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实茎

《神农本草经》上说:藕实茎,味甘,性平。主要功效为补养内脏,使精神饱满,气力增加,祛除多种疾病。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巧,衰老延缓,没有饥饿感,寿命延长。藕实茎也叫水芝丹,生长在池塘或湖泊、水汇聚处。

【原经文】藕实茎,味甘,平。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一名水芝丹。生池泽。

【释名】藕实茎,又名莲藕,其根名藕,实名莲,茎、叶名荷。清明后抽茎生叶,六七月开花,花有红、白、粉红三种颜色。六七月嫩时采摘,生食脆美。

藕味甘,平,无毒。《本草纲目》中记载,藕用盐水浸食不损口,同油炸糯米做果食则无渣。煮时忌用铁器。白花藕大而孔扁的,生食味甘,煮食不佳;红花藕及野藕,生食味涩,蒸煮则味美。四时皆可食。

莲藕

藕可消除热渴,散瘀血,生肌。长期食用可令人心情舒畅,止怒止泄,解酒毒,帮助消化,缓解病后干渴。捣汁服可解除胸闷心烦,开胃,止腹泻,排产后瘀血。捣成膏外敷,可治疗金属外伤及骨折,并有很好的止痛效果。蒸食可滋补五脏,实下焦,开胃口。与蜜同食,则使人不生寄生虫,并耐饥饿。藕汁可解蟹毒。将藕捣成粉服食,可轻身延年。

藕节味涩,平,无毒。捣汁饮服,可治疗吐血不止及口鼻出血,消瘀血及产后血闷,解除热毒。和地黄研汁,加入热酒饮服,能够止咳血、血淋、溺血、吐血、下血、血痢、血崩。

传说古时一名男子患了血淋病,疼痛难忍,哭号欲死。医生开了一剂处方:用藕汁调发灰,每次服二钱,每日三次。服后不久即血止痛除。《养疴漫笔》记载,宋高宗患痢疾,众太医皆医治无效。高宗偶然发现一个小药房,便召那民医治病。民医问得病史后,诊断是食湖蟹所致的塞痢,于是将新鲜藕节捣烂,热酒调服,数次即愈。高宗大喜,赐给那民医捣药金杵臼,后人称为金杵臼严防御家。可见,藕既能消瘀血,又能解蟹毒。

【治疗方剂】(仅供参考)

治吐泻

取生藕捣汁服。

治上焦痰热

藕汁、梨汁各120毫升,调和均匀饮服。

治小便热淋

生藕汁、生地黄汁、葡萄汁各等份。每次取120毫升,加蜜温服。

治跌伤瘀血

将干藕根研末,每次用酒送服1勺,一天两次。

藕实茎主治示意图

治脚冻发裂

把藕蒸熟,捣烂后涂患处。

治鼻血不止

取藕节捣汁饮服。

治突然吐血

藕节、荷蒂各7个。用蜜少许捣烂,加240毫升水煎取八成,去渣温服。

治大便下血

将藕节晒干研末,每次取6克,与人参、白蜜煎汤调服,一天两次。

治遗精白浊

金锁玉关丸:藕节、莲花须、莲子肉、芡实肉、山药、白茯苓、白茯神各62克,上药一起研末;另用金樱子1000克,捶碎,加水10升熬至8升,去渣,再熬成膏,把膏药和药末调匀,再调一点面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每次用米汤送服70丸。