代已经到来。

今天的人类已经在哲学深度上认识到,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世界的三大要素,科学和技术就其本质而言无非认识和利用物质变化、能量转换和信息控制。人类文明史经历了物质主导的农业文明时代和能量主导的工业文明时代,正在进入信息主导的新文明时代。当今世界正处于比特取代原子的历史关头,前者的思想源头是古希腊原子论而后者的先驱是中国古老的《易经》。

信息主导的未来社会的实现是一个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任何传统都面临科学论证的考验。在全球性新文化的缔造过程中,如何向世界提供我们文明中的最佳遗惠,是一个为人类做贡献的严肃问题。寻找新文化的种子,以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科学和新的人文与价值体系,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

在如何建构后现代科学的话题中,一些学者注意到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后现代性价值。人类意义世界所做出的这种价值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历史转折时代的传统回归,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可能会重新获得其生命力。中国科学传统正在为当代科学逐渐确认其地位,未来科学的发展将可能表现出中西两种传统互补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